2018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知识点(两百七十八)(共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知识点(两百七十八)(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知识点(两百七十八)(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3.复苏时常用药物及剂量(1)肾上腺素(2)扩容剂(3)纳洛酮(4)多巴胺(5)多巴酚丁胺4.复苏后处理(1)密切监护(2)新生儿转运(3)呼吸平稳、面色转红半小时后停止给氧,并吸净胃内容物(4)凡进行气管插管或脐血管插管可疑有感染者,需给抗生素防治感染。(5)重度窒息儿应推迟喂养,给予静脉补液50 60ml/(kgd)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围生期各种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病情重,病死率高,并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共济失调等。(一)临床表现
2、生后1周内尤其1 2小时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过度兴奋、嗜睡、甚至昏迷等意识障碍,肌张力及原始反射和脑干功能(瞳孔改变、眼球震颤、呼吸节律)的改变及惊厥、脑水肿颅内高压等表现。根据意识、肌张力、原始反射改变、有无惊厥、中枢性呼吸衰竭等,临床可分为轻、中、重三型。(二)诊断1围生期窒息病史 有胎儿宫内窘迫或产时窒息史,出生时Apgar评分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项目轻度中度重度意识兴奋嗜睡、迟钝昏迷肌张力正常减低松软拥抱反射活跃减弱消失吸吮反射正常减弱消失惊厥无常有多见或频繁发作中枢性呼吸衰竭无无或轻度严重瞳孔改变无常缩小不对称或扩大,对光反射消失EEG正常低电压、可有痫样放电暴发
3、抑制,等电位病程及预后症状持续72小时以内预后好少有后遗症大多数2周内症状消失不消失者如存活可能有后遗症病死率高多在1周内死亡存活者症状持续数周多有后遗症2临床表现 窒息后不久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主要为意识、肌张力及新生儿反射的改变可伴有前囟隆起,呼吸不规则心率增快或减慢,瞳孔扩大或缩小,或有惊厥。3辅助检查 (l)颅脑超声检查:可发现脑室变窄或消失(提示有脑水肿),脑室周围尤其是侧脑室外角后方有高回声区(系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水肿引起),在局灶或广泛的脑实质缺血区域可见局部或散在高回声区。 (2)头颅CT检查:对脑水肿、脑梗死、颅内出血的类型及病灶部位等有确诊价值。适宜检查时间生后25天
4、。 (3) MRI或HMRS检查:对超声及CT不能检测的某些部位的病变(如大脑皮层矢状旁区、丘脑、基底节梗死等)有助于诊断。 (4)脑电图:可出现异常棘波,有助于临床确定脑病变严重程度,判断预后和对惊厥的鉴别。 (5)血生化检测:血清肌酸磷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CPK-BB)测定,正常值3.3mmol/L(60mg/dl)。注意防止高血糖。 (3)纠正低血压:保证充分的脑血流灌注,监测心率、血压、周围循环及尿量,可用血浆等纠正低血压,必要时可用多巴胺515g/(kgmin)静脉滴注或多巴酚丁胺2.5lOg/ (kg.min),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用量。 (4)补液:每日液量应控制在6080m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临床 执业 医师 综合 知识点 两百 七十八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