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共9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共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共9页).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I卷 选择题 (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项符合题目要求。2020年12月6日12时35分,在预定的环月轨道上,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与上升器成功分离,进入环月轨道等待阶段,准备择机返回地球(如图)。据此完成
2、13题。1.组合体环绕的天体属于A.星云 B.恒星 C.行星 D.卫星2.下列关于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A.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B.月球引力是地球潮汐现象的主要成因C.能发出光线形成月相 D.月球上面可能存在地球上的生命形态3.组合体返回地球时,依次穿越的大气层是A.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平流层、对流层 、高层大气C.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D.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据报道,2020年11月,科学家发现近年来太阳耀斑最激烈的一次爆发,预示着太阳 活动将进入一个新的周期。据此完成45题。4.耀斑现象发生在太阳的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内部5.太阳耀斑活动激烈时,可能
3、出现A.夜空流星数量增多 B.地球有线电话信号中断C.赤道极光现象增多 D.干扰北斗导航系统信号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专心-专注-专业6.据科学家考证,辽宁北票发掘的“辽宁古果”是被子植物的果枝化石(如图), 生存年代为距今1亿4500万年的中生代,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被子植物。据此推测,在“辽宁古果”存在的年代A.被子植物高度繁盛 B.陆地爬行动物盛行C.喜马拉雅山脉形成 D.海陆格局多次变迁地热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岩浆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西藏拉萨附近的羊八井镇是我国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据此完成78题。7. 地热资源能量的来源岩浆主要
4、分布在.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核8. 有关岩浆所在圈层与地壳之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B. 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C. 海洋部分的该界面地下深度比陆地大D. 在该界面附近向下地震波传播速度加快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图。据此完成910题。9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2排放。这样可以使A增强 B增强 C减弱 D减弱10我国青藏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因为A白天地面吸收强,夜晚弱 B白天反射作用强,夜晚弱C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弱 D白天大气辐射强,夜晚弱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下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
5、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11图中反映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环节是A B C D12.若甲地大量砍伐林木,会导致该地A大气降水增加 B地下径流增加C水土流失加剧 D蒸发、蒸腾增强特朗勃墙是一种特殊构造设计的绿色环保的建筑采暖通风系统。冬季的白天,集热墙吸收的太阳辐射,再通过集热墙的上下通风口与室内形成热力环流,从而使暖空气进入室 内,其原理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315题。13冬季白天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原理A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B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C室内空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D不同物体的比热容差异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集热墙可能为白色 B乙气流为上升气流C甲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
6、隔层 D丙气流为暖气流,流进空气隔层15.下列城市中最适合安装该加热系统的是A拉萨 B昆明 C成都 D三亚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产量高,品质好。下左图为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图,下右图为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图。据此完成1617题。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16.图中表示砂田的蒸发量和土壤含水量的曲线是A B C D17.由图可知,当地采用砂田方式的原因是A减少土地蒸发量,保持土壤热量 B增加土地蒸发量,保持土壤湿度C减少地表水下渗,利于防涝 D增强地表水下渗,利于防旱十二使徒石位于澳大利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2021 学年 高一上 学期 期末考试 地理 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