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题库及答案(共29页).doc
《《环境微生物学》题库及答案(共2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微生物学》题库及答案(共29页).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环境微生物学题库一、填空题1. 微生物是 个体微小 、 形态构造简单 的无 器官分化 或仅有低级 器官分化 的单细胞或 多细胞 或非细胞生物的统称,一般要借助 显微镜 才能观察。2. 第一个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的学者是 吕文虎克 ,被称为微生物学研究的先驱者,而法国学者 巴斯德 和德国学者 科赫 则是微生物生理学和病原菌学研究的开创者。3. 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可分为 史前时期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微生物的形态学发展阶段,现处于 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阶段 。4. 微生物在现代生物分类系统中分别属于 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病毒界 。5. 生物分类学家将 种
2、 做为分类的基本单位,将相近似的分类基本单位归为一类,称之为 属 ,更高一级的分类单位依次推为 科、目、纲、门、界 。6. 细菌分类除形态、构造性状外,需要增加 生理的、生化的、生态的、性状 做为补充。7. 微生物的学名采用“双名法”,是按 属名 和 种名 而命名的,前者采用以大写字母开头的拉丁语化的 名词 ,后者采用以小写字母开头的拉丁语化的 形容词 。8. Escherichia coli castellani and chalmers,是由 Castellani 和 chalmers 给 大肠埃希氏杆菌 的命名。9. Bacillus sp. (spp.)是 属 名,sp.是 单数 ,s
3、pp.是 复数 ,表示该 细菌的名称只有属名 ,没有 种名 。10. Protoplast即原生质体,它是 一切细菌 所共有的细胞构造,它包括 细胞膜、细胞质和 原核 。11. 常见的G-无芽孢杆菌类细菌的代表属有 大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亚硝酸细菌属,硝酸细菌属 等。 12. 常见的G+无芽孢杆菌类细菌的代表属有 乳酸杆菌属、分枝杆菌属 等。13. 放线菌的菌体形态呈 辐射状 ,革兰氏染色呈 阳性 , 大多数为化能异养 营养型微生物。 14. 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独有的化学成分是 磷壁酸 ,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独有的化学成分是 脂多糖 。15. 磷壁酸是 G+ 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几丁质是
4、 霉菌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吡啶二羧酸钙主要存在于 细菌芽孢 结构中,二氨基庚二酸主要存在于 G- 菌的壁中,藻胆蛋白主要存在于 蓝细菌 中。 16. 球菌按分裂后产生的新细胞的排列方式可分为 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和葡萄球菌 。 17. 细菌的核糖核蛋白体由70S组成,它由 50S 和 30S 两个亚基组成。 18. 细菌的菌落特征包括 大小、形状、隆起形状、边缘情况、表面状态、表面光泽、颜色透明度等 。19. 细菌的内含物有 肝糖粒、淀粉粒、异染颗粒、聚-羟基丁酸 等。20. 芽孢杆菌属的常见代表种有 蜡质芽孢杆菌,枯草杆菌,苏云金杆菌 破伤风杆菌等。 21. 芽孢具有较
5、强的抗逆性,这是因为 芽孢含水量比营养细胞低,使核酸和蛋白质不易变性,芽孢酶组成型处于不活跃状态,芽孢内含有2,6吡啶二羧酸,芽孢壁厚,含硫氨基酸高 。22. 脂多糖(LPS)是革兰氏 阴性 菌细胞壁 外壁 层的主要成分,该层又分三层,即 脂多糖层 、 磷脂层 、 脂蛋白 ,其化学成分有 肽聚糖,脂蛋白,脂多糖,蛋白质,脂类 。 23. 分类学家首先将细菌区分为革兰氏染色 阴性 和 阳性 两大群,然后将不适合归入这两个大群的一群称为 没有细胞壁的细菌 ,另一群称为 古细菌 。24. 真菌菌丝有两种类型,低等真菌的菌丝是 无横隔膜的菌丝 高等真菌的菌丝是有 横隔膜的菌丝 。25. 真菌的有性生殖
6、过程可以分为_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 三个阶段。26. 真菌生长在基质内的菌丝叫 基内菌丝 ,其功能主要是 吸收营养物质 ,伸出基质外的菌丝叫 气生菌丝 ,其功能主要是 分化成繁殖器官产生孢子 。27. 丝状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几丁质 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 28. 真核藻类具有 叶绿体 ,有叶绿素 a、b、c、d ,-胡萝卜素、叶黄素等 。29. 原生动物是动物中 最原始 、 最低等 、 结构最简单 的单细胞动物。30. 原生动物的大小在 10-300微米 之间。31. 原生动物的运动胞器有 鞭毛、纤毛、刚毛、伪足 等,同时它们还是原生动物的 摄食 胞器。32. 根
7、据原生动物的细胞器和其他特点,将原生动物分为四个纲: 鞭毛纲 、 肉足纲 、 纤毛纲 、 孢子纲 。33. 固着型的纤毛虫,尤其是 钟虫 ,喜在寡污带中生活。累枝虫耐污力较强,它们是水体 自净程度 高,污水 生物处理 好的指示生物。34. 能使病毒变性失活的物理因素有 X射线、射线、紫外线及高温 。35. 病毒在寄主体外,很易因外界环境如高温,射线等作用而 变性失活 ;带封套的病毒容易被 脂 溶剂破坏,因而可用消毒剂如 甲醛 来消毒、 36. 毒性噬菌体入侵寄主的过程可分为 吸附、侵入、复制、组装 等阶段、 37. 噬菌体感染寄主细胞依靠 尾鞘收缩 将 核酸(DNA) 注入寄主细胞。 38.
8、检查细菌是否被噬菌体感染的方法,通常是 1.观察菌苔是否能出现透明空斑 2. 检查细菌液体培养物是否变清 。39. 病毒的蛋白质除了构成壳体以外,还与病毒的 吸附 有关,有些则是一些酶,如 溶菌酶与溶解细菌细胞壁有关。 40. 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DNA 或 RNA ;植物病毒多为 RNA 病毒;噬菌体多为 DNA病毒。 41. 病毒是一种无 细胞 结构,能通过 细菌过滤器 ,严格寄生于 活 的超显微生物。 42. 病毒的核衣壳结构是:外壳是 蛋白质 ,壳体内是 核酸 ,二者共同构成 核衣壳 ;大型病毒外还包有封套,主要由 脂类 或 脂蛋白 组成、 43. 病毒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酶,在寄主
9、细胞外不能独立地进行、 新陈代谢和复制 只有在活 寄主细胞 中才表现生命活性,因而是严格的 寄生生物 。44. 病毒同 细胞生物 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病毒侵入细胞后,向寄主细胞提供 遗传 物质,利用 寄主细胞的合成 系统进行 复制繁殖 。45. 病毒侵入的方式取决于 寄主 的性质,尤其是它的 表面结构 、噬菌体如果遇到表面特征发生了改变的菌株,则不会侵入,也即该菌株具有 抗噬菌体 特征。 46. 能用作微生物C源的物质有 CO2、糖类、醇类、有机酸类 。47. 能用作微生物N源的物质有 N2、NO3、NH4+、有机氧化物 。48. 光能异养菌以 光 作能源,以 CO2 错 含碳有机物为碳源,以
10、 有机物 作供H体将 CO2 合成细胞有机物。49. 化能自养菌以 氧化无机物 取得能量,以 CO2 作碳源合成细胞有机物、50. 化能异养菌以 氧化有机物 获得能量,以 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 作为碳源,并将其还原为新的有机物。51. 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源和能源的不同,可把微生物分为 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 四种营养类型。52. 在营养物质的四种运输方式中,只有 基团转位 运输方式改变了被运输物质的化学组成。53. 亚硝酸细菌在氧化 NH3 NH4+ 的过程中获得细胞生长所需的能量,并利用这些能量将CO2 原为细胞有机物,因此该菌的营养类型属于 化能自养型 。54
11、. 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生长因子包括 维生素、氨基酸、碱基 。55. 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 碳素、氮素、矿质元素、生长因素 和另一种不可缺少的物质水。56. 在蓝细菌和藻类的光合作用中,以 H2O 作供氢体,有 O2 放出,并将 CO2还原 为细胞有机物。57. 在绿硫细菌的光合作用中,没有 O2 放出,以 H2S 作供氢体,将 CO2 还原为细胞有机物。58. 营养物质运输中,能逆浓度梯度方向进行营养物运输的运输方式是 主动运输、基团转位 。59. 在营养物质运输中顺浓度梯度方向运输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单纯扩散、协助扩散 。60. 在营养物质运输中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载体的运
12、输方式是 主动运输、基团转位 。61.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根据其所需C素营养物质的不同,分为 有机营养型(异养型)和无机营养型(自养型) 根据其生长所需的能量来源不同分为 光能营养型和化能营养型 62. 化能自养型和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能量前者来自于 无机物 的氧化放能,而后者则来自于 有机物 的氧化放能;生长所需的碳源前者以 CO2 为主,后者则以 有机物 为主要来源。63. 光能自养型和光能异养型微生物的共同点是都能利用 光能 不同点在于前者能以 CO2 作唯一碳源或主要碳源,而后者则以 有机物 作主要碳源,前者以 H2O 作供氢体而后者则以 有机物 作供氢体64. 合成代谢是 耗
13、 能代谢。65. 分解代谢是 产 能代谢。66. 微生物在进行生命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有两个来源,即 光能_和 化能 。67. 自养微生物所需能量来自 无机物的氧化 或 光能 。68. 在化能营养菌中,异养微生物的能量来自 有机物氧化分解 69. 有氧呼吸是以 O2 为电子受体,还原产物是 H2O 。70. 无氧呼吸中的外源电子受体有 NO3-、SO42-、CO32- 等物质。71. 硝化细菌,硫化细菌可以通过 无机物氧化 取得能量。72. 根据外源电子受体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呼吸分为 有氧 和 无氧 两种类型,前者以 分子氧 为电子受体,后者以 无机化合物中的氧 作为电子受体。73. 按培养
14、基组成物的性质可把培养基分为三类: 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复合培养基74. 按培养基的物理性状分为: 液体、半固体(凝胶)、固体培养基 。75. 按实验目的和用途的不同,将培养基分为4类: 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加富(富集)培养基 。76. 全酶由 酶蛋白 和 辅因子 组成。77. 新陈代谢包括 同化作用 和 异化作用 ,两者相辅相成的, 异化作用 为 同化作用 提供物质基础和能量, 同化作用 为 异化作用 提供基质。二、名词解释原核:又称核质体、拟核、核区等,是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的原始细胞核。它只有DNA,不与组蛋白结合。 原核微生物(prokaryotic micr
15、obe):指核质和细胞质之间不存在明显核膜,其染色体由单一核酸组成的一类微生物。菌株(Strain):同种不同来源的单一分离体后代组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巴氏灭菌法(pasteurization):亦称低温消毒法,冷杀菌法,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革兰氏染色法 (Gram stain):一种鉴别染色法,当用脱色剂处理时,根据保留或失去原始着色剂(结晶紫)与否,细菌被划分为革兰氏阳性或革兰氏阴性。 核糖核蛋白体 (Ribosome):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细胞质结构单位,为蛋白质合成地点。基内菌丝(营养菌丝,substrate mycelium):长在培养
16、基内的放线菌菌丝。菌丝无分隔,可以产生各种水溶性、脂肪性色素,使培养基着色。 荚膜(Capsule)和粘液:有些细菌生活在一定的营养条件下,可向细胞壁外分泌出一种粘性物质;若粘滞性大,则相对稳定地附着在细胞壁外,具一定外形,称荚膜;若粘滞性较低,则成为粘液,扩散到培养液或其他环境中。菌胶团:如果细菌荚膜连在一起,其中包含有许多细菌叫菌胶团。 磷壁(质)酸:是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组分,以磷酸二酯键同肽聚糖的N-乙酰胞壁酸相结合。 肽聚糖:是除古细菌外,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细胞壁的共有组分。它是由若干个肽聚糖聚合而成的多层网状结构大分子化合物。 分生孢子:一些真菌在进行无性繁殖时,在菌丝分枝
17、顶端的产孢细胞(或分生孢子梗)上分割或收缩而形成的单个或成串的孢子。菌丝:丝状真菌的结构单元,是一条具有分枝的管形丝状体,外由细胞壁包被,里面充满原生质和细胞核,幼时无色,老后常呈各种不同的颜色。菌丝体:真菌菌丝在基质上或基质中不断伸长和分枝,并由许多菌丝连结在一起所组成的整个营养体称菌丝体。真菌(fungi):有真正细胞核,没有叶绿素的生物,它们一般都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能产生孢子,它们的营养体通常是丝状的且有分枝结构,具有甲壳质和纤维质的细胞壁,并且常常是进行吸收营养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真核生物。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但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大分子生物
18、。是比细菌更小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大多数能通过细菌过滤器。噬菌体(bacteriumphage):是微生物病毒,是侵染细菌、放线菌、真菌等细胞型微生物的病毒。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bacteriophage):能与宿主细菌同步复制的噬菌体,因而在噬菌体不需引起溶菌就能通过胞分裂遗传。噬菌斑(phague):烈性噬菌体+敏感性细菌混合培养于固体基质中,由于噬菌体进行裂解细菌,而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形成的透明空斑。 溶源性(Lysogeny):携带噬菌体的细菌状态,对这种噬菌体,细菌本身并不敏感。 衣壳(Capsid):衣壳粒以对称形式有规律地排列,形成的蛋白质外壳。 壳体(capso
19、mers):由多个衣壳粒组成的蛋白质外壳。 核壳体(核衣壳):是衣壳与其包围着的核酸的总称。 类病毒:没有蛋白质,只含有具有单独侵染性的较小型的核糖核酸(RNA)分子。朊病毒:没有核酸而有感染性的蛋白质颗粒。培养基:根据各种微生物的营养要求,将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等物质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用以培养微生物的基质,即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利用微生物对各种化学物质敏感程度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染料、胆汁酸盐、金属盐类、酸、碱或抗生素等其中的一种,用以抑制非目的微生物的生长并使所要分离的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培养基,叫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几种细菌由于对培养基中某一成分的分解能力不同,其菌落
20、通过指示剂显示出不同的颜色而被区分开,这种起鉴别和区分不同细菌作用的培养基,叫鉴别培养基。酶:酶是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生物体内合成的,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并传递电子、原子和化学基团的生物催化剂。全酶:是酶的一种,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构成的复合物称为全酶。酶的辅助因子:构成全酶的一个组分,主要包括金属离子及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作用是在酶促反应中运输转移电子,原子或某些功能基团的作用。辅酶和辅基:大多数情况下,可通过透析或其他物理方法从全酶中除去,与酶蛋白结合松弛的辅助因子叫辅酶。以共价键和酶蛋白牢固结合,不易用透析等方法除去的辅助因子叫辅基。二者的区别只在于与酶蛋白的结合的牢固程度不同,无严格绝
21、对的界限。酶的活性中心:指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甚远,甚至位于不同肽链上的少数几个氨基酸残基或这些残基上的基团通过肽链的盘绕折叠而在三维结构上相互靠近,形成一个能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其形成产物的位于酶蛋白表面的特化的空间区域。对需要辅酶的酶来说,辅酶分子及辅酶分子或其上的某一部分结构常是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即指酶蛋白分子中与底物结合,并起催化作用的小部分氨基酸微区。构成活性中心的微区或处在同一条肽链的不同部位,或处在不同肽链上。微生物营养:指微生物获得与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光能自养型:以日光为能源,以CO2为碳源合成细胞有机物的营养类型化能自养型:通过以氧化无机物释放出的能量还原CO2成为细胞有机物
22、的营养类型。化能异养型:用有机物分解时释放出的能量将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合成新的有机物的营养类型。有机营养型微生物:只以适宜的有机化合物作为营养物质的微生物。无机营养型微生物:以CO2作唯一碳源,不需要有机养料的微生物。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包括维生物,氨基酸及碱基等。单纯扩散: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时不需要载体参加,也不消耗代谢能量,而是顺营养物的浓度梯度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营养物进入微生物细胞时需要载体参加,需要消耗代谢能量,并可以逆营养物浓度梯度进行运输的运输方式。水活度:用来表示水可被微生物利用程度的一个量。等于相同温度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微生物学 环境 微生物学 题库 答案 2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