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语文模拟卷(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考语文模拟卷(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7年上海语文高考模拟试卷命题:肖宪根(上海市奉贤区曙光中学)一 阅读 80分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读图时代,文学插图哪儿去了?文学是抽象的语言艺术,但有趣的是,一旦说起某部作品,往往是一帧图像先在脑海中跳脱出来。西厢记里的崔莺莺,是绣像细笔勾勒的衣带当风、顾盼生姿的模样,而铁流中的革命军,则是版画里刀刀刻出的粗粝形象。插图,为文字在读者的想象中落下具象的脚印。在程乃珊所著的散文集上海FASHION中,有一节以调侃的文字写到某些女士的“作”,“主要表现为刁蛮无理、不珍惜不满足现状,或得寸进尺、得陇望蜀,而老要无端挑起事端。”这样的插图配在文中,就好像红烧
2、肉中加的桂皮、八角,虽然不唱主角,但全靠它们来吊出文字里头的鲜香味道。尽管如此,在许多人眼中,插图的作用不外乎阐释文义、装帧书籍,只是为文字做陪衬的“配角”。甚至有观点认为,文字应该拒绝图像,因为任何图像的出现都会限制文学的想象空间。对此,早在五四时期,鲁迅先生就表达了不同意。当时,他看到大部分青年画家“能作大幅油画,却不能作末技之插画”,忧心写道:“古人左图右史,现在只剩下一句话,看不见真相了。”用当今流行的说法,就是“无图无真相”。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以自费出版的方式,向青年推介比亚兹莱、蕗谷虹儿等国外插画家的作品,且托人在苏联大费周章地寻觅小说插图。在他搜集并出版的一套死魂灵插图集中,
3、鲁迅指出,过去的小说不论如何写实,时代风尚毕竟有了变迁,例如男子的风衣、女子的高髻、时髦的马拉篷车“凡这些,倘使没有图画,是很难想象清楚的。”事实上,傲慢与偏见、复活等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在选角、服饰、发式等方面都借鉴了原作的插图,有时甚至达到酷似的程度。放在历史的纵轴上看,插图不仅对文学没有损抑,反而是其传播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事实上,插图在中国的发展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至秦朝简帛上的原始手绘。书林清话中说:“古人以图书并称,凡书皆有图。”虽有夸张,但的确可以说明插图应用的普遍。( )到了明清,图文并茂的戏曲小说成为最流行的“大众文化”,木版插图也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而进入20世纪,西
4、方插图的引入和印刷技术的发展,越发加速了中国插图艺术的蜕变和成熟。从鲁迅倡导的新木刻运动,到丰子恺、程十发、贺友直等一批大师的迭现,插图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活跃的“黄金时代”,其中上海更是群星璀璨的美术重镇。然而,近20年来,当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图像信息宣告“读图时代”的来临,非常奇怪的是,作为大众文化的文学插图却渐渐消失了,列入“过去式”的小众文艺。目前能找到的插图新作,一部分是知名作家与画家之间小范围的“私人订制”,而剩下的大多是草草应付的“流水作业”。在作家赵丽宏看来,插图业要真正复兴,必须打破作家、画家“私人定制”的怪圈,给更多年轻插画作者机会。他自己曾有一本书,编辑请来插画的
5、是浙江美院一位在读的研究生,画得非常好。“我们需要有更多人来倡导,培养年轻的插画家,给他们更多施展发挥的空间。”由赵丽宏担任主编的上海文学,十多年来一直坚持期期有插图,希望为文学插图保留一块常青、常新的“园地”。 (选自2014年11月14日文汇报,有删改)1第段加点词“此”在文中指的是 。(2分)2第段括号内应填的关联词是:(选择) 尤其 然而理由是: 。(3分)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画上还题字数行:“作囡手里三张牌:一哭二闹三上吊。”旁边的书页上,画的是一位穿旗袍的女子,攥了手绢斜靠在椅背上掩面而泣,各色皮鞋踢了满地,却依然保持着两腿交错的优雅坐
6、姿;实在是令人拊掌称妙。静候在侧的男士一手提一只高跟鞋,笑得一脸无奈。寥寥数笔,一个“作”字的意趣全出,A BC D4下列有关“文学插图”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3分)A文学插图是能够激发读者想象的抽象艺术。B印刷技术的发展是促进插图成熟的客观条件。C文学插图的繁荣发展促使一批大师的迭现。D“读图时代”的到来让文学插图缺乏精品。5.联系全文,概括“文学插图”的作用。(3分) 6.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19分)在的夕照中现在,我置身在华山之巅。没到过华山的人,虽然听说过它的奇险为之最,但与的感受还是大不一样。这里的崖,刀砍斧削,下临无底。临崖一望,
7、不免摧肝裂胆。登华山的路,许多地方便是在这样的悬崖上凿出来的,窄仅盈尺,稍一不慎,就会跌入的陷井。还有一些地方,更不知路为何物,只是在陡峭的岩壁上凿出一些搁脚的石凹,全凭两手抓着悠悠晃晃的铁链攀援而上。天生华山,以练壮士,此言不虚。下午三时,我们乘到达,过,而抵西峰时,已经五点多了。遂宿西峰之侧的。用过晚餐,便沿着森森间的石级,登上西峰之顶。斯时是七点二十分,太阳尚未落入群山,只是被一片悬浮在空中的暮云遮住。下的,炽红、金黄,这些彩色的光柱,看上去都很犀利,它们剖开,投射到飘浮的群山上。那些,竟也无力抵抗这些的穿透。于是,本来已被黑色敷严的岩石,忽然变成了,闪闪熠熠,像是的宫殿。而身后飒飒作响
8、的,它们的密密簇簇的,也都闪烁着细碎的银色的光芒。右首之,像是一尊披着黄的静观世变的老翁,与,在他的上爬上爬下。他这美丽的色彩的游戏,而沉入我们凡人不知晓的另一种知觉的空间。左首之峰,这至今还放着的练丹炉的地方,像是一只半明不明的灯笼,提在一个薄饮了几杯的什么样的仙人手中。被身后的遮掩着的东峰,裸得十分庄严的岩石,看上去如同卧在云窠里的一只。依稀的树木,是自鼎中袅出的烟缕。沉浸在这样一种奇特而又肃穆的晚景之中。我的心境而充实,恐怖而祥和。认为数学理性是真正理解宇宙秩序的钥匙。而从小就惧怕数学的我,从来都不善于理性的思考。热爱自然出自我的本性。我不懂得自然的秩序,更不知道它的的结构。但这并不妨碍
9、我对它的钟爱。当一个人爱上一位时,他有必要去弄清楚她的脏器、脉络和血管是否都生得匀称吗?天空、大地、草木、山川,以最完美方式塑造了它们。雪中、雨中、风中、雾中,它们气象万千,以各种姿色娱人。“空翠湿人衣”给你一脉,“”又何尝没有给你满怀的温馨。西方的哲人们,总是希望人类成为宇宙的中心,其实自然从来都没有赋于人类这个权利。没有自然的启迪,人类的灵性便丧失殆尽。就像此刻,如果我没有站在西峰之巅,没有在华山上独步苍茫,我的这些感受,便不会这么突兀地引发出来。,这一天一次的影与光的变化,曾引来历代多少诗人的赞叹和唏嘘。“”,这样的秾词,织出江南的锦绣;“,”,的之情,将多人,送到孤独的尽头。是的,夕阳
10、的绚丽是短暂的,但究竟又有什么是长久的呢?荣华、富贵、美丽、健康,这一切人们都希望得到,但短暂的拥有往往得付出长久的烦恼。春花之美,立夏而不再;红叶,而凋零。大凡美的东西都是短暂的。我们如果叹其短暂而惆怅,倒不如深入到短暂之中,获得一次饱满而新鲜的美的感受。正是抱有这样的态度,我才来到西峰。十分钟过去了,中的霞光已淡化了许多。除了脚下的华山诸峰还能得到的,周遭的一切,已经变得模糊。我曾在沙漠的骆驼上欣尝过“大漠孤烟直”的渺茫;而“”的壮丽,则被我永远铭记在黄河的上。那时,我还是一名十三岁的少年。三十年后,在华山上看到的这一次落日,比之那一次,是灿烂不足而磅薄有余,这是中年的落日。少年的憧憬以及
11、为此而衍生的欢乐与忧伤,早已化作经验而永远地静卧在我的记忆中。中年有着云水襟怀,但生命已不再灿烂如花,至少我是这样。所以,当落日被云层遮住,我不能看到那桔红的一圆时,心中并不懊恼。就像古人只能隔着帘子,通过声与影来欣赏的佳人,我心中的那一圆,也并不因夜幕的降临而丧失。黑夜是另一种美丽的。(选自文明的远歌,有删改)7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 “我的心境而充实,恐怖而祥和”?(2分) 8自选一个角度赏析第段的景物描写。(4分) 9赏析第段中加点词“织出”的精妙之处。(2分) 10第段画线句运用了整句,请对此加以分析。(3分) 11对第段中加点词“云水襟怀”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忘却忧伤才能
12、找到真正的乐趣。B辩证认识人生的灿烂与黑暗。C让欢乐与忧伤静卧人生记忆中。D坦然面对人生的欢乐与忧伤。12分析作者描写西峰夕照的意图。(5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3.(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驿寄梅花, ,砌成此恨无重数。(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4)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5)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6)大道之行也, 。(论语里仁)(7)一语天然万古新,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8)鸟归沙有迹, 。(贾岛登江亭远望)(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
13、16题。(8分)江城子 苏轼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注】娉婷:指美丽的弹筝女。湘灵,古代传说中的湘水之神。14从字数上看,本词属于( )(1分)A小令 B中调C长调 D套数15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水风清,晚霞明”以景的美丽衬托弹筝人的哀怨。B“一朵芙蕖”既写花又写人,收到了双关的效果。C“慕娉婷”一句过渡自然,转入对弹筝人的描写。D“如有意”写白鹭来烘托弹筝人的美丽,极富情趣。16“人不见,数峰
14、青”两句不仅结构上独具匠心,而且内容上意味深长,请予以赏析。(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杨廷璋传杨廷璋字温玉,真定人。家世素微贱,有姊寡居京师,周祖微时,欲聘之,姊以告廷璋。廷璋往见周祖,归谓姊日:“此人姿貌异常,不可拒。”姊乃从之。周祖从汉祖镇太原,廷璋屡省其姊,周祖爱其纯谨。姊卒,留廷璋给事左右。及出讨三叛,入平国难,廷璋数献奇计。即位,追册廷璋姊为淑妃,擢廷璋为右飞龙使,廷璋固辞不拜。世宗自澶渊还京,言廷璋有干材,迁客省使。泾帅史懿称疾不朝,周祖命廷璋往代之。将行,谓之曰:“懿不就命,即图之。”廷璋至,屏左右,以诏书示懿,谕以祸福,懿即日载路。俄闻周主崩,廷璋呕血
15、不食者数日。世宗立,拜左骁卫大将军,充宣徽北院使。会隰州刺史孙议卒,廷璋遣监军李谦溥领州事。谦溥至,并人来攻其城,议者以为宜速救之。廷璋日:“隰州城壁坚完,并人卒至,未能为攻城具,当出奇以破之。”乃募敢死士百余人,许以重赏,由间道遣人约谦溥为内应。既至,即衔枚夜击,城中鼓噪以出,并人大溃。奏至,世宗诏褒之。宋初,加检校太尉。吏民诣阙,请立碑颂功德。太祖命卢多逊撰文赐之。李筠叛,潜遣亲信使赍蜡书求援邻境,廷璋获之,械送京师,因上攻取之策,即下诏委以经略。及车驾亲征,诏廷璋率所部入阴地,分贼势。贼平,归镇。(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十四)【注释】衔枚,古代行军时口中衔着枚,以防出声。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
16、中的意思。(4分)(1)家世素微贱( )(2)廷璋屡省其姊 ( )(3)屏左右 ( ) (4)委以经略 ( )18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1)擢廷璋为右飞龙使,廷璋固辞不拜 (2)潜遣亲信使赍蜡书求援邻境,廷璋获之,械送京师 19对下列两句中“以”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姊以告廷璋以诏书示懿A中的“以”都是介词B中的“以”是连词,中的“以”是介词C中的“以”都是连词D中的“以”是介词,中的“以”是连词20第段中,杨廷璋用什么办法打败并人?(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21第段画浪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17、荆溪集序杨万里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学之愈力,作之愈寡。尝与林谦之屡叹之,谦之云:“择之之精,得之之艰,又欲作之之不寡乎?”予喟曰:“诗人( )异病而同源也,独予乎哉!”故自淳熙丁酉之春,上塈壬午,止有诗五百八十二首,其寡盖如此。其夏之官荆溪,既抵官下,阅讼牒,理邦赋,惟朱墨之为亲,诗意时往日来于予怀,欲作未暇也。戊戌三朝,时节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忽若有窹,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试令儿辈操笔,予口占数首,则浏浏焉无复前日之轧轧矣。自此,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
18、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盖麾之不去,前者未讎,而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盖诗人之病,去体将有日矣。方是时,不惟未觉作诗之难,亦未觉作州之难也。明年二月晦,代者至,予合符而去,试汇其稿,凡十又四月,而得诗四百九十二首。予亦未敢出已示人也。今年备官宫府掾,故人钟君将之自淮水移书于予曰:“荆溪比易守,前日作州之无难者,今难十倍不啻!子荆溪之诗,未可以出欤?”予一笑,抄以寄之云。淳熙丁未,庐陵杨万里廷秀序。【注】后山,北宋著名诗人陈师道。择之之精,指从众多流派中选择某一家或几家做学习对象,又单单学习模仿所选对象特别擅长的一体。便面,古代用以遮面的扇状物。22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
19、A因 B以 C乎 D盖23简要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24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荆溪比较容易管理,你以前觉得做州官不难,现在比以前难了不止十倍。B荆溪近来换了太守,你以前觉得做州官不难,现在比以前难了不止十倍。C荆溪最近换了太守,你以前觉得做州官不难,现在比以前难了不到十倍。D荆溪最近容易管理,你以前觉得做州官不难,现在比以前难了不到十倍。25根据文意,推断第段“则浏浏焉无复前日之轧轧矣”中“浏浏”与“轧轧”的意思。(2分)浏浏: 轧轧: 26结合全文,分析第段中“予一笑”的原因。(3分) 二 写作 70分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20、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有的人像被风吹落,随风飘舞,最终掉于地上的树叶一样。但也有与相似的人,他们拥有自己的法则,行走在固定的轨道上,多强的风都吹不倒他们。参考答案:1.配在文中的插图能吊出文字里头的鲜香味道(2分)2.(1) 本句写插图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与上句插图得到普遍普遍是递进关系,而非转折关系。(3分)3.B(3分)4.B (A错在“抽象艺术”,应为“具象艺术”;C应为“一批大师的迭现促使文学插图的繁荣发展”;D错在“缺乏精品”,应为“精品数量不多”)(3分)5. 插图是文字的辅助,有助于激发读者在阅读文字时的想象;插图是文学传播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有助于表达出历史的真实;有助于大众文
21、化的繁荣发展。(3分)6.作者首先论述插图对于文字的重要意义;再结合文字该不该配插图的争论,强调了插图对文学的重要作用;然后补充了插图的起源及发展历史;最后分析了插图衰落的原因与发展现状,并提出复兴插图的建议。(4分)7因身处悬崖之上而感觉、恐怖;因奇特而又肃穆的晚景是一种享受而感觉充实、祥和。(2分)8参考示例:作者用剖开、投射、变成、闪烁、爬上爬下等动词,刻画出夕照的细微变化。“剖开”写出夕照光线的强烈,“变成”、“闪烁”突出落日投射在岩石、古松上的神秘色彩,“爬上爬下”赋予夕照一种动态美,饶有情趣。通过这一系列的描摹,将作者在华山感受到的宁静、奇特、充满梦幻色彩的夕照展现在我们面前。(其
22、他角度:比喻的修辞手法、方位顺序、动静结合等)(4分)9“织出”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词句的秀美。(2分)10这两句句式整齐和谐,节奏感强,形象地说明了大凡美的东西都是短暂,我们应该学会深入到短暂之中去获得饱满而新鲜的美的感受。(3分)11A(“云水襟怀”指辩证看待人生的快乐与忧伤,以乐观、平静的心态对待人生,而非忘却忧伤)(3分)12作者描写西峰夕照的意图:表达“我”热爱自然这一本性;对以最完美方式塑造了大自然的赞美;对大自然启迪人类的灵性的感悟,引发了作者对“短暂”的深刻思考,揭示出学会以乐观、宁静的心态欣赏人生的美丽这一主旨。(5分)13.(1)玉簪螺髻(2)鱼传尺素(3
2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别有幽愁暗恨生(5)日暮乡关何处是(6)天下为公(7)豪华落尽见真淳(8)帆过浪无痕 (6分)14.B(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 59字至90字为中调, 91字以上为长调。本词70字,故属于中调)(1分)15.A(“水风清,晚霞明”应是以景的美丽衬托弹筝人的美丽与音乐的动听感人)(3分)16.示例:“人不见”结构上暗承“依约是湘灵”一句,“数峰青”又照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这两句不仅没有写人,写音乐,反而写弹筝人已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萦绕在人的心头
24、,言有尽而意无穷。(4分)17(1)向来(2)探望(3)使撤退(4)交托(4分)18. (1)(周祖)提拔杨廷璋为右飞龙使,杨廷璋坚决推辞不就职(2分)(2)(李筠)暗中派遣亲信让他携带密封书信向邻国求援,杨廷璋捉获了信使,给他戴上枷锁后押送京城(3分)19.A(“姊以告廷璋”中省略了代词“之”,应为“姊以之告廷璋”,因而是介词)(2分)20. 出奇制胜:重金招募勇士,约李谦溥内应,悄悄出击,里应外合。(3分)21.侧面描写,写官吏百姓到朝廷为杨廷璋请功以及皇帝对杨廷璋赏赐,衬托出杨廷璋的高尚德行。(3分)22.D(“盖”表示推断的语气,可译为“大概”)(1分)23.写以前创作诗作多模仿古人因
25、而诗作少,与下文写不再模仿古人而创作出大量诗作对比,突出诗歌创作应走出古人束缚的道理。(3分)24.B(“比”译为“近来”,“易”译为“更换”,“不啻”译为“不止”)(3分)25. 浏浏:文思泉涌 轧轧:文思枯竭 (2分)26. “笑”为得意之笑,因为作者做官荆溪时创作的诗作不再受古人诗作的限制,而是从大自然与生活中获得灵感去创作诗作,自认为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诗作。(3分)文言文译文:(五)译文杨廷璋传杨廷璋字温玉,真定人。家世一向低微贫贱,有个姐姐守寡住在京城,周祖地位低下时,想要娶她,他姐姐没有答应,(周祖)让媒人传话恐吓威逼,姐姐把这事告诉了杨廷璋。杨廷璋去见周祖,回来对姐姐说:“这个人
26、相貌不一般,不可拒绝他。”姐姐就听从了他。周祖随从汉祖镇守太原,杨廷璋多次探望他的姐姐,周祖喜欢他的纯朴谨慎。姐姐去世, 留杨廷璋在身边供职。等到对外讨伐三处叛乱,对内平定国难,杨廷璋多次献上奇妙的计谋。周祖即位,追认册封杨廷璋的姐姐为淑妃,破格提拔杨廷璋为右飞龙使,杨廷璋坚决推辞不就职。周世宗从澶渊返回京城,说杨廷璋有办事能力,升为客省使。泾帅史懿称病不朝见,周祖命令杨廷璋前去接替他。(杨廷璋)将要出发,(周祖)对他说:“史懿(如果)不接受命令,就图谋取代他。”杨廷璋到达后,让周围的人退避,把诏书给史懿看,告知祸福利害,史懿当天就上了路。不久听说周主去世,杨廷璋几天吐血不进食。周世宗即位,授
27、予(杨廷璋)左骁卫大将军之职,使其担任宣徽北院使。恰逢隰州刺史孙议去世,杨廷璋派遣监军李谦溥掌管州事。李谦溥到达,并州军来攻打这座城,参与谋划的人认为应当赶快救援他。杨廷璋说:“隰州城墙坚固完整,并军仓促到来,不能制造攻城的器械,应当出奇计打败他们。”就招募不怕死的勇士一百多人,许诺给予重赏,从小路派人约李谦溥为内应。到达后就悄悄在夜间出击,城中士兵呐喊冲出,并军大败。(报捷的)奏章送到(朝廷),世宗下诏褒奖他。大宋初年,加官检校太尉。官吏百姓到朝廷去,请求立碑赞颂其功德。太祖命令卢多逊撰写碑文赏赐他。李筠叛乱,暗中派遣亲信让他携带密封书信向邻国求援,杨廷璋捉获了信使,给他戴上枷锁后押送京城,
28、趁机献上攻取的计策,皇帝当即下诏把谋划的事委托给他。等到皇帝亲征时,诏令杨廷璋率所辖军队进入阴地,分散贼势。贼军平定,返回军镇。(六)译文:荆溪集序我的诗,起初学习江西诸君子,以后又向后山居士陈师道学习五言律诗,再以后又向半山老人王安石学习七言绝句,最后才向唐代诗人学习绝句。学得越卖力,做的诗越少。我曾经与林谦之在一起多次为之感叹,林谦之说:“从众多流派中选择某一家或几家做学习对象,又单单学习所选对象特别擅长的一体来学习模仿,要从中有所收获是很难的,想要创作的诗歌不少,可以吗?”我长叹道:“诗人大概缺点不同但根源却是一样的,难道只有我是这样吗?”所以自从淳熙四年春天一直向前追溯到绍兴三十二年,
29、其间创作的诗只有五百八十二首,数量之少原来如此。这年夏天到荆溪为官,上任之后,读诉状,理财政,只知道亲近公文,往常时有诗意来到心中,想写下来却没有时间。戊戌年正月初一,是朝廷规定的节假日,少有公事,这天就写一些诗,忽然间若有所悟,于是告别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等人的风格,这些都不学,之后却觉得很高兴。试着让儿辈拿起笔来记录,我随口念了几首,觉得文思顺畅不再有以前的艰难。从此之后,每天一过晌午,官吏散去,庭院空阔,我就携带一个遮脸的扇子,步入后花园,登上古城墙,采摘杞子菊花,攀折花草树木,大自然的一切景象全都来献给我,成为我作诗的材料,挥之不去,前面的还没写完,后面的已到了眼前。原先所有的疑虑完全消除,不再觉得作诗艰难了。大概诗人的毛病离开我已经有些日子了。这个时候,我不只不觉得作诗的困难,也不觉得做州官的艰难。第二年二月的最后一天,接替我的官员到了,我办好交接手续离开,整理在这里写的诗稿,总共是十四个月的时间,写的诗却有四百九十二首。我也不敢拿出来给人看。今年担任公府掾,老朋友钟将之从淮水写信给我说:“荆溪最近换了太守,你以前觉得做州官不难,现在比以前难了十倍还不止。你在荆溪写的诗,是否可以拿出来看看呢?”我笑了笑,抄了一些寄给她。淳熙十四年,庐陵杨万里作此序。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