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及材料的抗开裂性能分析(共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缆及材料的抗开裂性能分析(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缆及材料的抗开裂性能分析(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电缆及材料的抗开裂性能分析、探讨及对策摘要:本文对电缆的抗开裂性能做了详细分析,并从材料的角度探讨了电缆开裂的原因和对策,而为了更好地评估材料的抗开裂性能,对抗开裂性能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新的高温折弯检验方法,和热冲击法进行了了对比,发现高温折弯法效果更佳。本文的研究对抗开裂性能较好电缆的开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关键词:电缆料、抗开裂、原因分析、对策、检验方法现在人们对电缆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保证阻燃的同时,不损失其他机械性能,同时又要保证其抗开裂性能。一、 电缆的开裂电缆受到光照、温差、潮湿,甚至动物蛀咬,都可能造成开裂。当电缆在高温、辐射等恶劣环境下使用
2、,就更容易开裂。 郑琪介绍某变电站敷设的35KV大外径电缆,两次发现外护套有开裂现象1。、等介绍岭澳核电站例行检查中发现主控室照明电缆(核级K3类)运行不到3年,伸入灯管段的电缆芯线绝缘发生变色脆化开裂2。邹东、肖明辉在某地铁运行约一年时发现高架桥上的33kV电缆护套有破损,一年后发现更多破损3。试想如电缆的开裂不能及时发现,造成短路、燃烧等事故,必将对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威胁。二、 电缆开裂判断的标准和方法既然电缆开裂风险很大,其抗开裂性能的验证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国标GB/T295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中介绍了判断电缆开裂的方法。如14部分低温试验介绍了两种方法,
3、1、低温下用电缆绕棒,并观察电缆表面开裂的情况,即冷弯;2、把电缆彻底冷却后,用重锤冲击电缆,观察表面开裂情况,即冷冲击。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臭氧试验中,也是用电缆绕棒,于臭氧中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电缆表面开裂情况。而第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中,利用电缆绕棒,在标定温度时间或150、1小时,观察电缆表面开裂的情况。其他标准如GB/T19666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中聚烯烃电缆抗开裂测试也采用相同电缆绕棒方法,只是温度130,时间3小时;GB/T 18015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GB/T 17556船用电力和通信电缆护套材料等抗开裂
4、测试即引用GB/T2951。国外电缆的抗开裂测试也和此方法类似,GB/T2951即参考IEC60811标准。电缆安装、使用中,需弯曲、卷绕等,因此检测电缆卷绕后各种条件下抗开裂性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当电缆表面有伤痕,如电缆拖曳时表面擦伤,会使电缆更易开裂。目前还无对电缆有伤痕情况下做抗开裂的标准测试方法。有些厂家采取直观法检测电缆抗开裂,把成圈的电缆在适当条件下放置,如烘箱中、室外暴晒等,一段时间后观察表面是否有开裂。三、 电缆的开裂的原因分析4-14 电缆发生开裂的被覆材料,多为高分子材质,其特性影响电缆抗开裂性能。 聚氯乙烯极性大,无增塑剂难加工,该类电缆开裂主要和增塑剂有关。常用增塑剂低
5、温性能较差,气温太低会失去增塑效果。北方高寒地区冬天达零下30或更低,此时增塑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聚氯乙烯电缆中增塑剂可能迁移,高温下迁移速度更快,当增塑剂损失较大,材料性能会大幅度下降。而随着PVC低烟阻燃的要求,需加入大量的填料和阻燃剂,也使聚氯乙烯机械性能下降。当聚氯乙烯性能下降,在内应力或外力的作用下,电缆就很容易开裂。低烟无卤电缆材料多以聚烯烃为基体树脂,并加入大量填料型阻燃剂。该类阻燃剂如氢氧化物、磷氮类等,虽然环保、低烟,但效率低、加入量很大。常用的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加入量50%以上,使材料机械性能下降。阻燃剂表面含有羟基或其他极性基团,和基体树脂相容性差。而填料增加后破坏高分子
6、链间的连续性,减少分子链间的缠绕,使材料强度和韧性都降低。树脂和填料的膨胀系数也不一样,热胀冷缩不均匀而产生结构缺陷。内应力和外力作用下,填料和基体树脂还会发生相分离。因上述原因,低烟无卤电缆更易开裂。图一:电缆加工中受力情况电缆中应力普遍存在,图一为电缆为加工时产生的应力。左图当电缆挤出时,受到牵引,特别是高速牵引,分子链拉伸取向,纵向抗拉强度大于横向抗拉强度,此时沿电缆纵向易开裂;电缆在圆周方向也存在弯曲应力;右图为电缆弯曲成盘后受力情况,内外侧分别产生压、拉应力,外径越粗拉应力越大;内部绝缘弯曲后有侧压力,电缆弯曲后绝缘线芯沿纵向位移所产生的力也是不均匀的,局部可能出现集中,对护套形成向
7、外挤的应力,使外护套挤破。加工时电缆要用水冷却,此时产生内应力甚至微孔。上述种种原因,都有可能使电缆开裂开裂。电缆敷设中因走向的需要、空间的限制,要弯曲和捆扎,存在弯曲应力和外力作用。电缆在夏季酷暑暴露于阳光下,向阳面温度很高,温差造成热胀冷缩所产生的应力与拉应力综合作用,会加速护套开裂。电缆长期和液体接触也会造成应力开裂,该测试依照GB/T2951-2008第41部分进行检测。环境应力开裂主要是材料和溶剂接触,溶剂沿着细小裂纹进入材料内部,造成表面能下降,并进一步引起开裂。铠装电缆弯曲时内部钢带会产生更大的侧应力,或存在飞边、缺口、划伤或切入护套使护套受伤,且钢带会与护套粘连等,都会产生局部
8、应力集中,因此铠装电缆的外护套更容易发生开裂。上述开裂多受应力影响,无化学反应。而室外电缆或恶劣环境下使用的电缆会发生化学键断裂:1、光线中紫外光能量高,日光强烈地区,室外电缆因光氧老化造成高分子链的裂解;2、高分子材料高温情况下会发生降解,特别是氧气存在更易产生热氧老化,使高分子链裂解;3、环境中含高能辐射粒子,攻击高分子链造成裂解。这些高分子链裂解,必然使材料性能下降,造成电缆开裂。四、 从材料角度判断电缆的开裂性能做成电缆后再检测其抗开裂性能,耗费周期长,因此从材料本身预先考察电缆抗开裂性能,利于电缆料的开发与生产。电缆的开裂从材料来说有以下原因:1、分子链断裂,此和材料本身特性有关,包
9、括强度、韧性、是否含有容易受自由基攻击的基团,如双键、叔基等。2、应力下相分离而开裂,含同相和异相分离:同相分离是分子链取向,在垂直取向方向,受力会发生撕裂;异相分离是因电缆料中含有多种树脂材料以及无机填料,因相容性差,在力作用下产生。3、材料变性,电缆料是多种材料的混合物,在电缆的加工、使用过程中,如某种成分改变性状或损失,将会使电缆料性能下降,造成开裂。和电缆抗开裂性能有关的材料性能,主要有以下几项:1、 低温冲击 低温脆化冲击是评估电缆料低温性能的重要指标。如GB8815-2008中聚氯乙烯绝缘低温脆化冲击要求是通过-15到-20,护套通过-20到-25。JB/T10707-2007中对
10、热塑性低烟无卤聚烯烃电缆料低温脆化冲击要求是绝缘-25,护套-40。聚氯乙烯电缆料因含增塑剂,低温性能略差。聚烯烃电缆料的低温性能较好,纯的聚烯烃材料低温脆化冲击温度都要在-70以下,低烟无卤聚烯烃电缆料基本上都可以通过-40低温脆化冲击。刘荣德、王晶等人15研究了PVC材质的汽车电缆的冷弯和PVC材料低温冲击之间关系,发现护套材料的低温冲击脆化温度在-21时,电线可以通过-40冷弯试验。可见材料的低温脆化冲击和电缆低温抗开裂性能有一定关系。2、 老化热老化是把材料放入热老化箱中,考察一定温度、时间内,机械性能的变化。热老化后材料性能一般都会下降,热老化是电缆料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电缆耐温等级
11、的依据。如电缆的耐温等级70、90、105、125等就是依据热老化的条件而区分。老化性能较差或不符合耐温等级,做成的电缆就会开裂。电缆材料根据其使用场合及特性要求,还会考察其耐油老化,耐泥浆老化,耐紫外老化,耐盐雾老化等不同老化指标。3、 热冲击热冲击是考察电缆开裂的方法之一,研究工作者在此基础上建立检验方法,考察材料的抗开裂性能,以及和电缆抗开裂的关系。如项健认为GB/T2951热冲击方法针对聚氯乙烯材料,并不能完全反应低烟无卤阻燃护套的抗开裂性能,他在卷绕时加上7Kg负载,如图二所示,130加热3小时,观察表面是否有开裂。通过该实验的材料,制成的电缆抗开裂性能不错16。笔者考察材料在不同温
12、度、不同负载、不同时间下的抗开裂性能,发现前20分钟如没开裂,以后就不会开裂。这可能是高温条件下,高分子链段重排,对应力进行了消解。图二:热冲击试验卷绕后的样品 目前该方法及在此基础上改进的方法17-19,已成为一些电缆或材料生产厂家评估电缆料抗开裂性能的方法。为了模拟验证电缆表面产生伤痕后的开裂性能,笔者还尝试在样条表面人为制造伤痕来测试,一种为压痕,一种为划痕,各为深0.1毫米。测试后发现:压痕对开裂性能影响不大;而划痕对开裂性能影响很大,绝大多数都在划痕处断开,少数几个比较柔软的材料没有断掉,但裂痕增大。这是因为划痕处是个应力集中点,在此处更易发生撕裂。 4、耐环境应力开裂GB/T295
13、1-2008第41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的方法,是评估表面有刻痕的方法。该方法是制备一个长方形的样条,在样条上长度方向刻出划痕,然后弯曲180置于铜槽中,放在Igepal co-630(一种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如图三),在一定温度和时间内,观察其刻痕的发展方向,并判断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 图三: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样品5、高温折弯为了评估电缆有伤痕后的抗开裂性能,我们对GB/T2951-2008第41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进行改进,使其更加符合电缆料。如图所示原试验方法刻痕是沿着折弯方向,刻痕本身不受力。我们在该方法的基础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缆 材料 开裂 性能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