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案(共10页).docx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案(共1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案(共10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参考课时:2课时)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1.2过程与方法:X k B 1 . c o m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 教学重点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2.2 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
2、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3 专家建议4 教学方法:探究式5 教学用具1、媒体资源:自制课件2、实验准备:把玻璃棒和小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把一沾水的棉花和干燥的棉花分别点燃。熄灭蜡烛的方法:沙土、剪刀、烧杯、湿布、水、胶头滴管、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等。6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录像播放有关燃烧的镜头引入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观看录象来源:倾听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条件吗?指出氧
3、气确实是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但是只有氧气,燃烧能发生吗?大气中也含有氧气,可不见得到处在燃烧,可见氧气并不是燃烧的唯一条件,那么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根据已有的知识,想到燃烧需要氧气由实际到理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一、认识燃烧的条件1、认识燃烧需要可燃物讨论根据你的经验和想法谈一谈燃烧除了需要氧气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判断哪些能燃烧,哪些不能?思考回答: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判断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问有了可燃物和氧气,燃烧是不是就能发生?例如空气中有氧气,放在空气中的火柴能燃烧吗?怎样才能使火柴点燃?摩擦起什么作用?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讲解我们把
4、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演示探究实验讨论:1、实验中铁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来2、铁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那些条件?归纳小结1、燃烧的定义2、燃烧的条件思考 1、如果不往煤炉里添煤,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2、炉门关得严严的,一点气也不通3、 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3、如果把炉里正在燃烧的煤夹出来,煤能继续燃烧吗?w W w .X k b 1.c O m思考、讨论:说明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
5、温度观察实验需要达到着火点需要氧气需要氧气需要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思考、回答来源:数理化网根据探究实验,推导出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根据讨论,有学生自己得出燃烧的条件,使学生有成就感。进一步巩固燃烧的条件来源:过渡燃烧的火会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有时也会带来灾难。那么如果发生了火灾,我们应该怎么灭火呢?可以根据所学的燃烧的原理进行思考来源: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设问根据燃烧的条件,我们应该如何来灭火呢?演示实验7-1小结灭火的原理讨论根据灭火的实例,分析灭火的原理。活动与探究灭火器的原理。媒体展示几种常见的灭火器。讨论1、隔绝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 降低温
6、度到着火点以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小结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 作业习题7 板书设计课题1 燃烧和灭火是可燃物; 一、物质燃烧的条件: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与助燃物;二、认识燃烧: 现象:发光、放热; 实质:剧烈的氧化反应。三、易燃物和易爆物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四、灭火方法和原理: 降低温度到物质着火点以下; 破坏其一,燃烧熄灭隔绝空气(或氧气)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参考课时:1课时)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1.2过程与方法:运用模拟实验,
7、认识酸雨的危害。X k B 1 . c o m运用讨论的方法,获取更多的新知识。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更强的求知欲。逐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燃料的燃烧”。培养对化学、对科学的热爱。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 教学重点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2.2 教学难点逐步培养学生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3 专家建议4 教学方法引导实验联系实际拓展引申开阔视野小结内容。5 教学用具教师用具:投影仪、烧杯、“模拟酸雨水”。学生用具:树叶。6 教学过程以图片的对比,创设情境 教师在开始学习新内容前,我们先
8、来观看两组幻灯片。(或投影) 投影 第一组:课本P128图724。第二组:课本P134图730、图731、图732。 设问这样的两组画面给同学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呢? 学生回答第一组画面显示的是化石燃料在人类生活中的用途;第二组画面显示了燃料在燃烧提供能量的同时,却给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腐蚀岩石,污染空气。 过渡非常好。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板书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新课引入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却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我们主要从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的角度来学习。 板书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设问你知道哪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呢? 学生
9、讨论 回答可能有的答案: 1石油、煤等化石燃料以及它们的加工产品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含氮、含硫的化合物,排放到大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21930年12月1日至5日,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燃料的燃烧排放出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在逆温的条件下大量积累,使60多人中毒死亡,几千人患呼吸道疾病,许多家禽死亡。X k B 1 . c o m 3汽车中的燃料柴油或汽油,燃烧时产生的一些物质会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尾气中含有一些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氧化物和烟尘等,对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比如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发生了严重的光化学污染事件,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
10、0人。由于该市三面环山,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汽车漏油、汽油不完全燃烧和汽车排放尾气,城市上空聚积近千吨的石油废气、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这些物质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淡蓝邑的光化学烟雾。 4光化学烟雾对污染环境危害性很大,但这种现象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不是经常出现的。目前酸雨的危害日趋严重,酸度不断增加,范围日益扩大。据报道,过去酸雨只限于大城市和工业集中区,近年来已发展到中小城市甚至农村。 评价大家联系生活实际回答问题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非常好。 过渡说到酸雨,我们从刚才的图片上已经看到酸雨对森林、雕像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下面,我们一起通过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来认识一下酸雨对环境的破坏(教材P1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燃料及其利用 第七 单元 燃料 及其 利用 教案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