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评课稿(共2页).doc
《玲玲的画评课稿(共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玲玲的画评课稿(共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听了周老师执教的玲玲的画一课,感觉这节课讲的很实,对字,词的训练很到位.虽是一篇普普通通的小文章,但能看出老师非常认真的钻研教材,能挖掘出很多的训练点.识字方法多样,根据不同字的特点引导学生识记,并能遵循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周老师的课,干脆利落,教学过程清新自然.寓识于读,寓解于读,观察临写既扫清了阅读道路上的拦路虎,又借助汉语拼音这个拐棍及朗读掌握了生字,理解了字(词)义,还通过老师的提醒,示范,指导强化了写字训练,可以说是立体识字.在写字过程中,我认为肯,脑,筋的对比观察,分析字形可以处理得更细致些.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学生读的还不够充分.另外有些环节的处理缺少细致
2、和斟酌,如一幅这个量词,可以应通过填一幅()达到让学生会用的目的;叭一下声音可以实物演示一下,很容易能够制造出来,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端详的理解只是让学生拿起书,而并不能体现什么是端详;催这个字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着急的心情;关于带有月字旁的字,辨别做旁和做底的不同之处可以在出示相同类型的字的比较观察中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真正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关于端详处理建议,用评价语促进学生的理解.端详可以出示玲玲的画让学生端详,你发现了什么进而表扬观察仔细的孩子,评价:你看得真仔细,这就是端详.张老师的朗读指导也非常到位。从“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地一下掉到了纸上,玲玲哇地哭了起来”伤心难过,到“第二天,
3、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的高兴。张老师通过指名个别读,进行准确的评价后,再让学生模仿读的好的同学,还不失时机地进行范读,本堂课的朗读指导可以说是十分成功。、生字词环节抓住音形义进行教学。首先读课文下方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说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的,读准字音;接着边读边想记这些字的方法,由于本课生字少字形又不复杂,吴主任没有逐个字让学生识记,避免了毫无难度的单调的记字过程,而是直接让学生以组词的方式来巩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对于生字的掌握比较扎实;然后小黑板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在读完词之后,重点教写“糟”这个字;之后让学生提出不明白的词的意思,并由其他学生帮着解决,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最后
4、,由词语“催促”很自然的回归到课文当中,设计巧妙。在教学词语时,重点抓住“端详”“催促”这两个词语,第一个词回到文中找句子朗读来理解,第二个词则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体会,方法灵活多样。原来生字的教学并不是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到了二年级生字教学与一年级有些不同,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可以归类识字,记难记的字,由字扩词,结合每篇课文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三、问题的巧妙设计激发了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印象深刻的有“家人催促过你做什么事?”“你猜猜玲玲会想什么呢?”“如果你是爸爸,此时看到玲玲满意地笑了,你会说什么?”“你就是玲玲得了奖,你这幅图是怎么画成的呀?”“听了玲玲的介绍,你要
5、怎么夸夸她?”这些问题有的结合学生平时的生活实际,有的让学生角色扮演,使其融入课文中的角色中设身处地的体会人物的心理。问题深入浅出,学生乐于表达。评课的课题是玲玲的画。正是因为有了一个墨渍,玲玲才获得了思维飞跃的契机,最后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果。这是一堂由李朝香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的课文,也是一堂属于学生的语文课,这既是一个打破定向思维的教学流程,也是一例教师与学生均获得成功的大胆尝试。这篇课文是二年级下册第七组的课文,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我听了李老师这节课,令我耳目一新,这节课有以下五个亮点:1、教学过程充满乐趣。李老师的语言生动、形象,教态端庄大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玲玲 画评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