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四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共12页).docx
《湖北省四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共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四校高一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共12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时间:90分钟 命题学校: 曾都一中 宜城一中 襄州一中分值:100分 命题老师: 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完成下列各题。1. 图中信息反映( )A. 2015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持续下降B. 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最多C. 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D. 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动力短缺2. 针对未来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预测变化,我国政府应( )调整生育政策 推迟退休年龄
2、 加大对外劳务输出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A. B. C. D. 【答案】1. B 2. B【解析】【分析】人口数量的变化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机械增长取决于人口的迁移【1题详解】图中信息表明,2015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有增长有下降;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最多,B正确;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关联性明显;2050年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不是最低值,劳动力的数量不一定少,不一定会出现不足【2题详解】目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高,人口多,调整生育政策,对。没有必要推迟退休年龄,退休人员会为劳动力
3、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错。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劳务输出,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对。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较高,不适合大力发展,错。B正确。【点睛】本题难度适中,以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人口增长率,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从“人多力量大”到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政策。从2013年我国启动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单独二孩”政策,到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我国的生育政策经历了三次转变。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空巢家庭是指老人独
4、居的一种现象,目前我国城乡家庭空巢率超过5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 近年来,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迅速增加的根本原因是( )A. 城乡差距B. 家庭原因C. 个人原因D. 计划生育政策4. 从“单独二孩”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时间相隔不到三年,影响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原因是( )A. 生育观念的改变B. 城市化水平高C. 育龄妇女人数少D. 人口老龄化严重5. 全面放开二孩的人口政策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不正确的是( )A. 缓解空巢家庭不断增加趋势B. 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C. 导致人口增长率持续上升D. 有利于扩大内需【答案】3. D 4. A 5. C【解析】【分析】
5、空巢家庭是指老人独居的一种现象,目前我国城乡家庭空巢率超过五成以上计划生育是通过晚婚、晚育、优生和少生,对人口进行有计划的控制的过程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我国开展计划生育以来,对人口控制和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题详解】近年来,我国“空巢家庭”迅速增加的根本原因是计划生育,其他原因都不会导致“空巢家庭”迅速增加D正确。【4题详解】此题注意审题,问题是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原因,不是实施单独二孩或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原因,人口老龄化严重时我国单独二孩或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劳动力还没有出现严重不足,我国人口基数大,育龄妇女人数也庞大,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不到三年,就调整全面二孩政
6、策,就是因为符合单独二孩条件的夫妇不愿意生二孩,从而导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提前。A正确。【5题详解】全面放开二孩的人口政策的实施可增加每家的小孩数量,可缓解空巢家庭不断增加趋势,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人口多,家族消费增加,有利于扩大内需。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生育率下降,人口增长率不会持续上升。C符合题意。【点睛】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我国人口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人口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狗年春节期间,城乡交通状况来了个大反转,车流、人流密集涌向乡间。乡间出现了如城市的堵车现象,“城堵”变成了“乡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6. “城堵”变成了“乡堵”说明( )A. 城乡居民收入提高B
7、. 乡村交通条件改善C. 逆城市化现象明显D. 城市化速度加快7. 影响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 )A. 经济B. 家庭C. 教育D. 交通【答案】6. A 7.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流动的原因。【6题详解】“城堵”和“乡堵”都是车辆较多原因引起的,而车辆数量的增加说明城乡居民收入提高,购买力增强,A对。乡村交通条件改善,不会拥堵,B错。我国逆城市化现象不明显,C错。城市化速度加快与“乡堵”无关,D错。【7题详解】春节是中国人的最重要的节日,家庭聚会、访亲探友是必不可少的项目,造成人口流动大,所以影响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家庭,B对。春节人口流动与经济、教育、交通的关系不
8、大,A、C、D错。【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读“木桶效应图”,回答下列各题。8. 根据“木桶效应”原理,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右图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是( )A. 森林资源B. 矿产资源C. 土地资源D. 水资源9. 下列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实行计划生育A. B. C. D. 【答案】8. A 9.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8题详解】根据上面的信息可知:环境人口容量的多少是由于最短资源所决定的,由题中图可以看出最短木板是森
9、林资源A正确。【9题详解】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可增加人口合理容量,正确。提高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会降低人口合理容量的。实行计划生育对人口合理容量的没有影响。B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下图为“江西省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0. 该城市各地点房价最大差值(元/平方米)可能是( )A. 3500B. 4500C. 5500D. 650011. 如果你的“房子是用来住的”,购房性价比最高(环
10、境质量好,房价便宜,距离市区较近)的地点是()A. E点B. M点C. F点D. P点【答案】10. C 11.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0题详解】图示房价最高处在D点附近,为66007600元/平方米之间;最低值在P、K两地附近,为16002600元/平方米之间;则差值介于40006000元/平方米之间,但不会等于6000元/平方米,故最大差值可能是5500元/平方米。C正确。【11题详解】图示M点地势较高,位于河流上游而水质较好,距离市中心也不太远且房价较低,故性价比最高的地点是M点。B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
11、辑推理能力。下图为襄阳市某区域一共享单车租借服务点多日平均借车和还车数量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12. 图示时间段内该服务点共享单车数量增多的时间约有()A. 3小时B. 5小时C. 7小时D. 9小时13. 该服务点最可能位于襄阳市的( )A. 住宅区B. 工业区C. 风景区D. 仓储区【答案】12. B 13.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内部功能区。【12题详解】直接读图,该服务点在11-13时和16-19时还车数量多于借车数量即自行车数量增多图示时间段内该服务店自行车数量增多的时间约有5小时B正确。【13题详解】图示反映该地区的借车高峰主要在上午10时前后和下午14时前后,在11-13
12、时和16-19时自行车数量增多反映与上下班的高峰期一致,故判断可能为住宅区内A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关键,所以实施新型城市化不能过度追逐城市化率,而要在“化”字上做文章。下图为我国1999年2013年城市面积和城市人口的年增长率图。完成下列各题。14. 图中现象会导致 ( )A. 城市土地浪费严重B. 城市交通拥堵缓解C. 城市化率迅速提高D. 城乡差异日趋减小15. 下列属于做好新型城市化的“化”的关键措施是 ( )A. 激发商业活力B. 建设城市道路C. 强化专业培训D. 调整行政区划【
13、答案】14. A 15.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及其问题。【14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城市面积增长率始终大于0,说明城市面积始终呈增加趋势,且城市面积增长率总体高于城市人口增长率,说明城市土地浪费严重,A正确。【15题详解】由题目可知,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关键,所以实施新型城市化不能过度追逐城市化率,而要在“化”字上做文章,也就是说“化”是指对于人口素质的提高,C正确。其他选项都是城市合理规划问题,与人口素质无关。【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最近,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噪音地图。如图所示,假如此图为某城市噪音地图的
14、局部,图中曲线为等噪音量线(单位:分贝)。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6. 图中主要的噪声污染源可能是( )A. 采矿和伐木B. 建筑和娱乐业C. 网吧和歌厅D. 工厂和交通17. 图中A和B两处噪音量向外迅速减小最可能的原因是()A. 城市绿化带的作用B. 城市严格的噪声管理制度C. 修建隔音设施的结果D. 噪声声波传播过程中自然减弱【答案】16. D 17. A【解析】【分析】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传播,通常所说的噪声污染是指人为造成的【16题详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中显示A处的噪音污染呈块状,判断为建筑工
15、地或工厂等;B处噪音污染呈带状延伸,判断为交通干线。D正确。【17题详解】绿化带指的是在道路用地范围内,供绿化的条形地带,绿化带具有美化城市、消除司机视觉疲劳、净化环境、减少交通事故等作用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中A和B两处噪音量向外迅速减少,可能是由于有绿化带降低了噪音【点睛】本题以城市噪音地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环境污染的成因、过程及危害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8. 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 )A. 植被丰富B. 河网密布C. 雨热同期D. 市场广阔19. 近三十年来,东北稻米种
16、植界线不断向北推移,主要原因有 ( )气候变暖南水北调 劳动力向北迁移科技进步A. B. C. D. 20. 与东南沿海优势区相比,东北稻米优势区的特点有( )A. 科技水平低B. 小农经营C. 机械化水平高D. 单产高商品率低【答案】18. C 19. D 20.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18题详解】东北平原优势区、长江流域优势区、东南沿海优势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共同的区位条件是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C正确;植被丰富、河网密布对水稻种植影响不大,水稻种植业商品率低,市场影响小。故A、B、D错误。【19题详解】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成为水稻种植业的限制性
17、因素,气候变暖可以改变该地的热量条件,也可以通过农业技术革新,培育良种,增强其耐寒性,可适应热量不足的状况,从而可以促使稻米种植界线不断向北推移,故正确,D正确。【20题详解】与东南沿海优势区相比,东北稻米优势区的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东南沿海地区,以小农经营为主,机械化水平低,故C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下图中甲、乙、丙为世界三种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1. 乙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位于( )A. 亚洲印度恒河平原B.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C. 美国中部平原D.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2
18、2. 与乙农业地域类型相比,丙农业地域类型的显著特点是( )A. 市场适应性差B. 机械化程度高C. 商品率高D. 生产规模大【答案】21. D 22.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21题详解】乙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相当,且商品率高,与混合农业的特点相符,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为混合农业,D正确。【22题详解】丙畜牧业比重大,且商品率高,应为大牧场放牧业,乙丙两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都有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混合农业(乙)的生产更灵活,市场适应性强,A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新西兰是著名的乳畜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四校高一 2018 2019 年下 学期 期中 联考 地理试题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