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共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景观生态学(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生态学(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景观生态学第一章 绪论1、 景观概念:景观是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2、 景观的基本特征:1)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特征;2)景观是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3)景观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4)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5)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6)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相适应。3、 景观要素概念:景观是由异质生态系统组成的陆地空间镶嵌体,这些相互作用的、性质不同的生态系统统称为景观要素。4、 景观生态学概念: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
2、观生态学科。(景观生态学的创始人是德国的特罗尔)5、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景观结构;2)景观功能;3)景观动态;4)景观规划与管理。6、 景观生态学的特点:1)整体观和系统观;2)异质性和尺度性;3)综合性和宏观性;4)目的性和实践性。第二章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和原理7、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1)耗散结构与自组织理论;2)等级系统理论;3)空间异质性与景观格局;4)时空尺度;5)空间镶嵌与生态交错带;6)景观连接度与渗透理论;7)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8)复合种群理论与源汇模型。8、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1)景观的系统整体性原理和异质性原理;2)景观生态研究的尺度性原理;3)景观生态流
3、与空间再分配原理;4)景观结构镶嵌性原理;5)景观的文化性原理;6)景观演化的人类主导性原理;7)景观多重价值原理。9、 耗散结构概念:耗散结构就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包含有多组分、多层次的开放系统,在外间条件变化达到一定界值时,经“涨落”的触发,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10、 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1)系统必须处于远离热力学平衡的非线性区域;2)系统是开放系统;3)系统的不同要素之间必须有非线性相互作用,主要是负反馈机制的存在。11、 复杂性是等级系统的基本属性。(等级系统的目的:将复杂的系统简单化)12、 空间异质性概念: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景
4、观异质性概念:是景观尺度上景观要素组成和空间结构上的变异性和复杂性。13、 景观异质性的意义:1)它决定着景观的整体生产力、承载力、抗干扰能力、恢复能力,决定着景观的生物多样性;2)提高景观对干扰的扩散阻力,缓解某些灾害性干扰对景观稳定性的威胁,增加其稳定性。14、 尺度概念: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对所采用的时间和空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或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15、 尺度往往以粒度和幅度来表达。16、 尺度推移概念: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他尺度上的特征或者通过在多尺度上的研究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动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17、 尺度推移两种方式:尺度上推、尺度下推。18
5、、 景观生态学尺度是研究对象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测度,分别称为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两者都包含范围和分辨率两方面的意义。分辨率是研究对象时间和空间特征的最小单元。大尺度是较大空间范围内,较小的比例尺和较低的分辨率。小尺度是较小的空间范围内,较大的比例尺和较高的分辨率。19、 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斑块、廊道、本地。20、 景观连接度概念: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相互之间连续性的量度,它包括结构连接度和功能连接度。21、 岛屿效应: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中物种数量与岛屿面积之间的关系。 表达式:S=cAz22、 渗透理论概念:是研究临界越现象的,其最突出要点是当没媒介密度达到某一临界密度时渗透物能够从媒介材料
6、的一端到达另一端。23、 复合种群概念:是由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又有功能联系的2个或2个以上的亚种群组成的种群系统。24、 复合种群两个基本要点:一是亚种群频繁地从生境斑块中消失;二是亚种群之间有繁殖体或个体的交流,从而使复合种群在景观水平上表现出复合稳定性。第三章 景观形成因素25、 景观的形成因素: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干扰。26、 地貌概念:是指地球表面内外营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27、 内营力概念:也叫内力,是指地球内能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及地震等。28、 外营力概念:也叫外力,是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作用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
7、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作用力。29、 主要的岩石类型:花岗岩、砂砾岩和石灰岩、变质岩。30、 气候概念:是某一地域多年某一时段内的大气统计状况,即某一地方大气的温度、降水、气压、风、湿度等气象要素在较长时期内的平均值或统计量及其年周期波动。31、 热量和水分常作为气候区划的主要指标。32、 土壤概念:是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地球陆地的疏松表层。33、 植被概念:是指某个地区或整个地球表面所有生活植物的总体。(是景观基本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是景观生产力的基础,也是景观分类的重要依据。)34、 干扰概念:干扰是自然界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平静的中断,正常过程的扰动、阻碍;非连续的事件,
8、它破坏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结构,改变资源、养分的有效性或者改变物理环境。35、 干扰类型:1)干扰按其产生源可以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2)干扰按其发生范围分为小规模的细尺度干扰和大规模的粗尺度干扰;3)干扰按其功能分为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4)干扰按其性质分为破坏性干扰和增益性干扰;5)干扰按其传播特征分为局部干扰和跨边界干扰;6)干扰按其形成机制分为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和生物干扰。36、 干扰状况指标:干扰规模、干扰强度、干扰的频率和干扰的空间分布。37、 干扰的特点:1)多样性与多向性;2)干扰与景观异质性;3)干扰与景观破碎性;4)干扰与景观稳定性;5)景观格局和干扰状况的相应。38、
9、干扰与景观异质性的关系:干扰是景观异质性的重要来源,一般认为,低强度的干扰可以增加景观的异质性,中强度的干扰可维持最高的景观异质性,高强度的干扰会降低景观的异质性。第四章 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39、 景观结构概念:在景观生态学中一般将景观中景观要素的类型、分类属性及其数量关系特征称为景观结构。40、 景观空间格局概念:景观中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组合配置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称为景观空间格局。41、 景观结构模型中最著名的是斑块廊道本底模型,该模型将景观要素分为斑块、廊道和本底三种基本类型。42、 斑块概念:是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标区域,具有相对同质性,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实体。43、 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景观生态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