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4课《孔孟》教案(共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4课《孔孟》教案(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4课《孔孟》教案(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4课孔孟教案 孔 孟 黄仁宇 讲课人 张合银 讲课地点 高三 13 班 学习目标 1、 了解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差异及差异产生的根源; 2、 运用钻进去, 浮起来 的方式阅读课文。 3、 运用质疑思辨的方法读解文章。 学习重点 运用钻进去, 浮起来 的阅读方式读课文; 了解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根源。 学习难点 运用质疑思维的方法读解文章。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步: 浮起来 读课文 1、 快读第2-4段, 说明孔孟不相同的地方主要是哪些方面。 明确: 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 孔子坦荡悠闲,
2、轻松愉快, 孟子则凡事紧张; 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孟子则持性善论; 孔子对礼非常重视, 孟子则不大拘泥于礼。 2、 快读第第5段, 说明孔孟之间产生很多 不相同的地方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明确: 作者认为, 孔孟的不同, 主要是因为从孔子到孟子, 中国的局势起了很大的变化。 3、 分5-8和9-10两个阶段, 快读课文, 说明作者分析的局势变化主要是哪些方面变了 ? 明确: 礼 和战事 。 孔子处在春秋末期, 周礼还有一定的约束力, 战事尚未波及全民,战事的方式如同竞技, 还不足以造成社会全面的动荡。 因此, 孔子认为东周那样的社会秩序仍可恢复, 他提倡克己复礼, 正名, 复古。 孟子处在战
3、国前中期, 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厮杀,战争已有相当规模, 战事已经相当残酷, 社会全面动乱。 因此, 孟子认为出路在于改弦更张, 他 的种种主张都是突破礼 的约束的。 第二步: 钻进去 读课文 1、 读第2段: 孟子凡事紧张 。 紧张 一词含义是什么? 明确: 参照创新设计 第20页。 2、 读第3段: 虽为圣贤, 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 。 从这个话里怎么见出性恶来自先天 ? 明确: 参照创新设计 第20页。 3、 读第3段: 他又说观过, 斯知仁矣 , 好像这纠正错误, 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 虽系主动的, 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 由内外观察而产生 是什么意思? 明确: 由内外观察而
4、产生 的意思是既要观察他人之过, 又要观察自身之过, 观察过错之所以为过, 然后反向思维, 才能知道什么为仁 。 4、 读第4段: 齐宣王称病, 他也称病却始终不对副使谈及出使一事。 列举这些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明确: 列举这些例子是为了说明孟子对礼 不大重视, 在他看来, 周礼早已不复存在, 自己也不必拘守礼法。 5、 读第6段: 以前各小国各自为政, 里面主持国政的卿和大夫以及担任下级军官的士, 全部世袭, 一切都按成规。 这里所说的以前 指什么时期? 明确: 以前 指西周时期。 6、 读第8段: 针对这些条件, 孔子对当时的情形, 还没有完全失望。 表因果关系,用针对 一词是否恰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孔孟 人教版 高中语文 第五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