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基础工程监理细则(共21页).doc
《设备基础工程监理细则(共2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基础工程监理细则(共21页).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荆门四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设备基础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文件编码: 版本日期描述编制批准编制单位荆门四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专心-专注-专业目录一. 工程概况二. 编制依据三、工程特点四、监理工作流程五、监理工作的控制目标值及要点六、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一、 工程概况工程为见图纸说明。建设单位: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某某公司监督单位:中国石化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某某分站EPC总承包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荆门四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二、 编制依据1.图纸;2.监理规划3.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
2、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G101-1、25.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G101-36石油化工混凝土设备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SHT3510-20117.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三、工程特点1、石油化工装置设备基础的特点是高、重、大。其基础要考虑承受静、动荷载,因此基础受力复杂,对原材料、施工、验收要求高。应作为重要的分部工程进行监理。1、 设备基础各种沟槽、预埋地脚螺栓、预埋件、孔洞、套管多。要求位置准确,模板及支撑系统复杂、量大,浇筑混凝土困难。2、 设备基础混凝土体积大、设计一般要求一次浇筑,施工难度大。基于上述难点,监理工作应对原材料、施工技术方案及各项工程进行
3、严格把关。设备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是一个全过程的系统控制,根据工程实体形成的时间段,土建工程质量应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着手。特别需做好事前预控,及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在施工监理工作中对人、机、料、法、环五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控制。四、监理流程设备基础的监理实施流程包括进场材料质量控制程序框图分项工程检验批分项验收程序框图。1. 进场材料质量控制程序框图: 选定材料 承包单位同意使用监理工程师对外观及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查项目监理部不同意使用监理工程师对到场材料进行检查核对 检查不合格拒绝进场监理工程师 检查合格,准予进场监理工程师清除出场承包单位. 材料、构配件使用于指定部位承包单位2.分项工
4、程检验批、分项工程验收程序框图分项工程,自检、互检、专业检合格后报送1. 预、隐检记录;2检验批验收表;3. 分项工程验评记录;4. 质量控制资料。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修改重新申报在原表上签批不合格发出表监理工程师不合格进行分项工程验收(按规定进行试验抽验)专业监理工程师参加合格签认表专业监理工程师五、监理工作的控制目标值及要点施工质量的控制是一个全过程的系统控制过程,根据工程实体形成的时间段应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着手,特别要作好事前预控及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在施工监理工作中对人、机、料、法、环五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控制。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工程合格率100%。工程进度满足业主整体统筹控制
5、计划要求,并争取提前。1施工前期质量控制 1.1、认真审校图纸:校对基础尺寸、标高、平面位置及方位、预埋孔洞(槽)、预埋件、预埋地脚螺栓、套管的尺寸及标高、位置,理解设计意图,掌握设计要求。参加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会同各方把设计差错消除在施工之前。 1.2、认真审核施工方案:对设备基础要求承包单位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按规定的审批程序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必要时按建设部的相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并责成施工单位修改完善并再次按规定的程序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1. 3、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及人员资格进行审查:按施工合同及规范要求对施工单位的相关资质、管理人员资格证、特殊工种上岗人员资格(如:焊工、电工、架子工
6、)及机具的审验合格证进行核查。 1. 4、对构配件、材料复验。对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如:钢筋、水泥、砂、石、混凝土外加剂和构配件(如地脚螺栓)要检查出厂(场)合格证并按相关规定,经监理员见证取样送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复试。 1.5、坐标及高程控制。对施工单位测量放线后的成果独立进行复测。 1.6、验槽。设备基础作为一个分部工程其分项工程由基槽开挖,与地基处理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组成。各分项工程的控制级别及设计、业主、地勘、施工、监理在项目质量控制档中写明。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主要是依据施工图纸及施工验收规范对各分项工程及检验批工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监理工程
7、应按照先报审后后实施、先报验后施工的原则,严格工序间的交接检查。 加强对重要部位、关键工序、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认真复校承包商报送的分项、检验批工程资料。监理工程师对预埋件、地脚螺栓、埋管等、人工处理地基和桩基检测、土方开挖、基础交付安装(A)、基础防腐(A)、大体积混凝土养护(B和C)、钢筋制作和安装(B)、模板安装(B)、混凝土浇筑(B和C)二次灌浆(B和C)、基础验收(A和C)(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交接放线(B)、地基验槽(A)等相关要点进行巡检,会各方进行共检,必要时进行旁站。附:A、关键及重要控制点:参验人员为业主、质监、监理、施工单位代表。B、次要控制点:参验人员为监理、施工单位代表
8、。C、一般控制类:施工单位自检、监理人员抽查2.2基槽开挖及验收2.2.1设备基础应在地基和桩基工程验收合格后再施工,基槽验收应检查:(1)基础中心坐标、基坑的尺寸、地基表面标高和平整度;(2)地基的土质及地基处理情况;(3)桩位布置、桩顶标高、桩头质量和锚固钢筋;(4桩基验收报告和地基处理技术档。2.2.2基坑挖土应分层进行,高差不宜超过1m,挖出的土方堆置距基坑上口不小于1.5m。机械挖土时要保证坑内的地基土不受扰动,桩体不受损坏。土方开挖的工程质量标准应符合规范SH3510-2011的要求。2.2.3预制桩顶碎裂的混凝土必须全部凿除。灌注桩桩顶松散和含有泥土的砼必须全部凿除。2.2.4各
9、施工期间遇承台底面土质受冻,膨胀鼓起及灌注桩砼受冻时,应将受冻的土和砼全部清除。前期施工时应将桩头及坑底的松土、积水清除干净。2.2.5基坑表面不应用松填土找平,局部低于设计标高的低凹处,可用与基础垫层相同的材料找平或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2.2.6基础验收后,应及时进行施工。如长时间停顿基坑出现异常情况,应重新对基坑进行处理和验收。2.2.7基槽为隐蔽工程属A级控制点。监理工程师应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会同业主、设计、监理、地勘、施工单位代表共同进行检查验收。2. 3、模板工程2.3.1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及施工荷载。施工单位应根
10、据设计图纸的基础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并编制模板及其支撑系统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校,必要时施工单位要组织专家论证。2.3.2在浇筑砼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其允许偏差符合SH3507-2011的要求。2.3.3对相关专业需要的预埋件进行核对,当设备基础埋件数量和型号较多时,应要求施工单位编制预埋件安装图。2.3.4预埋件安装前,对钢板与锚固的钢筋的规格、尺寸和锚固的数量及焊接质量进行检查。大型埋件应检查是否已经调平,并按需设置排气孔。2.3.5在浇筑砼之前,应对预埋地脚螺栓、预埋件、预埋套管及预留孔洞的位置、标高、尺寸、垂直度进行复校,允许偏差符
11、合SH3510-2011的要求。2.3.6当采用钻孔浆锚地脚螺栓时应对螺栓的位置及垂直度按SH3510-2011的要求进行复校。2.3.7模板安装和浇筑砼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时,应按技术方案及时处理。2.4、钢筋工程2.4.1当钢筋工程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着不正常时,应要求施工单位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2.4.2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GB50204-2011的要求。2.4.3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作具体要求时,应符合规范要求。2.4.4在施工现场,应按图纸和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
12、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由监理工程师抽取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2.4.5动力设备基础受冲击力较大的部位,钢筋连接不应采取焊接接头。2.4.6框架式设备基础的梁柱交接节点处的预埋螺栓与钢筋碰撞时,首先应保证螺栓安装位置正确,否则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2.4.7梁或柱的箍筋弯钩迭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梁箍筋弯钩迭合处应间隔地放在两根架立筋上,柱箍筋弯钩迭合处相应地放在四角主筋上,梁、柱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弯钩应做成135。2.4.8基础钢筋有上、下两层网件时,上层钢筋网片的定位钢筋取用钢筋、型钢制作支架。2.4.9钢筋的混
13、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执行,允许偏差要符合规范要求。2.4.10钢筋工程为隐蔽工程属于A级控制点,在浇筑砼之前,应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会同质监、业主、施工单位代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2.5砼工程2.5.1基础在浇筑砼之前,应对轴线、标高和方位、模板和钢筋、预埋地脚螺栓、预埋孔模、预埋件和金属支架等进行检查。2.5.2砼应有配合比试验报告。监理工程师应在现场抽查砼坍落度是否符合实验报告要求。2.5.3同一基础砼应用同一工厂生产的同品牌、同强度等级水泥。2.5.4钢筋砼中禁止加入含氯盐的外加剂。2.5.5浇筑砼时,应搭设操作平台,不得站在钢筋处操作。2.
14、5.6砼施工时应使用预拌砼。2.5.7大体积砼施工时,基础内外温差不应超过25,监理工程师在审校施工方案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建议施工单位采取适用的降温防裂措施。2.5.8地脚螺栓、预埋件、预埋孔模、预埋管附件的砼必须振捣密实,避免碰撞,施工过程应检查位移偏差。2.5.9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内开始覆盖和浇水养护,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湿润状态为宜,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时,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对大体积砼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技术方案采用控温措施。2.5.10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的试块留置应符合SH3510-2011的要求。2.5.11砼浇筑过程应由监理员进行旁站并做好
15、记录。2.5.12设备基础的工程质量应符合SH3510-2011的要求。2.5.13砼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质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基础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验收。2.5.14设备基础的外观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基础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监理工程师应重新检查验收。设备基础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经监理工程师重新验收。2.5.15设备基础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
16、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影响的严重程度按规范SH3510-2011的要求确定。2,5,16有防腐要求的设备基础其防腐材料品种、规格及涂敷遍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经监理工程师验收。2.6、砼施工缝留置2.6.1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不应留施工缝,当必须留置时应征设计同意。2.6.2设备基础留置施工缝应留成水平或垂直缝,不应留斜缝。2.6.3水平施工缝通常留在基础底板的上表面处,或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2.6.4桩承台的垂直缝应留在相邻两桩中间1/3范围内。2.6.5基础悬臂部分以及被孔洞减弱的部位,严禁留置施工缝。2.7、二次灌浆2.7.1设备基础
17、灌浆前应办理中间交接手续,除设计图纸另有规定外,基础的顶部应有二次灌浆余量,一般基础的顶部灌浆余量为30mm,大型机组和塔类设备基础的顶部灌浆余量为50mm。2.7.2基础灌浆前,应对基础如下处理:(1)灌浆处的基础表面应凿成床面,在100100mm面积内有35个麻点为宜,也可在基础混凝土初凝时,对表面进行拉毛处理;(2) 被油玷污的混凝土应凿除;(3)用水将基表面冲洗干净,保持湿润不少于24h,灌浆前1h应吸干积水;(4)清除预留孔中的杂物、积水;(5)地脚螺栓预留孔的灌浆工作必须在设备初找正后进行,地脚螺栓预留孔灌浆必须一次灌满到基础面并捣固密实,捣固时应防止设备产生位移。(6)设备底座下
18、二次灌浆应在设备最终找正、找平后24h内进行,二次灌浆必须一次完成,不得分层灌注。(7) 灌浆用的细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比基础砼提高一级,水泥砂浆强度不低于10MPa。当砼需要早强时,可掺入不含有氯盐的早强剂。(8)二次灌浆前应安装外模板,设备底座应埋入二次灌浆层深度应不少于10mm。8.2.9灌浆用料必须现配现用,并制作试块。基础表面压实抹光,并及时浇水养护。(10)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灌浆养护期间,应采取保温或防冻措施。2.8、基础沉降观测2.8.1设备基础的沉降观测点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按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的要求。2.8.2沉降观测时间,如设计无要求,
19、应符合下列规定。(1)砼浇筑完成,模板拆除后,(2)设备安装前(3)设备安装完毕后(4)设备水压试验过程中(5)设备水压试验放水后或单机试车完毕(6)如遇特殊情况,应增加观测次数2.9、基础交付设备安装时,砼强度符合下列要求2.9.1块体式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5%;2.9.2框架式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80%;2.9.3塔类式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100%;2.9.4紧固地脚螺栓时,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2.9.5基础交付安装前,标出轴线和标高,并注明标高数值;2.9.6监理工程师应会同各方进行基础交接验收。3、事后质量控制3.1设备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备 基础 工程 监理 细则 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