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设计基础(共4页).docx





《色彩设计基础(共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彩设计基础(共4页).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色彩设计基础第一章 色彩眼光同化联想形成视觉像对象(物)脑视觉过程:透射反射第二章 色彩理论知识第一节 色彩物理学一、 光与色现代物理学证明,光和无线电波、X射线等一样都属于电磁波。色彩是由光刺激眼睛而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光是其发生的原因,色是其感受的结果。1、 光谱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剑桥大学实验室把太阳光从一小缝引进暗室,通过三棱镜之后,在荧幕上形成美丽的彩带,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分解,形成的彩带即光谱,直到这时,人们才发现了光彩的成因,揭示了光色原理。 光谱现象的出现,说明太阳光是由光谱中的色组成的。光从空气透过三棱镜再到空
2、气,在不同的介质中产生俩次折射,由于光波的长短不同,三棱镜各部位的厚薄不同引起的透过时差,将太阳光分为七色。如果在光线分散的途中加一块凸透镜,将分散的光线集中,集中的点又为白色。经三棱镜分解的任意一个色光再经三棱镜就不能分解,荧幕上仍为原来的色光。含有红橙黄绿蓝靛紫所有波长的色光叫全色光。含有俩种以上的波长的色光叫复色光,含有一种波长的色光的叫单色光。2、 可见光与不可见光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形成光谱,是人类所能看见的光的范围,从380-760(纳米)。肉眼所能看见的光叫做可见光。红波的波长最长,折射率最小,紫色光的波长最短,折射率最大。在光谱的范围的俩端,380纳米以外是紫外线,X光线、伽马线等
3、,780纳米以外是红外线、电波等,都是人类眼睛看不见的光,为不可见光,必须用仪器才能观测。光线的物理性质,跟振幅与波长有密切关系,振幅的大小产生明暗的差别,波长的长短产生色相的差别,波长越长越偏向红色,波长越短越偏向蓝紫色,红外线是产生温暖的热线,紫外线可是皮肤晒黑,X光线可以透过物体(金属除外),其他射线具有辐射作用。肉眼所能看见的光谱,在光线中只占很小一部分,人眼最佳明视范围是光波波长在400-700纳米之间,不同的波长给人不同的感觉,下面为颜色与波长范围:颜色波长范围红760nm-622nm橙622nm-597nm黄597nm-577nm绿577nm-492nm蓝492nm-455nm紫
4、455nm-380nm二、 光源色各种光源发出的光,由于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为光源色。1、 光源宇宙间凡是能自行发光的物体都是光源,如太阳、恒星、流星及物体碰撞产生的火花,各种灯光、火光、激光等。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大的光源。由于物体色根据照射光源的性质而发生变化,为了色彩的调配及应用,在国际上规定了三种常用的标准光源形式。A光源,由白炽灯代表晚上的光;B光源,及太阳光;C光源及有太阳光时所特有的蓝天的昼光,也就是稍带蓝味的白光,是最为常用的光源。2、 亮度亮度及发光或反光使人眼睛感到的明亮程度。亮度的表示标准有俩个:一个是光亮(物理量),另一个是感觉亮度的程
5、度(心理量)。对应这俩个标准,衡量亮度的就是心理物理量。衡量照明亮度的心理物理量可以用照度和辉度来表示。照度表示的是一定面积光照的亮度,与光源的距离成反比。辉度表示的是一定面积内反射的亮度大小。根据环境的不同,其值会发生变化。亮度高的墙壁辉度也高。亮度和辉度的值都可以用仪器来测定。通过参考测量值就可以在设计的时候把握整体及局部的亮度。3、 色温光源的温差造成了色彩上的差异,光源温度低就会偏红,温度高就会偏蓝,这种光源的温度称为色温。色温越高光越偏冷,色温越低光越偏暖。灯泡发出的光根据其材质,色温有所不同,白炽灯的光色偏暖;荧光灯的光色接近日光,是白色光;水银灯的光色偏绿;纳蒸汽灯光为橘黄色。即
6、使是同种类的光,观察方式不同,其色温也相异。三、 物体色物体色是光源色经不发光物体的吸收、反射、透射等现象反映到视觉中的色光感觉,如平时所看到的颜料,染料的色彩、动植物的色彩,服装、建筑的色彩,有机玻璃的色彩,宇宙万物的色彩等我们把这种本身不发光的色彩统称为物体色。物体色决定颜色的性质非常复杂,基本上有以下几点:物体分子结构 物体的性质 光线的性质 物体表面性质,如光滑、粗糙等影响光的折射、反射、透过程度。 观 看时的心情因素。1、 表面色物体接受光线照射后,吸收部分光线的颜色,将其余部分光线的颜色反射出来。我们眼睛所感受到的颜色正好是反射出来的光线颜色,如红苹果表皮,主要反射红色波长的光线,
7、其他波长的光线被吸收,产生红色的感觉。这种色彩现象称为表面色。2、 透过色某些物体本身的结构呈现透明的晶体形式,如玻璃,水晶,各种宝石、有机玻璃等。如将所有的波长光线全部通过,该透明物体就是无色透明的。如只通过红色波长的光线,则该透明晶体就是红色的。透明物质本身可以滤掉一些光线的色彩而呈现出透射及反射的色光来,经由视觉感觉,它的透过光及本身的反射光的颜色相同,其他的颜色被滤掉,这种现象被称为透过色。3、 固有色由于每一物体对各波长都具有选择性吸收、反射与透射等特殊功能,所以,他们在相同条件下 (如光源、距离、环境等因素)下具有相对不变的色彩差别。人们习惯将阳光下物体呈现的效果总和称之为物体的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色彩 设计 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