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课程设计说明书(共1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离合器课程设计说明书(共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合器课程设计说明书(共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1. 序言- 22. 设计任务及结构方案的分析- 22.1 设计任务- 22.2 结构方案分析- 23. 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和优化- 43.1 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43.2 离合器基本参数的优化- 54. 膜片弹簧的设计- 74.1 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曲线- 84.2 膜片弹簧的基本参数的选择- 134.3 强度校核- 134.4 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 135. 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的设计- 155.1 离合器盖的设计- 155.2 压盘的设计- 166. 小结- 177. 参考文献- 188. 文献检索摘要- 18WUT0601-80型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
2、盖及压盘总成设计1 序言对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中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的,它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的总成。目前,各种汽车广泛采用的摩擦离合器是一种依靠主从动部分之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装置。它主要包括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等四部分。离合器的功用主要的功用是切断和实现发动机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保证汽车起步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地接合,确保汽车平稳起步;在换档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档齿轮之间的冲击;在工作中受到较大的动载荷时,能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转矩,以防止传动系各零件因过载而损坏;有效地降低传动系中的振动和噪声。2 设
3、计任务及结构方案的分析2.1 设计任务根据任务书要求,本设计题目: 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本设计离合器所适用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为:最大转矩为Nemax=62Nm, 额定转速为4500r/min。选取参考车型:比亚迪福莱尔7081 BD主要技术参数:整备质量 720kg 总质量 1020kg主减速比 ;变速器一档传动比 ;轮胎型号轮胎 155/65 R132.2 结构方案分析2.2.1 从动盘数的选择对乘用车和最大质量小于6t的商用车而言,发动机的最大转矩一般不大,在布置尺寸容许条件下,离合器通常只设有一片从动盘。单片离合器的结构简单,轴向尺寸紧凑,散热良好,维修调整方便,从动部分转
4、动惯量小,在使用时能保证分离彻底,采用轴向有弹性的从动盘可保证结合平顺。本设计的参考车型为微型轿车,发动机最大转矩较小,要求结构布置紧凑,故选用单片离合器。2.1.2 膜片弹簧的支撑形式这里采用了支承环的支承形式,即将膜片弹簧的大端支承在支撑环上。2.1.3 压盘传力结构的选择由于传统的凸台式连接方式、键式连接方式、销式连接方式存在传力处之间有间隙,在传力开始的瞬间,将产生冲击和噪声。且易华东磨损,传动效率较低。故本设计采用已被广泛使用的传动片传动方式,不但消除了以上缺点,还简化了压盘结构,有利于压盘的定中。另选用膜片弹簧作为压紧弹簧时,在压盘上铸有一圈凸起以供支承膜片弹簧。3 离合器主要参数
5、的选择和优化3.1 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3.1.1 后备系数后备系数是离合器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离合器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的可靠程度。在选择时,应考虑摩擦片在使用中的磨损后离合器仍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防止离合器滑磨时间过长、防止传动系过载以及操纵轻便等因素。由于所设计的离合器为膜片弹簧离合器,在使用过程中其摩擦片的磨损工作压力几乎不会变小(开始时还有些增加);乘用车的后备功率比较大,使用条件较好;加之考虑到参考车型为微型车,结构紧凑,要求离合器尺寸较小;同时为减少传动系过载,保证操纵轻便,故宜取较小值,取1.20。3.1.2 初选摩擦片外径、内径、厚度摩擦片外径是离合器的重要参
6、数,它对离合器的轮廓尺寸、质量和使用寿命有决定性的影响。按照离合器结构布置和飞轮尺寸,先初选摩擦片外径。根据汽车设计【1】式2-9,经验公式=对于乘用车,=14.6,则=而且为了保证扭转减震器的安装,摩擦片内径d必须大于减震器弹簧位置直径2Ro约50mm根据汽车离合器【2】表2-1离合器摩擦片尺寸系列和参数标准,最后选定摩擦片尺寸为:摩擦片外径=200mm, 内径=140mm,c=摩擦片厚度=3.5mm ,单面面积=160。3.1.3 单位压力单位压力 决定了摩擦表面的耐磨性,对离合器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选取时应考虑离合器的工作条件、发动机后备功率的大小、摩擦片尺寸、材料及其质量和后
7、备系数等因素。根据汽车离合器【2】表3.2.1可知,对于乘用车,以有机材料为摩擦片基础,当D230mm时,则1.18/Mpa;当D230mm时,则0.25Mpa。由于D200mm,故取0.25Mpa。根据汽车设计【1】表22可知,当摩擦片材料选择粉末冶金材料时,0.15Mpa + 50 mm。对于选取的摩擦片Ro。对于摩擦片内径d=140mm,符合优化条件。3.2.3.5 单位压力P0为降低离合器滑磨时的热负荷,防止摩擦片损伤,选取单位压力的最大范围为0.150.35Mpa,由于已确定单位压力0.25Mpa,在规定范围内,故满足要求。3.2.3.6 单位摩擦面积滑磨功为减少汽车起步时离合器的滑
8、磨,防止摩擦片表面温度过高而发生烧伤,离合器每一次接合的单位摩擦面积滑磨功应小于其许用值。汽车起步时离合器接合一次产生的总滑磨功为,将参考车型的相关数据带入下式,计算可得式中,为汽车总质量(kg);为轮胎滚动半径(m);为汽车起步时所用变速器档位的传动比;为主减速器传动比;为发动机转速(r/min);乘用车取4500 r/min。单位摩擦面积滑磨功故满足要求。4 膜片弹簧的设计4.1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曲线图4-1 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曲线假设膜片弹簧在承载过程中,其子断面刚性地绕此断面上的某中性点转动。设通过支承环和压盘加载膜片弹簧上地载荷(N)集中在支承点处,加载点间的相对轴向变形为(mm),
9、则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如下式表示:式中,E-弹性模量,钢材料取E=2.1Mpa; b-泊松比,钢材料取b=0.3; R-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大端半径,mm ; r-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小端半径,mm ; -压盘加载点半径,mm ; -支承环加载点半径,mm; H-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内截锥高度,mm ;h-膜片弹簧钢板厚度,mm 。4.2 膜片弹簧的基本参数的选择4.2.1 比值和的选择为了保证离合器压紧力变化不大和操纵轻便,汽车离合器用膜片弹簧的一般为1.52.0,板厚为24mm。故初选h =2mm, =3.2mm。4.2.2 比值和R、r的选择越大,弹簧材料利用率越低,弹簧越硬,弹性特性曲受直径误
10、差的影响越大,且应力越高。根据结构布置和压紧力的要求。一般为1.201.35 。为使摩擦片上的压力分布较均匀,拉式膜片弹簧的r值宜为大于或等于。摩擦片平均半径=,为满足r=85mm,故取故取r=90mm,另取R=108mm。4.2.3 的选择膜片弹簧自由状态下圆锥角与内截锥高度H关系密切,一般在915范围内。,满足要求。4.2.4 分离指数目的选取分离指数目常取18,大尺寸膜片弹簧可取24,小尺寸膜片弹簧可取12 。本设计中,取分离指数目。4.2.5 膜片弹簧小端内半径 及分离轴承作用半径的确定膜片弹簧小端内半径由离合器的结构决定,其最小值应大于变速器第一轴花键的外径,但同时应协调配合分离轴承
11、的尺寸。膜片弹簧小端内半径 =30mm ;分离轴承作用半径 32mm 4.2.6 切槽宽度、及半径根据要求,= 3.23.5 mm,= 910 mm,的取值应满足。取 3.2mm, =9.0mm, =80,则=90-80=10mm=9.0mm,满足设计要求。4.2.7 压盘加载点半径 和支承环加载点半径 的确定对于拉式膜片弹簧,根据要求:压盘加载点半径应略大于,且尽量接近;支承环加载点应略小于且尽量接近。故取 92mm, 105mm。4.2.8 膜片弹簧工作点位置的选择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特性曲线的绘制,程序如下:function fun() x1=0:0.2:6;%x1为膜片弹簧在压盘接
12、触点处的轴向变形E=2.1*105;%弹性模量(Mpa)b=0.3;%泊松比R=108;%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大端半径(mm)r=90;%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小端半径(mm)H=3.2;%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内截锥高度(mm)h=2;%膜片弹簧钢板厚度(mm)R1=105;%压盘加载点半径(mm)r1=92;%支承环加载点半径(mm)P1=(pi*E*h*x1/(6*(1-b2)*log(R/r)/(R1-r1)2).*(H-x1*(R-r)/(R1-r1).*(H-(x1/2)*(R-r)/(R1-r1)+h2);%以下用于绘图clfplot(x1,P1,-b); axis(0,4,0,4000)
13、;%设置坐标hold onhold off,grid onxlabel(变形x1/mm)ylabel(工作压力F1/N)title(F1-x1特性曲线)图形如下:图4-2 膜片弹簧特性曲线4.2.8.1 M点、N点的确定确定膜片弹簧的工作点位置,程序如下:function fun() x1=0:0.2:6;%x1为膜片弹簧在压盘接触点处的轴向变形E=2.1*105;%弹性模量(Mpa)b=0.3;%泊松比R=108;%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大端半径(mm)r=90;%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小端半径(mm)H=3.2;%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内截锥高度(mm)h=2;%膜片弹簧钢板厚度(mm)R1=105;
14、%压盘加载点半径(mm)r1=92;%支承环加载点半径(mm)P1=(pi*E*h*x1/(6*(1-b2)*log(R/r)/(R1-r1)2).*(H-x1*(R-r)/(R1-r1).*(H-(x1/2)*(R-r)/(R1-r1)+h2);%以下用于绘图clfplot(x1,P1,-b); axis(0,4,0,4000);%设置坐标hold onhold off,grid onxlabel(变形x1/mm)ylabel(工作压力F1/N)title(F1-x1特性曲线)zoom outx,y=ginput(1)x,y=ginput(1)输出结果为: x=1.6521y=2.538+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离合器 课程设计 说明书 1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