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蜀中学级初一下半期考试语文试卷(共7页).doc





《重庆巴蜀中学级初一下半期考试语文试卷(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巴蜀中学级初一下半期考试语文试卷(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重庆市巴蜀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半期考试初2012级(一下)语文试题卷命题人:熊 渝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A盔甲(ku)讪笑(sn)骊歌(l )阴霾(mi )B脑髓(su) 真谛(d ) 辐射(f ) 遗孀(shung)C木屐(j ) 脐带(j)哽咽(gn )脸颊(ji )D抽搐(ch) 祈祷(q )砭骨(pin)衣襟(jng )2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消蚀 告磬 姗姗来迟 怏怏不乐B屏嶂 凛冽 耀
2、武洋威 人生鼎沸C狂澜 遮敝 语无伦次 忧心忡忡D羸弱 癫狂 芸芸众生 毛骨悚然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A这片人迹罕至的滩泽,除有几只大鸟在空中飞过,再无任何声息。B洪水虽然来势汹汹,但我们的抗洪工程安然无恙。C我们的革命,纵然一时失败,但还是可以卷土重来。D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精疲力竭、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快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B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C阅读文学名著,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D这
3、次班干会议对于节约用水用电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二)综合性实践活动你校响应重庆教育局“营造书香校园”的号召,准备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假如你参与了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5请你阅读下面的“相关链接”,然后说说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说出两点即可)(4分)相关链接:图书漂流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欧洲的一种好书共享方式。不用借书证,不用付押金,也没有借阅期限,书友在自己书的扉页上贴上“漂流”的特定标签,然后投放到公共场合,拾取的人阅读后按标签提示,再把该书投放到公共场合,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一本书以随机的方式被素不相识的人传阅,让志趣相投者可能因此结为好友。_6你的朋友想在他的书的扉页上
4、写几句话,他已写了两句,请你再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且话题统一。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_,_。(2分)7学校准备于5月10日下午在学校操场举行“图书漂流”活动开启仪式,由你代表学校去邀请此次活动发起人李教授来参加本次活动,请你把对李教授说的话写出来。(3分)_8为了让“图书漂流”活动能正常、持久地进行下去,请你为“图书漂流标签”设计一句温馨的提示语。(3分)_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10分)9默写填空(1)_,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2)峨眉山月半轮秋,_。(李白峨眉山月歌)(3)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
5、入京使)(4)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竹里馆里写夜深人静,明月相伴。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的诗句是_,_。(6)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跃一道道关口的诗句是_,_。(7)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伤仲永,回答1013题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6、。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未尝识书具_ (2)父利其然也_(3)稍稍宾客其父_ (4)贤于材人远矣_11翻译句子(4分)(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2)不能称前时之闻_12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本文通过
7、方仲永这一实例说明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给人以深长的思考。B “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C本文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叙述了方仲永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一气贯通又层次分明。D本文语言平实而又不乏感情色彩,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嘲笑之情。13你认为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看待个人天赋与成才的关系。(4分)_三、现代文阅读(46分)(一)阅读社戏选段回答1417题(14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
8、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
9、,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14给以上文字拟一个四字标题: _ 。(3分)15作者巧用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文段中“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与下文 “ ”相照应;“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与下文“ ”照应。(4分)16第段中加点的描写小朋友们撑船的动词,有什么作用?(3分)_17联系全文,你认为此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哪些方面表现了这种心情?(4分)_(二)阅读树屋完成1820题(13分)我是一名充满热情的花匠,常在克里夫兰植物园义务帮工。那并不是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工作,但我认为那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那一年,我们决定为孩子们建造一个小花园。
10、 我们公开向孩子们发出呼吁,请他们帮助设计花园。包括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祖父母在内的100多人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在地上铺好了一卷厚厚的不透水的绘画纸,放置了一大堆各种颜色的蜡笔,我请孩子们在画纸上画出他们心中最向往的花园,同时也提醒他们别忘了把自己也画进去。 孩子们趴在地板上,专心地画了起来。一幅令人眼花缭乱、色彩斑斓的壁画式图画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图上充满了苹果树、小溪、葡萄架、巨大的南瓜、奇异的石块、稻草人、玉米、色彩鲜艳的花簇;孩子们还画上了黑熊、小鹿、浣熊、小兔子、彩虹、池塘、向日葵、青蛙,以及更多想象不到的东西。 一个名叫艾伦的8岁男孩来得较晚,他是一个脑瘫患者,坐在轮椅上。“艾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 中学 初一 下半期 考试 语文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