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设项目财务评价报告(共20页).doc





《课设项目财务评价报告(共2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设项目财务评价报告(共20页).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某新建P产品生产项目财务评价报告1 背景资料该项目已经完成市场预测;项目所需原材料、燃料动力等供应条件的评估;确定了项目的工程技术方案,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方案、环境保护方案以及节水节能方案;完成了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培训;确定了项目实施规划以及资金的筹措方案等工作。本项目财务评价的编制依据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的技术方案、产品方案、建设条件、建设工期、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国家现行财税政策、会计制度与相关法规。2基础数据 2.1 建设规模该项目正常生产年份年产P产品58万t。 2.2实施进度及计算期该项目拟三年建成,第四年投产,投产当年生产负荷达到设
2、计生产能力75%,第二年达到90%,以后各年均达到100%,生产期按16年计算,计算期为19年。 2.3 评价参数设基准收益率为10%;投资人要求的自有资金收益率为12%;行业平均总投资收益率为12%;行业平均自由资金净利润率为11%;基准投资回收期为14年。财务分析可分为融资前分析和融资后分析,融资前分析应以动态分析(折现现金流量分析)为主,静态分析(非折现现金流量分析)为辅。本项目已完成融资前分析,结论满足要求。3产品成本与效益估算 3.1 投资估算 3.1.1 建设投资估算 (1)建设投资建设投资构成,主要有项目的全部静态投资和动态投资组成,静态投资中工程费用5503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
3、费用6020万元,其他及静态投资待定计算,建设投资(静态投资部分)在建设其平均投入。(2)预备费基本预备费率5%,涨价预备费率6%各年基本预备费=(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率 =(55032+6020)5%=3052.60(万元)涨价预备费预备费的计算参数为全部的静态投资,即为项目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基本预备费之和。 于是,项目的涨价预备费计算公式为:(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各年基本预备费)/3(1+基本预备费率)-1)计算如下:第一年涨价预备费: (55032+6020+1282.09)(1+6%)-1)/3=1282.10万元;第二年涨价预备费: (55032+
4、6020+3052.60)(1+6%)2-1)/3=2641.11万元;第三年涨价预备费 : (55032+6020+3052.60)(1+6%)3-1)/3=4081.67万元;总涨价预备费:总涨价预备费=第一年涨价预备费+第二年涨价预备费+第三年涨价预备费 =1282.10+2641.11+4081.67=8004.87万元。由于项目总投资为80120.42万元,项目自有资金仅为项目总投资的45%,即34256.01万元,不足以满足项目投资的资金需要,于是,其余资金将由建设银行借款取得,借款额为41868.46万元,借款资金将在项目建设期内(前三年)内均衡投入。已知银行的长期借款利率为i=
5、6.15%,计划建设期贷款在第一年年末开始投入,一直到第三年年末,每年均衡发放,每年发放贷款额为13956.15万元。建设投资(不含息)剩下的部分作为流动资金。 建设期贷款均衡发放的情况,所贷款额按照一半计算利息。公式为: Qi=(Pi-1+Ai/2)*i Qi-建设期第i年的利息; Pi-1-建设期第i-1年借款本息累计; Ai-建设期第i年借款额; i-借款年利率。 则有:第一年借款利息: Q1=(P1-1+A1/2)*i=( 0+13956.15/2)6.15%=429.15(万元)第一年借款本息和: P1=(A1+Q1)=13956.15+429.15=14385.30(万元) 第二年
6、借款利息: Q2=(P1+A2/2)*i=(14385.30+13956.15/2)6.15%=1313.85(万元)第二年借款本息和: P2=(A2+Q2)=13956.15+1313.85=29655.31(万元) 第二年借款利息: Q3=(P2+A3/2)*i=(29655.31+13956.15/2)6.15%=2252.95(万元) 第二年借款本息和: P3=(A3+Q3)=13956.15+2252.95=45864.41 (万元) 所以,建设投资(不含息)=55032+6020+3052.60+8004.87= 72109.47(万元)建设总投资(含息)=55032+6020+3
7、052.60+8004.87+429.15+1313.85+2252.95=76105.42(万元) 则流动资金额为:80120.42-76105.42=4015.00(万元) 3.1.2 资产的形成项目投入资金在项目建成后形成项目的资产,在竣工结算阶段,根据有关规定,具体核算新增资产的类型;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认为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和建设期利息在项目交付使用后形成固定资产,预备费一般也按形成固定资产考虑;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将根据具体的费用项目构成分别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流动资金一般形成项目的流动资产。此外,固定资产残值将在项目的计算期最后一年(第19
8、年)年末收回。本设计任务中,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形成,项目建设投资(包括建设期利息)固定资产形成率92%,其余的8%中,无形资产占5%,其他资产占3%。本项目中,资产计算如下:固定资产: =建设投资92%=80120.4292%=73710.79(万元)无形资产: =建设总投资5%= 80120.425%=4006.02(万元)其他资产: =建设总投资3%= 80120.423%= 2403.61(万元) 3.1.3 流动资金估算建设期的流动资金为零,正常生产年份的流动资金需要量为4015万元,按生产负荷投入,由上可知流动资金来源于资本金的余额。按照预定计划,分别将流动资金按生产负荷
9、投入生产经营期的第4、5、6年中,流动资金在项目投入运营期内可以缓解项目资金不足的压力,加速资金周转,一定程度上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流动资金最终在项目的计算期最后一年(第19年)一并收回,且无损失。 3.2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方案 3.2.1 投资计划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国内借款,其中,该项目的自有资金占项目总投资(不含借款利息)的45%,资金缺口由建设银行贷款解决,贷款利率为6.15%。依据投资计划安排资金筹措计划。由上可知,在生产经营期,流动资金于第4到第6年投入。其中第4年的流动资金投入占流动资金的75%;第五年的投入流动资金占流动资金的15%;第五年的投入流动资金占流动资金的
10、10%。 3.2.2 资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为80120.42万元,其中建设期利息为3995.95万元。建设投资(不含息)为72109.47万元。其中,项目资本金占34256.01万元,银行长期借款占41868.46万元。(长期借款利率i=6.15%)通过计算得知,流动资金总投入为4015万元。而其中,第4年投入3011.25万元,第5年年投入为602.25万元,第6年年投入为401.50万元,资本金于项目建设期第1、2、3年投入,分别为第1年投入8694.14万元,第2年投入10053.16万元,第3年投入为11493.72万元。详见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附表7、借款还本付息估算附表4和5(建设
11、期利息的计算)。 3.3 成本估算 3.3.1 折旧和摊销折旧费(详见附表9)固定资产折旧是指项目资金投入(除流动资金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外)形成的固定资产在项目寿命期内因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或服务中去得那部分资产的价值,本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按平均年限法计算,其中折旧年限为16年,资产预计净残值率为10%,则计算有: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73710.79(1-10%)/16=4146.23(万元)摊销费(详见附表10) 无形资产按10年摊销 无形资产年摊销额=无形资产原值摊销年限 =4006.02/10=400.60(万元) 其他资产按8年摊销 年摊销
12、额=其他资产原值摊销年限 =2403.41/8=300.45(万元) 摊销总额(前4-12年)生产经营期年摊销总额=无形资产年摊销额+其他资产年摊销额 =400.60+300.45 =701.05(万元)(后13-14年)生产经营期年摊销总额=无形资产年摊销额+其他资产年摊销额 =0+400.60 =400.60(万元) 3.3.2借款还本付息已知项目建设期为3年,银行长期借款在前三年年末均衡分别投入,由相关财务法规和通则可设定项目借款的还款年预计为3-5年,本项目取还款年为5年按照等额还本付息偿还的方法进行还本付息,还款资金来源为项目期末每期期末的未分配利润、折旧和摊销费,项目生产经营期共1
13、6(项目计算期第4-19年)年,还本付息从生产经营期的第1年(项目计算期第4年)一直到第5年(项目计算期第8年),经营期第8年时恰好将借款的本金和付息全部还完,为项目减少债务压力。等额还本付息的计算方法为:A=IC*(A/P,i,n) 其中:A-表示每年还本付息额 Ic-表示还款年年初的借款本息和 i -表示借款的年利率 n -表示预定的还款期限 由建设期利息估算表可知:第4年年初借款的本息和为: Ic=45864.41万元3年的等额还本付息额为:A=IC*(A/P,i,n) =45864.41*(A/P,6.15%,5) =10932.51(万元)则: 第4年还息:I4=45864.41*6
14、.15%=2820.66(万元) 第4年还本:P4=10932.51-2820.66=8111.85(万元) 第4年年末本息余额:P44=45864.41-811.85=37752.56(万元) 第5年还息:I5= 37752.56*6.15%= 2321.78(万元) 第5年还本:P5=10932.51- 2321.78=8610.73(万元) 第5年年末本息余额:P55=37752.56-8610.73=29141.83(万元) 第6年还息:I6=29141.83 *6.15%=1792.22(万元) 第6年还本:P6=10932.51-1792.22=9140.29(万元) 第6年年末本
15、息余额:P66=29141.83-9140.29=20001.54(万元) 第7年还息:I7=20001.54*6.15%=1230.09(万元) 第7年还本:P7=10932.51-1230.09=9702.42(万元) 第7年年末本息余额:P77= 20001.54-9702.42=10299.12(万元) 第8年还息:I8=10299.12*6.15%=633.40(万元) 第8年还本:P8=10932.51-633.40 =10299.12(万元) 第8年年末本息余额:P88=10299.12 - 10299.12=0(万元) 3.3.3 经营成本经营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项目生产经营
16、期4-19年)由于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实际发生的现金流出。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或 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其他费用其中,外购原材料=外购原材料费用进项税=5960-866=5094(万元) 燃料和动力费=燃料和动力费进项税=2042297=1745(万元) 工资及福利费=1755(1+14% )=2000.70(万元)由于第四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75%,第五年达到90%。所以第四、五年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需乘以80%。 3.3.4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 是指在一定生产规模限度内不随产品产量而变动的费用。固定成本=折旧费+摊销费
17、+工资及福利费+修理及其他费用经计算项目的固定成本总额为:.35万元可变成本 是指产品成本中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 可变成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 经计算项目的可变成本总额为:.96万元 3.3.5总成本总成本费用是指在运营期内为生产出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它不仅包括当期直接发生的成本费用,即付现成本,如工资和原材料等;还包括以前发生需要在多个会计期间分摊的费用,即费付现成本,如折旧和摊销。本项目计算项目的总成本费用时采用要素成本法,计算如下:根据要素成本法:总成本费用= 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动力+工资及福利费+修理及其他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经计算总成本费用总额为
18、.56万元。由于第4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75%,第5年达到90%,以后各年均达100%。所以第四、五年的销售收入需乘80%。 3.4 销售(营业)收入、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 3.4.1 销售(营业)收入项目的营业收入是项目投入运营后取得的收益,在项目的生产经营期发生,主要由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组成,这里主要强调的还是销售商品获取的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最后还要用于计算项目的净现值,作为项目评价可行性的主要依据。生产经营期内各年的销售收入计算如下:第4年年销售收入=单价年销售量75% =6805875 =29580(万元)第5年年销售收入=单价年销售量90% =6805890 =
19、35496(万元)第5年后年销售收入=单价年销售量 =68058 =39400(万元) 3.4.2 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税金是项目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过程中向国家强制缴纳的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方式。营业税金及其附加是项目寿命期内用于营业销售或是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所需要收取的税,运用于各类行业,建筑业当然也不列外,本项目的销售税金计算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则。以下是个项税金的具体计算。增值税 增值税是一种以商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附加值为增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主要用于项目计算期内的销售货物或是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过程中发生,增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目 财务 评价 报告 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