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轮复习——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共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第一轮复习——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第一轮复习——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课程解读一、学习目标: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1)理解荒漠化产生的地理背景。(2)掌握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了解湿地的概念、特点及生态作用。(2)理解并分析湿地减少的原因及合理利用和保护其的措施。二、重点、难点:重点: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荒漠化发生的原因,湿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难点:1. 掌握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2. 理解并分析湿地减少的原因及合理利用和保护其的措施。三、考点分析:考纲要求: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治理保护措施。考情分析:1
2、. 以荒漠化地区分布为背景,考查某一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2. 结合某区域地理事件(如考古发现、沙尘暴、旅游开发)考查荒漠化发生的历史、危害。3. 结合“十一五”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相关政策,考查我国荒漠化的现状及治理措施。4. 结合有关图表资料考查湿地的生态作用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5. 结合实例考查湿地减少的原因及开发利用和保护其的措施。知识梳理一、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1. 西北地区干旱气候的形成与荒漠化的内在联系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受海陆位置及地形的影响,干旱成为其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1)具体成因(2)荒漠化的内在联系2.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3、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而人为因素大大加速了土地荒漠化这一过程的发展,且常常起决定性的作用,分析如下: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荒漠化的防治过程要针对具体问题及产生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分析如下:三、湿地资源问题与湿地保护1. 湿地面临的问题:由于不合理利用,湿地遭破坏,面积减少,污染严重(1)湿地减少的原因可用以下相关图表示(2)图解洞庭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2. 湿地的保护(1)保护湿地的措施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
4、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等。(2)洞庭湖“变”大的措施与其带来的效益(3)东北地区湿地利用的问题及对策典型例题知识点一: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例1: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原因多样,干旱本身就包含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据此完成(1)(2)题。(1)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A. 以山地、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B. 东部是高原,西部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C. 贺兰山是最高大的山脉,南北走向且位于中部D. 内蒙古高原跨半干旱、干旱区,横贯本区东西(2)下列关于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多雨年促进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B. 山地丘陵区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C.
5、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D. 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思路分析:第(1)题,西北地区东部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第(2)题,地面有深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干旱少雨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答案:(1)B(2)C解题后的思考:本组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以及西北地区荒漠化自然原因的理解,难度不大。例2: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1)(2)题。(1)P地与Q地相比,P地 ()A. 年大风日数少 B. 年降水量多C. 年降雪日数少 D. 沙尘暴日数多(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
6、主要生态功能是 ()A. 截留水分 B. 改变气候类型C. 削弱风力 D. 改变植被类型思路分析:第(1)题,P、Q两地分别位于贺兰山东西两侧。与Q地相比,P地由于贺兰山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弱,年大风日数较少,由于距海相对较近,加之地形的抬升作用,年降水量较多;Q地位于沙漠地区,气候更加干旱,在冬季风的影响下,沙尘暴日数多。第(2)题草方格沙障是利用作物秸秆固沙的工程措施,通过改变地表状况增加摩擦力从而削弱风力,干草也可截留水分。答案:(1)AB(2)AC解题后的思考: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西部荒漠化的特点及防治措施,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P、Q两地地理位置不同对两地气候的影响。例3:读图,分析回
7、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1)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其自然原因是,该地区淹没在沙漠中的古代文明遗址有。(2)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人为原因是。(3)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原因是。思路分析:第(1)题,地区是新疆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其草地退化的自然原因是深处内陆,山岭阻挡,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气候干旱。第(2)题,处为内蒙古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是该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第(3)题,三个地区分别位于我国的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云贵高原地区,由于过度开垦,土壤侵蚀严重。答案:(1)降水少,气候干旱楼兰遗址(罗布泊)(2)过度开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第一轮 复习 荒漠化 危害 治理 湿地 资源 开发 保护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