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教案(共6页).doc
《说木叶教案(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木叶教案(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说“木叶”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领会本文深入浅出的说理议论方法。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发挥联想力,使学生对古诗词艺术的精微之处有更深的体察。 2引导学生借鉴课文分析诗歌的方法,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体会到祖国的诗歌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四、美育渗透目标 1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2从文章所阐述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做到融会贯通。学法指导 1这篇文章读起来并不轻松,它需要逐字逐句认真、细致地读,要指导学生熟读
2、。 2要指导学生尽可能地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例如辨析诗歌语言精微之处的方法,并且尝试用这种方法去鉴赏诗歌。 3文中引用了不少古代诗歌,让学生自己到图书馆或者上网查找,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锻炼了学生搜索、整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4提倡学生质疑问难,对作者的见解、课文的内容提出不同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技之有据,就加以肯定。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学习本文分析诗歌的方法,提高欣赏诗歌的联想力。 难点: 1诗歌的语言的暗示性。 2文中一些句子的含义。 解决办法: 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
3、观点,学习比较方法。师生互动设计 1教师对难句进行适时点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 2学生从图书馆或网上搜集、整理和运用资料,找到文中引用的古代诗词。 3讨论、质疑,提出自己新的观点,新的看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 (同“素质教育目标”)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李白的诗:春夜洛城闻笛李 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学生讨论。 【明确】“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教师点拨:是的。“折柳”确实寓有惜别怀远意。这是有原因的,“杨柳”在古曲诗词中多用于写离别的情景,表达离愁别绪。其原因:一是古人
4、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二是“柳”与“留”谐音;三是古有歌唱离别之情的折杨柳曲。这些暗示性的如“杨柳”这样的概念,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庚的说“木叶”,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思的。 2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林庚,著名的学者、诗人,有唐诗综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了极为细致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点拨】如果我们用“”表示“过渡到”、用“ ”表示“推出结论”,那么,本文整体
5、写作思路可以作如下图示: 古人常以“木”入诗而不用或少用“树”入诗为什么古人常以“木”入诗而不用或少用“树”入诗因为“木”含有“落叶”、“枯黄”两大特征,而“树”无此特征以“木”入诗便于写秋景并以秋景抒(所以古人常以“木”入诗而不用或少用“树”入诗) 由此看来,“木”与“树”在概念上相去无几,但就艺术形象而言,其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三部分(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
6、几于是一字千里。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按字义分析,“木”、“树”含义差不多,可是古人写诗为什么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呢? 【点拨】古人常借深秋季节写离人游子的愁绪,所以他们对“秋”有特殊的敏感。写“秋”,莫过于写叶子凋零的树木。尽管“木”与“树”含义差不多,但人们由“木”和“树”这两个字所产生的联想却很不相同。我们把由这两个字所产生的联想和结果图示如下:其中,表示“由此想到”, 表示“以此寄托”, 表示“不能以此寄托”。 “木” 木头、木料、木板树干落叶秋天 离人游子的愁绪。 “树”满树的叶子浓阴不是秋天 离人游子的愁绪。 综上所述,古人为了借秋景写愁绪,在诗中常用“木”(木叶)
7、而不用“树”(树叶)。 (2)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师生共同筛选、归纳:繁茂的枝叶树枝叶绿色,树干褐绿色特征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木黄色、干燥的质感树:饱满 意味木:疏朗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场合木:秋风叶落 (3)说说“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的区别。 讨论后明确。 【明确】“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说木叶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