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炼字(共1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诗歌鉴赏——炼字(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炼字(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诗歌鉴赏炼字1、 炼字的答题范式(1) 描景象字放在原文中描述景象(2) 析效果该词在主旨和结构上的作用(3) 点情境烘托怎样意境,表达怎样感情练习:2008天津卷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1) 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4分)天津卷【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赏析答案:A “遍”字写出鹤巢和松树之多(事物情状1分),B 表达了诗人对山间景物的喜爱(感情1分)C 同时与下句“稀”构成对比(作用或修辞1分)D 突出环境幽静
2、(烘托意境1分)练习2:王昌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凉”字好在哪里?同意。(1分)“江风引雨入舟凉。”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1分)情景交融的结合点(1分)表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深深的伤感。(1分)(2)“长”字妙在哪里?“长”字状猿声相当生动。(1分)借助想象(1分)写出猿猴清幽的啼声,声声入梦(1分)这虚拟的情景表达朋友行旅在孤寂环境中的愁苦,也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1分)练习3 南浦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
3、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回归课本:1、旅夜书怀中“垂”“涌”的效果。(6分)旅夜书怀三四句写远景,是历来传诵的名联。第三句放眼岸上,只见星星在天边遥挂低垂,“垂”字反衬出原野广阔无边。(1分)第四句纵目江上,月光在波涛中翻动如涌。(1分)“涌”字烘托出大江激荡奔流的气势。(1分)这里诗人巧妙地用自然景物之间的相互映衬,
4、来表现夜色之中原野的辽阔和江流的奔腾:星星低垂地面,才显出原野的广阔,而原野的广阔才能看见星星垂挂地面。大江奔流,月光在江中才能翻动如涌,而月光在江中翻动如涌,才能让人感到江流的奔腾湍急。(1分)这两句也是景中寓情,以辽阔的原野,奔流的大江,皎洁的月光,闪烁的星星来反衬诗人孤独的形象和凄苦的心境。(1分)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1分)【点拨】本义+语境义+修辞+效果+感情释义+绘景+手法/修辞+感情2、作者感情变化:一二句月下,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一条孤舟竖着高高的桅杆停泊在夜色茫茫中,旅夜的寂静凄清,令人感慨伤情。三四句原野广阔,大江奔流,作者的胸襟宽广磊落,抱负远大。五六句自谦中流露
5、出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对御用文人的批判。用反问和反语将自己的抱负和牢骚微妙的表达出来。七八句形象鲜明的表现了诗人一生坎坷、漂泊无依、前途渺茫。对不幸境遇的幽思,前途渺茫的悲哀。感情变化(逐句、联、层分析)三一般选词的效果,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虚词。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而隐藏在标题中。1、动词(使意向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动词、拟人、双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同时又一语双关,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2、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
6、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例: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表颜色的形容词、使动“红”、“绿”用作使动词。诗人通过樱桃、蕉叶转绿的动态,既增加了画面的色彩感,又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情绪,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3、数量词A.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B.用确数。 C.虚数确数同时运用。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
7、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4、虚词:疏通文意,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5、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的特殊词。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特殊的形容词、副词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模拟声音形态,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例: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叠词“纷纷”二字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而且生动地描写出蜂忙蝶乱的景象。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拟声词“萧萧”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落木瑟瑟飘落的声音,以动衬静,突出了周围环境
8、的凄清。“滚滚”则状写出长江汹涌澎湃之状,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渲染出沉郁悲凉的意境。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6、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 、感染力。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吹绿四 炼字类解答格式1 解题格式 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答题要领1炼字类答题:2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麽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06江苏卷)“诗眼倦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鉴赏 炼字 1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