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专项施工方案(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测量专项施工方案(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 四、正负零以下的施工测量4五、正负零以下结构施工中标高控制5六、正负零以上的施工测量5七、沉降观测7八、质量保证措施9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天义厂棚户区改造拆迁还房安置工程B区2号楼;2、本工程位于遵义市汇川区沈阳北路。项目建设用地约2500,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3.1万。该工程设计标高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839.80,基础为独立基础加孔桩混合基础。该工程工期为540天。建筑高度为69m,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建筑总层数:-2+3+18,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一层;3、拟开工日期:2011年9月10日;拟计划竣工日期:2013年3月10日;二、测量准备:1、
2、所有进入现场的测量计具报仪器检测单位校验工作;合格后出具相关证明及报告,方可投入使用;本工程所需测量工具如下图: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用途1全站仪TC905L套1测角、量距2激光垂准仪D2J3套1垂准、传递3激光经纬仪J2套2测角4水准仪DS3套3高程引测5塔尺5m把4高程引测6钢卷尺50m把2量距7对讲机Sony部6通信2、与业主办理交接定位桩手续,校核规划设计院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点;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编制测量控布置;建立测量数据库。3、组建本项目的测量组,负责整个工程的控制测量、主轴线测量、标高传递、沉降变形测量等测量放线工作。4、测量组组长由一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测量工程师担任,全
3、权负责测量组的日常管理和人员调配工作。5、测量小组人员名单:测量组长:刘厚明测 量 工:李国鹏、罗恩健测 量 员:殷紫剑、蒋 威、姜 波作业班组:各作业班组长6、本项目测量组织机构图:作业班组员测 量 员施工施工测 量 员施工施工测 量 员施工施工测量工程师测 量 工测 量 工 三、场地平面控制网的建立:1、场地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1)平面控制网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基础及首层平面布置图中的关键部位;(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
4、护,并用红漆做好测量标记;2、场地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复测(1)首先对业主提供的建筑物定位桩点或用地红线桩进行复测。(2)复测利用水准仪进行测量,并将复测点位误差成果同调整方案报业主及监理单位。3、场地平面控制网的布设(1)本控制网按一级建筑方格网进行测设,测角中误差5mm,边长相对中误差1/40000,相邻两点间的距离误差控制在2mm以内。(2)依据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轴线加密方法,布设场地平面矩形控制多。为了方便控制及其施工,建筑平面矩形控制网都布设成偏轴线1m或借线。4、高程控制网的建立(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地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
5、供的场地水准点(至少提供两个点),采用0.3mm级精度的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的或符合标准路线,联测场区高程竖向控制点(通常是建筑物0.000),以此作为保证竖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 再布设符合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情况,在场区或甲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间埋设高程控制点,测出场区高程控制点的高程。 场区内至少应有三个水准点,水准点距离建筑物应不大于25m,距离回填土边线应不小于15m。 水准基点埋设:在场区内埋设三个永久水准基点,作为施工竖向测量控制及沉降测量的起算点。四、0.00以下施工测量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1
6、)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基础施工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2、轴线投测方法(1)0.00以下的基础施工一般采用全站仪投射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2)首先依据场地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用全站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和集水坑控制轴线,并打控制桩指导开挖。(3)待垫层、孔桩挖好后,根据基础边上控制桩,将全站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点(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2条,
7、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他其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在各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4mm。(4)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在施工中,每当柱浇筑成型拆掉模板后,应在柱侧平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并在墙柱侧面抄测出建筑1m线或结构1m线,(1m线相对于每层楼板设计标高而定),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5)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测量结果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五、0.0
8、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地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2、0.00以下标高的施测(1)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做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2)根据基坑情况,设置在现在基础上所标部位,应在木方竖平面上测设定施工用基准标高点,用红色三角做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施工中使用。3、拆模后,抄测结构1m线,在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向上传递标高的工具
9、。六、0.00以上施工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1)0.00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激光垂直仪。在建筑物首层内测设轴线控制点即所谓的内控法。(2)采用激光垂直仪,根据首级控制进行校测。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及施工过程中流水段的划分,在建筑物内做内控点(每一流水段至少23个内控基准点),埋设在首层相应偏离轴线1米的位置。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10c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固筋与首层楼面钢筋焊牢,作为竖向轴线投测的基准点。基准点周围严禁对方杂物,向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预留洞(15cm15cm)。(3)竖向投测前,应对首层钢板基准点控制网进行校测,校
10、测精度不易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4)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轴线位移8尺量检查2标高层高10用水准仪或尺量检查全高303梁板截面尺寸8 5尺量检查(5)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在测设细部轴线。2、高程的传递:在第一层的楼梯间设500mm线,从500mm线向上用尺沿墙身量距。(1)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2)每栋建筑物应有三处(选择三个内控点)分别向上传递,标高的允许误差见下表:高 度(m)允许误差
11、(mm)每层3H30m5(3)施工层抄平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误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七、沉降观测:1、沉降基准点的埋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有关沉降基准点埋设规定。2、沉降基准点布设原则 (1)沉降基准点必须坚固稳定不明显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且便于长期保存;(2)本工程沉降基准点的设置在建筑物的8个角上,以便进行相互检查和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3)沉降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观测精度;沉降基准点须
12、埋设在建筑物的压力传播范围以外,以保证沉降基准点的稳定。(4)按国家四等标准测量要求施测,每站高差中误差0.3mm,闭合差0.3mmn0。53、沉降基准点的埋设方法:基点埋设参照工程测量规范及有关变形观测基点埋设标准进行。4、沉降观测点的布设:(1)根据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有关沉降观测点埋设规定按设计图纸进行沉降观测点的埋设。(2)变形观测点是直接反映建筑物变形的参照点,应与变形体固结为一体,布设在能敏感反映变形的位置。(3)沉降观测点采用内藏式,用32电锤在设计位置打孔,将直径25mm预埋件放入孔内,周围用环氧树脂填充牢固,观测时将活动标志旋紧,测毕取出活动标志旋紧
13、保护盖,不影响原有建筑物外观又起保护标志的作用。5、沉降观测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有关沉降观测的规定,按二等水准测量作业要求进行。 (2)仪器采用自动安平精密水准仪(DS3)配合铟钢数码条形尺作业,采用相同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并要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6、观测周期及期限(1)施工期间,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周期,高层建筑每增加1-2层应观测1次,竣工后的观测周期可根据建筑物的稳定情况确定,出现不均沉降时,根据情况增加观测次数。(2)结构封顶至工程竣工沉降周期应符合下列要求:均匀沉降且连续三个月内平均沉降量不超过1mm时,每三个月观测一次。(3)连续二次每三个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2mm时,每六个月观测一次。(4)外界发生剧烈变化时应及时观测;封顶后应每六个月 观测一次,直至基本稳定(1mm/100d)为止。7、沉降变形资料的提交 (1)垂直位移量成果表 (2)观测点位置图 (3)荷载、时间、位移量、曲线图 (4)变形分析报告八、质量保证措施1、测量工作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原则。2、测量外业施测和内业计算要做到步步校核。3、测量定位复核:定位控制桩复核控制桩定位放线错位自检组长复核监理复核九、定位控制图: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