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教师培养(共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双师型教师培养(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师型教师培养(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摘要】“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搞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就要完善培训体系、搭建能力培养平台、建立相应机制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高职教育办学目标定位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也更多的偏重于实践性教学。高职(高专)的教师无论是年轻还是年长,都应具有“双师”素质和能力。“双师型”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同呼声。一、高职教育“双
2、师型”教师的历史沿革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时间上来分析,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被动适应阶段,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大约经历了10年时间。探索发展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此时,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类文件中,虽然还没有完全统一规范的“双师型”教师概念,但广大理论工作者已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双师型”教师的观念全面进入教育界视野。规范建设阶段,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1997年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措施,提出了职业教育师资的资格要求和培养培训渠道。该意见指出,“要做好师资培养规划,力争用5-10年时间
3、,培养形成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师德高尚、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注意吸收企业优秀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到职业学校任教,加快建设兼有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国家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明确规定的“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特征,它为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广大教师提高“双师素质”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200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各高职(高专)院校一方面要通过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
4、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另一方面,要重视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以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熊璟 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成长途径探析 【J】新西部2011-12 159二、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申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已初见成效。但是多数学校目前的师资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的需要,特别是不能满足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需要。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教师数量相对不足,学生与教师比例偏高,例如:高等教育科学
5、规划重点研究课题2009年对北京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抽样调查:“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平均为44.70%。距教育部评估指标体系50%的合格水平存在一些距离,距70%优秀水平就存在比较大的距离。2“.双师型”教师的结构不合理,理论型教师偏多,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偏少。在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价方案中,要求“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达到专业教师的70%”。近几年来高职院校新引进的许多教师,刚出学校门又进学校门,缺少工作经历,缺少实践经验,缺少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高职院校有别于一般理工类普通高校的本质规定和特色在于:普通理工类院校偏重于培养理论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培养的重
6、点是应用型技术人才。但现有的高职院校严重缺乏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技术素质教师。据对浙江省的调查统计,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具备高技术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占的比例不足,而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为以上。这种师资现状,必然影响高职院校的特色发展,也必然影响到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功能。3.兼职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专职教师偏多,兼职教师偏少,没有达到 1:1 的比例。由于社会对高职的偏见认识,生活条件、工作条件、科研条件等相对地方普通高校较低,难以满足高层次人才的要求,更难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另外为拓宽“双师型”教师的来源渠道,学院吸引行业企业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转岗任教,但是
7、这些转岗的教师不熟悉高职教学规律,缺乏执教经验,要把他们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案例与技能传授给学生一时还存在困难。4. 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不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缺失。整体薪酬水平偏低,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双师型”人才。收入构成不尽合理,难以调动“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未能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关键岗位和关键人才的工资引导激励机制不够完善。5缺乏教育理论背景,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不足 由于我国职教师资的培养起步较迟,同时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自非师范类毕业的占有较大比例,因此教育理论背景相对缺乏,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存在较大的不足。在高职院校中,具有较好的教育理论背景的教师比例只占左右。在国家近几年实
8、行高校青年教师岗位培训制度以后,这一状况已有较大改观,但相对于其他普通高校(占以上)而言,高职院校由于发展起步较迟,再加上许多院校是由中专类学校升格而成,故其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背景相对较缺。这势必对我国高职院校按教育规律培养出合格人才造成极不利的影响。6资格标准不明确。由于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界定的不统一、内涵把握的不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和研究学者制定或提出的标准都不尽相同。三、强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得好与坏,是影响我国高职发展和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性因素。因此,师资队伍几乎可以说是高职的生命线。针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双师型 教师 培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