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读书报告(共8页).doc
《高分子读书报告(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分子读书报告(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上海大学20112012学年秋季学期文献阅读研讨课课程名称: 高分子材料与环保健康 课程编号: 1000L305 姓名: 钱锐锦 学号: 学院: 材料学院 序号: 92 论文题目: 人工心脏 成绩: 任课老师: 颜世峰 评阅日期: 专心-专注-专业人工心脏钱锐锦(上海大学,上海)摘要:通过高分子材料与环保健康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试着从各处查阅资料来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具体应用的一个方面-人工心脏。本文主要从人工心脏的历史、分类、原理、结构材料、研究现状、发展方向等方面来介绍人工心脏。随着近年工程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工心脏无论作为人体心脏的替代还是作为心脏移植的过渡支持
2、都己取得长足的进步, 产品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都得到明显改善,其中也面临一些挑战。我就我我所知浅略的来说一说人工心脏的发展方向和面对的问题。关键词:人工心脏;人工心脏瓣膜;研究现状;结构材料;技术难题随着近年来工程科学的迅速发展, 人工心脏无论作为治疗措施还是作为心脏移植的过渡支持都己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 使用人工心脏是对任何急性、慢性晚期心衰, 在保守治疗无效时主要的外科治疗手段,主要被用于:心脏功能恢复的过渡, 如急性心肌炎、心脏移植后供体心衰竭等所致的心衰等;心脏移植的过渡,如患者由于供心的短缺;永久性治疗, 即以人工心脏完全替代人的心脏。进入21世纪以来, 出现了多种新的人工心
3、脏产品, 部分产品已开始商品化; 一些心脏泵产品得到较大改进, 在临床应用后使心力衰竭的病人症状得以明显改善。但是人工心脏也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人工心脏的发展。我就从我所知来简单谈一谈。1 人工心脏的历史人工心脏是在解剖学、生理学上代替人体因重症丧失功能不可修复的自然心脏的一种人工脏器。人工心脏起搏器实际上是人工制成的一种精密仪器。它能按一定形式的人工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心脏产生有节律地收缩,不断泵出血液以供应人体的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时,医生在患者的上胸部切一条4-6厘米的切口,将心脏起搏器埋入皮下。起搏器连接一金属导线,医生会选定一条静脉血管通过静脉血管将金属导线插入患者的心脏。这样,当
4、心脏停止跳动或跳动太慢时,起搏器就能发放电冲动使心脏跳动。人工心脏研究可以回溯到体外循环开始,即1953年Gibbons将体外循环应用于临床。心肺机利用滚筒泵挤压泵管将血泵出,犹如自然的搏血功能进行体外循环。而人工心脏这个血液泵恰是受此启发而开始研究的。1957年美国KOlff和Akutsn将聚乙烯基盐制成的人工心脏植于人体内生存一个半小时,以此为开端展开了世界性人工心脏研究。1958年日本及前联邦德国均设立了专门研究中心。1964年KOlff利用人工心脏使小牛生存24小时。1966年DcBakey将人工心脏用于瓣膜置换病例,辅助数小时。1968年开始临床研究,1969年动物实验生存记录为40
5、天。同年Cooley进行了第一个临床病例植入一时性完全人工心脏后因合并症死亡。1970年Nose等的动物实验生存100天。1973年以后,动物实验成活率迅速上升:1976年Kolff试验牛成活 89天、122天;1980年度美和彦试验山羊生存232天、242天、288天;1982年12月1日美国盐湖城犹他大学医学中心人工心脏研究小组为一患者植入完全人工心脏使其存活为112天。2001年7月世界首个完整人工心脏AbioCor移植手术成功。2 人工心脏的分类人工心脏分为辅助人工心脏和完全人工心脏。辅助人工心脏有左心室辅助、右心室辅助和双心室辅助,以辅助时间的长短又分为一时性辅助 (二周以内)及永久
6、性辅助(二年)两种。完全人工心脏包括一时性完全人工心脏、以辅助等待心脏移植及永久性完全人工心脏。 人工心脏3 人工心脏的发展第一代心脏泵主要是以气体驱动的容积式泵,属于脉动式人工心脏。容积式心脏泵的核心结构是一个由柔韧性材料围成的腔囊。囊腔用于容纳血液, 腔两端连接进、出口导管, 并在两接口处分别放置单向阀门(瓣膜)以保证血液单向流动。采用正负压力的空气、液体、电磁力或机械力方式使驱动膜或囊按要求产生周期性运动。囊腔壁受到外力时, 腔内容积被迫变化, 完成泵血功能。由于脉动式人工心脏按照固定的频率泵送血液, 符合人体的自然生理特征,且泵对血液的破坏很小。但存在产品体积大、隔膜和阀等部件易产生机
7、械疲劳、效率低、产品的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第二代心脏泵主要指有接触轴承和密封装置的连续流式心脏泵。连续流式心脏泵从结构上可分为叶片式泵、滚子式泵、滑片式泵等。其中叶片式泵按流体的设计原理还可分为离心式泵、轴流式泵、斜流式泵等。无论何种形式, 连续流式心脏泵均采用高速旋转的叶轮驱动血液单向流动, 不需要控制血流方向的单向阀门。连续流式泵克服了容积泵体积大、结构复杂、工作寿命短、能耗高等缺点, 尤其适用于永久性植入体内时采用。第二代心脏泵的主要缺陷是有与血液接触的轴承和密封装置, 使心脏泵的血液易遭受污染。第三代心脏泵是指没有接触轴承的连续流式心脏泵。第三代心脏泵采用磁悬浮轴承, 与第二代心脏泵相
8、比最大优势在于血液污染易于控制。但磁悬浮系统要求较复杂的结构和控制方法, 且需耗费额外的能量。第四代心脏泵则采用动力叶轮悬浮系统, 克服了第三代心脏泵复杂磁轴承装置的缺点, 结构简洁、体积进一步缩小, 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为临床应用带来方便。尽管连续流式心脏泵在小型化方面有极大优势, 但仍属于非仿生类的心脏泵, 高速旋转的摩擦热及电机散发的热量对血液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世界上公认比较理想的人工心脏泵为磁悬浮人工心脏泵,包括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磁悬浮人工心脏泵采用磁力轴承支承,使叶轮转子靠磁力悬浮在泵内,无接触、无需密封、无摩擦、无需润滑、清洁、噪声小、能耗低、发热少、长寿命、结构较简单,
9、可有效减少血栓和溶血的发生。离心式磁悬浮人工心脏泵相比于轴流式磁悬浮人工心脏泵而言,其叶轮转子转速比较低,能有效减少溶血,控制难度也相对较小。4 人工心脏的结构材料4.1泵的进展从血流效果上来看分为搏动性血流和非搏动性血流两种。理论上讲搏动性血流更适于人体生理特点,但是它必须有活瓣、弹性隔膜以及巨大的心室容量。而非搏动性人工心脏需要高效的能源与轴承密封或电磁轴承以减少血栓形成,维持正常器官功能,它需要更高的血管内压,并能造成器官血流和生化特点的变化,从全人工心脏的永久性应用来看进一步发展非搏动性泵更有利于人工心脏解决血栓和全置入人体的问题。从泵血的方式来看,传统的气动泵正由可携带性、可置入性、
10、可压缩性好的电动泵代替。4.2 能源的演变从应用的功能设置来看可分为外置型与内置型和固定型与可移动型,从实用性来看显然可移动内置电源最为理想。想实现这一目标只有在能源技术上进一步研究。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高能电池、高效储电瓶、经皮充电。高能电池最有代表性的设想应属核能电池,但与实际应用还有较大的距离;高效储电瓶的代表产品为锂电的应用,已有多个实验室运用成功的经验;经皮充电是目前研究最热的技术,也是最有希望的技术之一。4.3 选用材料高分子材料一直是人工循环的主要应用材料。针对人工心脏的特点聚脂类 人工心脏有较好的应用前途,例如最近研究较多的聚乌拉坦就具有耐用、弹性好、抗老化、顺应性好、组织相溶
11、性好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人将其分子辅基改变、合成进硅和维生素E等进一步改善其特性以更有利于人工器官的应用,今后还有可能利用人工材料的特点体外塑行以微创手术将人工心脏置入人体,或者将人工材料做成人体可降解材料,使其在一定时期后功能完成后自然降解,以免除二次手术。另外,人工合金对人工心脏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如镍钛合金曾经作为人工心脏瓣膜、心室,其坚固性、轻质、表面光滑性非常适于人工心脏。近来有人做成镍钛锆合金其优越性更为突出。5 人工心脏研究中面临的技术问题5.1 生理相容性生理相容性主要指人工心脏对血液的红细胞和凝血系统的损害程度, 即人工心脏的抗溶血性和抗血栓问题。当血液流经心脏泵时, 血液中
12、的红细胞将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 释放出血红蛋白而发生溶血; 而心脏泵流道内发生流动停滞的区域将可导致血液中的血小板凝聚而形成血栓。研究发现: 离心式人工心脏泵中的二次流动与溶血和血栓形成具有相关性, 不规则流线、湍流和流动方向的突然改变等内部流态将产生高剪切力, 可增加红细胞的机械损伤而导致溶血; 轴承或支撑部分附近的流动停滞区, 容易产生血栓, 限制血泵的使用时间。此外, 血液在人工心脏泵的停留时间也与血液的生理活性密切相关, 血液微团在泵内运动的流线或迹线也有一定要求。因此, 人工心脏泵的生理相容性要求人工心脏泵的流道设计必须严格满足壁面剪切力、血液与壁面的相对速度等条件。在今后较长的时期
13、内, 流动优化设计将是人工心脏泵的主要研究难点之一。5.2 流量的精确控制在临床应用中发现, 人工心脏的流量精确控制方面也需要大量研究:1、生理实验过程中曾发现有过度抽吸的现象, 有时会导致左心室塌陷, 使得心内膜乃至部分心肌组织嵌入心脏泵的入口, 影响泵的运行流量。这类现象甚至有可能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2、长期运用轴流泵、离心泵等连续流式泵作为人工心脏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模仿心脏自身的S tarling 机制, 在人进行体育锻炼, 以及其它需要的时候, 适时、适量地增加心脏泵的血液输出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3、目前, 对于长期用平流灌注仍有争议。有实验表明, 血管长期不发生搏动会导
14、致主动脉管壁结构的改变以及血管收缩功能下降。这说明长期使用连续流式人工心脏将对患者的血管功能导致负面效应, 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长久的健康。因此, 根据人体的各种基本生理需求, 如何针对不同的使用情况对人工心脏的流量进行精确控制,在可能的条件下实现这一目标对心脏泵的研究将是一个重要的挑战。5.3 稳定性及耐久性人工心脏泵的使用寿命主要受密封性能和电机寿命的影响。在这里前者似乎更重要。心脏泵的密封主要包括电机密封和轴承密封。20世纪80 年代出现的离心式血泵中, 电机与泵之间的密封多采用类似O型圈的弹性密封方式, 如H IA-Medos AG生产的De lta-S tream离心式血液泵采用了紧密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分子 读书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