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课题实践开题报告(共6页).doc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课题实践开题报告(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课题实践开题报告(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余庆县实验小学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自古以来,中国有着“礼仪之邦”的美誉,孔融让梨、曾子避席、孔子尊师、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礼仪故事传为佳话。自古以来我们就推崇“百行以德为首”,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相对较为滞后,特别是我们的90后,00后,由于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自私、任性,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过于强烈,不懂得尊重、关爱他人与严于律己,出现了一大批不文明的现象:在旅游景点刻字、等公交车拥挤抢座,不给老弱病残让座,甚至在公共场合旁若无
2、人地搂搂抱抱,做出不雅之举,面对需要帮助的人表现出极端冷漠,校园暴力事件也屡见不鲜,这一切,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缺失。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文明有礼的文化人,乃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现已经2300多名学生,大多数为独身子女,且百分之五十的家庭处在农村。家庭教育环境参差不齐,不少家长只顾望子成龙,却淡化以至放弃了对孩子的礼仪教育。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时代
3、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二、研究目的及意义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中心,是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我们把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确定为要让学生接受文明礼仪的启蒙教育,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他人,懂得自爱、他爱,使之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同时,提高共处、生存的能力。(1)探索生活化、情景化、日常化的礼仪教育内容、形式,构建以礼仪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学科教学中渗透为辅,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礼仪教育模式。(2)培养学生的现代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提
4、高学生礼仪素养,为少年儿童打下终身受益的基础。(3)提高教师素质和办学水平,提升社区文化底蕴、人文氛围。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校园礼仪: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细读每一条的要求,用心理解、落实到位。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园常规礼仪,使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交往自然亲切,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结合班队活动、晨会、思品课等时间,通过礼仪教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学会请教、学会商量、学会倾听、学会劝阻、学会合作、学会感恩、学会师生间的礼仪,同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2)家庭礼仪:行为养成习
5、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礼仪不容忽视,学生要养成彬彬有礼的行为习惯,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常规礼仪,上下代人加强沟通,建立上、下辈之间朋友式的关系,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在家孝敬父母,学会自理,对人有礼,不给别人添麻烦,懂得感恩,做事情想到与别人合作,学会做客礼仪、迎宾礼仪、待客礼仪、祝贺礼仪、邀请礼仪、服饰礼仪、上、下辈之间的礼仪等等。(3)社会礼仪: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自己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从而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促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基本礼节,养成在各种场合经常使用文明礼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小学生 文明礼仪 养成 教育 课题 实践 开题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