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脚手架施工方案(共28页).doc
《外脚手架施工方案(共2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脚手架施工方案(共28页).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楚雄开发区古镇小学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外脚手架施工专 项 方 案长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3-10-8施工方案会签批准:审核:编制:目录专心-专注-专业第一章 编制依据(1) 楚雄开发区楚雄开发区古镇小学建设项目一期工程的施工图纸、会审纪要、设计修改图纸以及相关设计修改通知。(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5)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6)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_2003)(
2、7)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8)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9)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0)依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化的管理手册。(11)本公司多年来类似工程支护设计与施工经验。(12) PKPM施工系列软件SGJSV2.0.0。第二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楚雄开发区原上章完小旧址,由2#教学楼和B栋辅助教学楼组成,总建筑面积约5962、48m2。顾客单位楚雄城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昆明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工程地点原上章完小旧址建筑数量 2栋序建筑名称建筑层数高度(M)建筑面积(
3、M2)结 构楼层12#教学楼4层16.23127.24框架四层2B栋辅助教学楼4层16.052835.24框架四层第三章 方案选择本工程根据建筑高度,从经济、适用等方面考虑外脚手架选用落地式脚手架。沿建筑四周进行双排落地架的布设;结构主体施工阶段作为安全防护设施,外装修施工阶段作为外墙装饰及安装外墙窗之用。2#教学楼外架搭设高度为16.2m;B栋辅助教学楼外架搭设高度为16.05m;脚手架稳定性验算按搭设高度最高的进行验算(即2#教学楼外架搭设高度为16.2m)。第四章 落地外脚手架搭设方案 1、材料准备如下(1)钢管选用直径,48mm,壁厚不小于2.9mm的钢管。钢管上打孔的严禁使用,有严重
4、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钢管不得采用。(2)扣件采用可锻铸性材料制作,其材质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使用前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扣件应做防锈处理,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扣件主要有三种形式,直角扣件用于连接扣紧两根垂直相交杆件;回转扣件用于连接两根呈任意角度相交的杆件;对接扣件,用于连接两根杆件的对接接长。(3)脚手板采用50厚木脚手板。2、纵向水平杆(1)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2)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
5、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能大于 0.50m;(3)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3、横向水平杆(1)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内排脚手架的外伸长度 700mm;(2)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1/2;(3)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4、脚手板(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2)
6、木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脚手板采用搭接铺设,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图7 脚手板对接、搭接构造(a)脚手板对接;(b)脚手板搭接(3)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5、立杆(1)每根立杆底部设置底座或垫板;(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
7、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小于500mm;(3)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大于1.8m;图8 架体搭设节点示意图图9 脚手架高低跨纵、横向扫地杆构造图(4) 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布置方式为3步3跨(立体车库)、2步3跨(倒班轮休楼)。(5)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a.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在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
8、步距的1/3;b.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距离不小于100mm。(6)立杆顶端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6、连墙件图10 在窗洞口处刚性连接(1)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300mm;(2)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3)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4)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大于4m。 (5) 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如下图11。图11 外架刚性连墙件示意图(6)连墙件的构造要求:
9、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斜连接;(7) 连墙件的构造要求: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径4mm的钢丝拧成一股,使用时不应少于2股,亦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8)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度60度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9)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7、进口开洞处构造(
10、1)外架需要进出建筑物的开洞需要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结构型式,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在45度60之间。门洞桁架的型式采用如下图12所示;图12进出建筑物外架门洞大样(2)双排脚手架门洞处的空间桁架,除下弦平面外,应在其余5个平面内的图示节间设置一根斜腹杆;斜腹杆宜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当斜腹杆在1跨内跨越2个步距时,宜在相交的纵向水平杆处增设一根横向水平杆,将斜腹杆固定在其伸出端上;斜腹杆宜采用通长杆件,当必须接长使用时,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3)施工电梯门洞口开洞处,桁架下的两侧立杆应为双管立杆,副立杆
11、高度应高于门洞口12步;(a)挑空一根立杆A型(b)挑空二根立杆A型(c)挑空一根立杆B型(d)挑空二根立杆B型图13 门洞处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1防滑扣件;2增设的横向水平杆;3副立杆;4主立杆(4)门洞桁架中伸出上下弦杆的杆件端头,均应增设一个防滑扣件,该扣件宜紧靠主节点处的扣件。8、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1) 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 6,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度60度之间; (2) 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3)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距离不应小于10
12、0mm;(4)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5)横向斜撑的设置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斜撑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当斜撑在1跨内跨越2个步距时,宜在相交的纵向水平杆处增设一根横向水平杆,将斜撑固定在其伸出端上;斜撑采用通长杆件,接长使用时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图14不连续剪刀撑设置示意图(6) 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9、斜道(1) 脚手架采用之字型斜道;(2)斜道宜附着外脚手架或建
13、筑物设置;运料斜道宽度不宜小于1.5m,坡度宜采用1:6;人行斜道宽度不宜小于1m,坡度宜采用1:3;(3)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4)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5)运料斜道两侧,平台外围和端部均设置连墙件;每两步应加设水平斜杆,设置剪刀撑和横向斜撑。(6)斜道脚手板横铺时,应在横向水平杆下增设纵向支托杆,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应大于500mm;接头采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应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处宜采用三角木填顺;(7)3人行斜道和运料斜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为2030m
14、m。10、地基与基础外架需要设置在回填土上,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外架基础采用4:6级配砂石回填分层夯实,考虑到外架的牢固、稳定、安全、必须对基上土分层夯实,平整,再铺垫50板作为垫脚板,脚手架底座面应高于自然地平50mm,四周做沟作有序排水,防止架基浸水下沉,影响安全,基础验收合格后应准确放样定位。第五章 搭设前的准备工作 1、单位工程质量负责人应按方案中有关脚手架的布置及搭设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应按规范(JGJ1302001)的规定和施工方案中的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3
15、、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4、应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 5、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钢管,立杆和大横杆的长度为6.0m,小横秆1.2一1.5m,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损伤和裂纹的钢管均一一清除。采用的直角扣件,回转扣件和对接扣件夹紧时间钢管开口处最小间隙不小于5mm,禁止使用有脆裂、变形、滑丝等现象的扣件。第一次搭设架子的钢管扣件数量足够、规格统一、材质合格,还有脚手板、安全网检查合格、数量够用。6、提升架(#字吊)位置的确定,做到外架搭设后必须不遮挡井字提升架的操作视线。 7、持证上岗人员个人防护充分准备,
16、人员定期体检。安全带、安全帽、防滑等已配备。第六章 脚手架搭设1、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加工型钢和预埋埋件检查准备、材料配备定位设置型钢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搁栅)悬挂卸荷斜拉钢绳剪刀撑连墙杆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 2、悬挑架内外立杆通过悬挑架杆支承在悬挑架的支撑体系上。3、双排架宜先立里排立杆,后立外排立杆,每排立杆宜先立两头的,再立中间的一根,互相看齐后,立中间部分各立杆。双排架内、外排两面立杆的连线要与主体结构面垂直。立杆接长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4、定距定位。一般情况下,双排钢管架,高度35m以下,纵距1.5m,横距0.8m;横铺脚手板,内力杆(外侧)距墙面
17、为20cm。根据以上或设计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打好标记。用钢卷尺量出内、外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卡。5、脚手架封顶,内立杆应低于檐口50cm,外立杆高出平面屋面沿口1.2m,大横秆步距按各楼层层高划分相应的层间步距。同时要注意,如顶部为挑檐要保证最上一步离挑檐的距离施工人员的操作面调整好架体的步距。6、外架在距底座150m处设置纵向扫地杆,连接立杆下端,防止立柱底端在纵向发生位移;在纵向扫地杆上设置横向扫地秆,连接立杆下端,防止立杆底端在横向发生位移。 7、靠近立杆的小横杆应坚固于杆上,小横杆与立杆的联接处,小横杆伸出15cm以上。布置小横杆时,沿高度方向的立
18、杆两侧交替布置,沿纵向两横排立杆之间相向布置。 8、剪刀撑沿脚架,沿脚手架纵向两端和转角处,中间每6m设一组剪刀撑,由扫地杆标高处循环连续设置剪刀撑到顶,斜边与地面成4560之间。 9、水平方向每个结构层设置架体与边框柱的连墙杆。设置方法为在浇每层的楼面边框墙柱后用48钢管,拉结在边框墙柱上使主体结构,与立杆拉接形成钢性连接。 10、遇到提升架卸料平台前,脚手架与卸料平台必须断开,该部位的连墙杆加密设置,布置在断开平面上,内外排立杆之间应设侧向剪刀撑。卸料平台宜搭至脚手架外缘,宽度应不小于提升架宽度,平台采用5cm以上木板与进料方向垂直铺设;卸料台不得与提升架连接;卸料平台边缘要有防护措施,平
19、台的堆载要限定堆物重量。 11、在脚手架的顶部和转角处,连墙杆应加密设置,增加30%。连墙杆的作用是提高立杆的纵向刚度,防止脚手架内、外倾斜,增加架体的整体稳定,并可靠地传递风荷载。拉接应牢固、稳定、上下错位。 12、材料搬运的出入口及开口处两侧,内外立秆用双根钢管,用扣件紧固,在出入口外侧上面搭设安全遮棚,棚宽大于出入口的宽度,棚顶满铺间距小于50cm的双层脚手板,满铺10mm厚木胶合板。 13、脚手架的外侧,自第一步起必须设防护栏杆和 18cm高的挡脚杆;顶排的护栏栏杆不得小于二道,高度分别为1.3和0.9m。脚手架外侧用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全封闭隔绝。14、墙距离不满足10cm安全距离时。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脚手架 施工 方案 2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