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审批管理制度(共1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工程项目审批管理制度(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项目审批管理制度(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施工组织设计审批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施工组织设计是组织施工的总体计划布置,是指导其施工全过程中各项施工活动的管理、技术的综合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正确与否,将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安全控制四大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对充分发挥施工企业的优势,合理组织施工,科学管理,尽力采用施工新技术,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安排好空间和时间,组织安全、文明施工,注意保护环境,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提高投资效益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第二章 编报与审批程序第二条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约定的时间内,负责工程项目承建的施工单位必须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内部自审
2、、批准工作,填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报监理单位。第三条 项目监理单位接到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正式文件及相应附图后,总监理工程师应在约定的时间内,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如需修改,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书面意见,退回施工单位进行修改、补充,然后再重新报审,总监理工程师重新审查。第四条 已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监理单位报送建设单位。第五条 规模大、工艺复杂或新结构、特种结构的工程,项目监理单位对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后,还应报送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后,提出审查意见,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必要时还应与建设单位协商,组织有关专业部门和有
3、关专家会审。第六条 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本单位的具体条件,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职业健康、安全文明施工、环境管理、计算机网络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确保施工组织设计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措施上得当,利于安全、文明施工,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利于缩短施工周期。第七条 施工组织设计一经批准,必须按已批准施工组织设计执行。施工中,如果施工单位要对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调整、补充或变动,必须按原审批程序,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变动。第三章 施工组织设计审查的原则第八条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查和批准应符合规定的程序。第九条 施工组织
4、设计应符合国家的技术政策,充分考虑承包合同规定的条件、施工现场条件及法规条件的要求,突出“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第十条 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施工单位是否了解并掌握了本工程的特点及难点,施工条件是否分析充分。第十一条 施工组织设计的可操作性:施工单位是否有能力执行并保证工期和质量目标;该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切实可行。第十二条 技术方案的先进性: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的技术方案和措施是否先进适用,技术是否成熟;第十三条 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健全且切实可行;第十四条 安全、环保、消防和文明施工措施是否切实可行,并符合有关规定;第十五条 在满足合同和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对施工组织设
5、计的审查,应尊重施工单位的自主技术决策和管理决策。第四章 施工组织设计审查的注意事项第十六条 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提交详细说明完成该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设备及人员配备与组织、质量管理措施以及进度安排等的施工方案,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后方能实施。第十七条 重点部位、关键工序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报送其施工工艺和确保质量的措施,经审核同意后,方能实施。第十八条 在施工顺序上应符合“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体、后围护”的基本规律。施工流向要合理,即平面和立面上都要考虑施工的质量保证与安全保证;考虑使用的先后和区段的划分,与材料、构配件
6、的运输不发生冲突。第十九条 施工方案与施工进度计划应保持一致性。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应以确定的施工方案为依据,正确体现施工的总体部署、流向顺序及工艺关系等。第二十条 施工方案与施工平面图布置的协调一致。施工平面图的静态布置内容(如临时施工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管道、施工道路、临时办公房屋、物资仓库等)以及动态布置内容(如施工材料模板、工具器具等),应做到布置有序,有利于各阶段施工方案的实施。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制度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使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正确贯彻设计意图,加深对设计文件的特点、难点、疑点的理解,掌握关键工程部位的质量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工程开工前,设计单位按照法律规定
7、的义务,应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进行设计技术交底,并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第二条 为了使施工单位和各参建单位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找出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图纸的差错,将图纸中的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各单位应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第二章 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的主要内容第三条 设计交底的主要内容1、施工图设计文件总体介绍;2、设计的意图说明;3、特殊的工艺要求;4、建筑、结构、工艺、设备等各专业在施工中的难点、疑点和容易发生的问题说明。5、对设计图纸疑问的解释。第四条 图纸会审的主要内容1、是否无证设计;图
8、纸是否经设计单位正式签署。2、地质勘探资料是否齐全。3、设计图纸与说明是否齐全,有无分期供图的时间表。4、设计地震烈度是否符合当地要求。5、几个设计单位共同设计的图纸相互之间有无矛盾;专业图纸之间、平立剖面之间有无矛盾;标注有无遗漏。6、总平面与施工图的几何尺寸、平面位置、标高是否一致。7、防火消防是否满足要求。8、建筑结构与各专业图纸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结构图与建筑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一致;建筑图与结构图的表示方法是否清楚;是否符合制图标准;预埋件是否表示清楚;有无钢筋明细表;钢筋的构造要求在图中是否表示清楚。9、施工图中所列各种标准图册,施工单位是否具备。10、材料来源有无保证,能否代
9、换;图中所要求的条件能否满足;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有无问题。11、地基处理方法是否合理,建筑与结构构造是否存在不能施工、不便于施工的技术问题,或容易导致质量、安全、工程费用增加等方面的问题。12、工艺管道、电气线路、设备装置、运输道路与建筑物之间或相互间有无矛盾,布置是否合理。13、施工安全、环境卫生有无保证。14、施工图设计是否超出初步设计的原则。第三章 设计交底与施工图纸会审组织第五条 设计交底由承担设计阶段监理任务的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等相关参建单位参加。第六条 施工图纸会审由承担施工阶段监理任务的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参建单位参加
10、。第四章 管理办法第七条 设计文件完成后,由设计单位将设计图纸移交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发给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第八条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接到施工图设计文件以后,首先根据自己承担的工程范围和业务范围,组织自己内部的技术系统和技经系统,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熟悉、审查,并将审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内部讨论,然后将问题整理成汇总清单,报监理单位。第九条 监理单位在各单位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组织施工、监理、建设单位一起进行施工图会审,对各单位提出的问题进行集体论证,然后将存在的问题整理成会审问题清单,交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在设计交底前一周,交设计单位。第十条 设计单位接到建设单位递交的会审问题清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项目 审批 管理制度 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