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知识点归纳(共13页).docx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归纳(共1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学知识点归纳(共13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国际贸易学第一章 国际贸易学的研究1、国际贸易(世界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对外贸易:指从单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出发,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 注: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2、进口:当一个国家从其他国家购进商品和服务用于国内生产或消费时,由此而产生的全部贸易活动称为进口。 出口: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输出本国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称为出口。 注:在一定时期内,当某种商品的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则为净出口;反之则为
2、净进口。 出口部门:是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品的总和。 进口竞争部门:是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各类产业的总和。3、国际贸易值(额):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它是一定时期内各国出口值之和。(对外贸易总值:指一国的出口值与进口值之和。)国际贸易量: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值。(对外贸易量:是一国以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出口值之和。)4、 贸易差额: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的差额。若出口值大于进口值则为出超(贸易顺差),反之为入超(贸易逆差)。5、 总贸易:以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总贸易额为一国的总进口额加上总出口额。专门贸易:以关境作为统计
3、外贸的标准。专门贸易额为一国的专门进口额加上专门出口额。 注:过境贸易计入总贸易额但不计入专门贸易额。6、 货物贸易:指物质商品的进出口,也称有形贸易。服务贸易:指服务的进出口,也称无形贸易。7、 直接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生产国直接到商品的消费国去销售商品,后者也乐于从前者购买,即出口国为生产国,进口国为消费国。间接贸易:商品的生产国与消费国不能直接进行交易,而只能通过第三国商人转手来间接地进行交易。转口贸易:指从商品的生产国进口商品,不是为了本国生产或消费,而是再向第三国出口的贸易形式。过境贸易:从商品生产国购货之后,需要通过第三国的境界才能进入本国市场,对于第三国来说,这就是过境贸易
4、。8、 自由结汇贸易:以货币作为清偿手段的,称为自由结汇方式贸易,或叫做现汇结算贸易。易货贸易:以货物经过计价作为清偿工具,称为易货贸易。9、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中各类商品的构成情况,通常以各种商品在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10、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通常是用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商品的来源和出口商品的去向,反映该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
5、经济贸易联系程度。)第二章 国际贸易的利益1、国际分工:指各国在从事商品生产时,相互间实行的劳动分工和产品分工,他是社会分工向国际范围扩展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2、当代国际分工的新发展(特征): (1)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发生变化。 (2)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得到迅猛发展。 (3)“水平型”国际分工成为主流。 (4)国际分工的界限发生变化。(产业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转变为产业内部的国际分工,以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逐步转变为以生产要素为界限的国际分工。)3、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从静态上来看,贸易的利益是指通过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换,参与国消费者可以得到的商品数量要大于在封闭状
6、态中有自己来生产得到的数量。这是在资源总量未增加,技术未进步的情况下,仅仅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所取得的利益即为静态利益。 相对价格:指直接用一种商品来表示的另一种商品的价格,或是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4、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 (1)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开拓新的市场,促进经济增长 (3)创新机制,推动技术进步 (4)加速资金积累 (5)促进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6)对一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第三章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1、 古典国际贸易分工理论阶段:(1)重商主义: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要通过对外贸易来积累金银货币财富,就必须保持贸易顺差。(2)
7、绝对成本理论:一国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地低于他国,那该国生产这种商品的产业就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相反,就是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或处于绝对劣势的产业。(3)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在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而言,即具有比较优势。21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阶段生产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 (1)生产劳动率相同条件下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 各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比率不同,这是产生国家贸易最重要的基础。 各种产品的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 生产要素禀赋比率不同 生产要素价格比率不同 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 商品价格差异
8、生产要素禀赋:指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拥有状况。要素丰裕度:指两国要素拥有量和要素价格比率的比较。(等同于生产要素禀赋)要素密集度:生产各种商品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或比例。 (2)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一个国家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其价格就会便宜。一个国家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禀赋较多、价格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本国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3)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收益的影响:在开展贸易后的短时期内,由于只发生商品价格的变动而没有发生生产要素在进出口部门之间的流动,两国出口行业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报酬都会上升,两国进口竞争行业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报酬都会降低。长期来看,有“
9、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从没有贸易转到自由贸易,会使在价格上升的行业(即出口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而使在价格下跌的行业(即进口竞争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 (4)价格均等化定理:如果各国都以各自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差距为基础进行贸易,其结果是贸易前相对丰富的要素价格上涨,相对稀少的要素价格下降。这样的过程发展的结果,将会逐渐达到要素价格比率的国际均等化。 (5)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生产要素密集度变换论、要素非同质论、贸易壁垒说、需求偏向论、自然资源论2.2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阶段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模仿时滞掌握时滞反应时滞 (1)技术要素说需求时滞 其他国家需求时滞越短
10、,模仿时滞越长,则创新国依靠技术进步获得的比较利益越大(2)人力资本说(3)研究与开发要素说(4)信息要素说2.3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阶段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创新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衰退阶段创新过企业发明并制造出新产品其他发达国家开始制造这种新产品创新国以外的国家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参与创新国的出口竞争创新国成了该产品的净进口国技术知识密集型技能资本密集型资本劳动密集型劳动密集型3、 新贸易理论阶段(1)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间贸易(部门间贸易):一国出口和进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商品。产品流动是单向的,即出口一种产品,进口另一种产品。 产业内贸易(部门内贸易):两
11、国以上在相当具体的工业部门内进行相互贸易,即两国互相出口和进口同类型的制成品。1)产业内贸易的特点:产品流动具有双向性。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相似性,消费具有可替代性。产业内贸易的产品生产中使用相似的要素投入。 2)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 偏好相似论: 基本论点:一种工业品要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首先是一种在本国消费或投资生产的产品,即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取决于它的国内需求;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一个国家代表性的商品也越容易在另一国找到市场,因而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越大。 结论:两个国家收入水平越相似,消费者的偏好就越相似,因而产业内贸易范围越大。 市场结构论: 垂直差别:产品的根本特性在其程度上
12、的差别,也就是同种产品在档次(质量等级)上的差别。 水平差别:具有完全相同的根本特性并属于同一档次的同类产品,又会有一系列不同的规格、款式。 基本论点: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性原因。 3)产业内贸易的根本观点:造成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差别、规模经济、消费者偏好差别以及国家之间产品层次结构和消费层次结构的重合。各个国家的公司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产业内贸易的格局起决定性作用,而不是依赖于各国由于生产要素禀赋不同而造成的相对优势。注:在产业内贸易中,各国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公司的特定竞争优势,而产业间贸易首先表现为国家的竞争优势。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意味着国际贸
13、易中国家优势向公司特定优势的转移。产业内贸易以产品为界限。 (2)公司内贸易 公司内贸易: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的国际贸易。 注:公司内贸易属于国际贸易,但公司内贸易的商品大多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中间商品。 1)公司内贸易的原因:直接动机:公司试图绕过成本高的外部市场而让交易在公司内部进行,以降低交易成本。2)公司内贸易的利益:获得协调业务活动的利益通过差别性定价的策略掌握市场力量,是公司总体利润最大化避免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内部化将买卖双方所有权合二为一,可消除知识资产在市场转移中的不确定性 内部贸易的定价可以产生很大的利益第四章 世界市场1、补偿贸易:与信贷相结合的商品购销形式。即
14、买方在信贷基础上从卖方进口机器、设备、产品、技术或劳务,然后用商品与劳务支付货款。2、加工贸易:把加工与扩大出口或收取劳务报酬相结合的一种购销方式。 方式:来料加工:一国企业按照外商的要求,将其所提供的原料、辅料加工成成品后交给外商,收取加工费用。 进料加工:国内企业进口原辅材料进行加工后,把成品销往国际市场。又称以进养出。 来件装配:甲国商人向乙国厂商提供零件与原件,由乙国厂商装配再交给甲国商人,收取装配加工费。3、租赁贸易:把商品购销与一定时间内出让使用权相联系的购销方式。这是指出租人把商品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时期内专用,承租人要付与出租人一定数量租金。4、一价定律:一种商品一个价格的规律是指
15、,在统一的市场上,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同一种商品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价格。第五章 贸易条件1、贸易条件: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用物物交换表示,即用实物形态来表示的贸易条件。还有一种是用价格来表示的贸易条件,即一国的所有的出口商品价格与所有的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贸易条件指数: (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它表示一国每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获得多少单位的进口商品。T=(Px/Pm)100,T100,则贸易条件改善。 (2)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一定时期内一国的出口商品生
16、产部门的要素生产率指数与同期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S=(Px/Pm)Zx,S100,则贸易条件改善。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不仅考虑出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进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变化。D =(Px/Pm)(Zx/Zm)100,D100,则贸易条件改善。(3)收入贸易条件指数:一定时期内出口量指数与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它表示一国用出口支付进口的能力。I=(Px/Pm)Qx。 注:贸易条件的实质是国际贸易利益的分割问题。 只有在贸易结构不变时,贸易条件指数的变化才表示贸易条件的变化。 贸易条件是改善还是恶化并不能表示贸易条件是否合理。 贸易条件恶化并不意味着贸易利益的减少,还要看劳动(
17、要素)生产率。2、相互需求原理的主要内容:比较成本确定贸易条件的上下限相互需求强度决定具体的贸易条件:“国际需求方程式”即按照两国相互需求所决定的实际贸易条件是使总进口和总出口达于均衡状态时的贸易条件。相互需求强度影响贸易利益的分割: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程度愈是大于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程度,贸易条件就愈是对本国有利。相互需求原理:在比较成本确定的交换幅度范围内,实际的贸易条件是能使贸易双方的总出口恰好支付其总进口的那种贸易条件。3、提供曲线:在各种贸易条件下,一国为了达到最高的福利水平所愿意进行的各种进出口组合。提供曲线既可以看成是一国的出口供给曲线,也可视为一国的进口需求曲线。 提供曲线之所
18、以会弯曲是因为出口国的边际成本递增和进口国的边际效用递减。 由提供曲线知,贸易条件均衡的两个基本条件:各国的贸易收支平衡;各国商品的进口和出口需求平衡。4、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1)生产要素不平衡增长对生产格局的影响: 罗勃津斯基定理:在两种生产要素、两种商品模型的情况下,在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其中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了,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保持不变,那么密集使用了前一种生产要素的产品的绝对产量将会增加,而密集使用了后一种生产要素的产品的绝对量将会减少。(2)生产要素不平衡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如果劳动力增加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绝对量就会增加,资本密集型产品的
19、绝对量就会减少。如果劳动密集型产品是这个国家的相对优势产品即出口产品,那么,随着劳动力的增加,该国的出口量和进口量都会增加。如果劳动密集型产品因该国增加出口而引起价格下跌,资本密集型产品因该国增加进口而引起价格上涨,那就会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如果劳动密集型产品是这个国家的进口竞争产品,那么随着劳动力的增加,进口竞争产品即进口替代产品的绝对量就会增加,从而减少进口;出口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产量就会减少,从而缩减了出口量。如果劳动密集型产品因该国减少进口而引起价格下跌,资本密集型产品因该国减少出口而引起价格上涨,那就会导致该国贸易条件的改善。总结: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这种增长是出现
20、在进口竞争行业还是出口行业。假定生产要素增长能影响商品的世界价格,那么,替代进口的经济增长会改善这个国家的贸易条件,而扩大出口的增长会使这个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 (3)贫困化增长:当一个国家传统出口产品的供应量急剧增加时,它的国际市场价格趋于下跌,甚至跌到使这个国家受到损害的地步,贸易利益反而减少。5、技术进步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1)中性技术进步:劳动和资本的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以同比例增长。 (2)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比 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提高的快。能提高劳动密 集型产品的产量。 (3)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比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提高的快。能提高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产量
21、。 总结:节约了出口产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技术进步,有助于该国贸易量的增加,但在其他 情况不变时,会使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反之,节约了进口竞争产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技术进步,则会增加国内进口竞争产品的产量,从而减少了贸易量。如果其他情况不变,就会使该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1、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 (1)对自由贸易理论的批判与自己的理论主张: 普遍的自由贸易理论是无边无际的世界主义经济学,它完全忽视了国家的存在,不考虑如何满足国家利益,而以所谓增进全人类利益为出发点。 流行学派只考虑交换价值,即通过对外贸易增进财富,而没有考虑到国家的精神和政治利益,眼前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 知识点 归纳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