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考试题(共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理学与生活考试题(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与生活考试题(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 你认为学习心理学有什么意义? 15 心理学是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 心理学对日常经历中的重要事件有着及时和重要的应用.心理学的目标是描述,解释,预测以及帮助控制行为. 2. 回忆自身发展历程,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63 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和基础,社会生活条件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心理是脑的功能,心理发展水平是以一定的和理条件为基础的。遗传和生理因素在心理发展中起物质前提和基础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生活条件在心理发展中起主要的决定作用。这种作用不是机械的、绝对的、而是要适合人已有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2、。在分析心理发展的条件时,还要看到实践活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人的睡眠有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844个.在睡眠阶段1,脑波是大约3-7cps,在阶段2,脑波的特点睡眠纺锤波,即12-16 cps电活动的瞬间脉冲。在睡眠阶段3和4,人进入很深的放松睡眠阶段,脑波慢到1-2cps,呼吸和心率降低,最后阶段,脑的电活动增加,脑电波很像阶段1和2所记录到的。在这个阶段,人会经历快速眼动睡眠,将开始做梦。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在整个晚上交替进行,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逐渐变得越来越短,甚至消失,而每个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择变得越来越长,并且时间的间隔也越来越短,最后甚至合并成
3、一个阶段。4. 什么是阈限?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100,104阈限是产生感觉体验的物理刺激量。绝对阈限是产生感觉体验需要的最小物理刺激量.差别阈限即能够识别出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物理差异.5. 举例说明生活当中的错觉现象106-108感觉和对感觉体验的知觉解释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感觉系统所接受的内容和我们的心灵所解释的结果之间的差异在直觉和认识领域中占有核心地位。既心智对现实进行扭曲。6. 说明感觉与知觉的关系?120-121感觉这一术语指的是对物理世界的能量的初始探测。对于感觉的研究一般是探讨感觉机制的构造和加工过程,以及刺激如何对这些机制产生作用。知觉这一术语则涉及解释感觉信息的高
4、级认知过程。感觉是对刺激的初始探测,直觉是对我们感觉到的事物的解释。当我们读书,听音乐会,享受按摩,问香水或品尝鱼子酱时,我们的体验远不止直接的感觉刺激物本身。每一个感觉事件都是在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这个背景下得以加工处理的,我们先前的经验为单纯的感觉体验赋予了意义。7. 举例说明身边发生的各种形式的学习?135,137,138,140学习是基于经验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反生相对一致的变化的过程。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比如你学会了艺术鉴赏能力相对一致的变化 比如你每天联系飞标就学会了投掷 如果你不联系就会退步基于经验的变化 比如我们在婴儿时期学习走路说话的过程8. 什么是强化?
5、举例说明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144强化:某些环境刺激对行为反应产生促进作用的过程称为强化,随之而来的刺激或事件加强或增加了先前的反应可能性的过程。一般说来,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在学习中如能合理地运用强化,减少惩罚,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改善他们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从刺激物的使用和安排来激发学习动机,强化理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过于强调强化的作用,忽视甚至无视人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的作用是机械的、不正确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强化理论的背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他们认为,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
6、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而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正强化,提供奖赏。负强化,中之一个负面的刺激。9. 常用的学习方法,策略是什么?如何改进?150学习方法是指在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和运用等认知过程中的方法和技能。它包括有外部的方法如怎样做笔记、内部的方法如怎样进行想象;有单项的方法如网络图法,以及系统的方法如MURDER法。MURDER是英文首写字母缩写表示:激情(mood)、理解(understanding)、回忆(recall)、详述(detail)、扩展(expand)、检验(revie
7、w)。按照认知加工构成的特点,学习方法还可以分为两类:指向理解的学习方法和指向记忆的学习方法。前者强调对观点之间联系的理解,如提问法、笔记法和各种课文分析法;后者的作用在于对学习材料的储存和提取,如划线法、概述法和各种记忆术。学习方法必须在元认知和学习的调控作用下才能有效地操作和发挥作用。学习策略是个多层次、多水平、动态的有机系统。它主要由学习方法、学习的调控和元认知构成,这三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10. 遗忘曲线说明了记忆的什么规律?17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在数量上受时间因素制约的规律:遗忘量随时间递增;增加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然
8、后逐渐缓慢。就是说,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9、。11. 遗忘的原因有什么?177,1801)衰退说 遗忘是记忆痕迹的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说 遗忘是因为学习和回忆之间收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3)压抑说 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4)提取失败说 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我们之所以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提取有关系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12. 举例说明你所使用的记忆术1821)地点法:地点法是通过与你熟悉的某种地点序列想联系来记忆一系列名字或客体 对于演讲家来说,是一篇长长的讲演的各个部分 的顺序方法。为了记住一个杂货但,你可以再内心讲期中的每个条目沿着你从家道学校的路线顺序排列。以后要回
10、忆这个名单的时候,你在内心走过这条路线,找到每个地点相联系的条目。2)琴栓一单词法:类似于地点法,只是要你要把序列中的项目与一系列线索而不是熟悉的地点相联系。典型的琴栓一单词法的线索是将数字和单词练习起来的一系列韵律。例如,你可以识记 “one is a bun”、 “two is a shoe”、 “three is a tree”等等,然后你会将序列中的每个项目于何时的线索相结合。对于杂货但,你可以把面包(bread)安置在几个小圆面包(bun)里,鞋(shoe)里充满桔汁(orange juice),把树(tree)挂满锥形冰激淋(ice cream cones)而不是树叶等等。你可以看
11、到学习无序信息的关键在于以一种能给你自己提供有效提取线索的方式来编码信息。13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对自己来说,哪些因素会影响你的解决问题的过程?202问题解决时所需要的静态的知识经验、认知方式,动态的思维水平、认知策略,具有调控作用的动机强度和个性特点. 问题情境的影响,也就是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已有的知识结构之间的差异;动机的影响,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问题解决;心理定势的影响;情绪的影响;策略的影响,不同的策略会影响问题解决的成功与否。 人际关系。人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解决问题不仅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人们 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例如,人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要求与周围的
12、人方式一致,这种现象称为从众现象。团体内的相互协作和相互帮助,是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的积极因素;相反,互不信任、人际关系紧张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14问题解决的途径与方法?194-2001、一种是算法,所谓算法是指迟早总会产生解决办法的方法。一种叫做穷尽搜索的方法,就是一种算法。使用这种方法时,人们会尝试一个问题的所有可能的答案。2、一般来说,人们花在搜索答案上的时间,粗略地同问题空间的大小成比例。问题空间是指,对于一个问题解决者来说,所出现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通常,一个问题还可能有其它的解决办法。然而,如果问题解决者没有意识到这些解决办法,那么,这些解决办法将不被包括在问题空间里。问题空间的大
13、小是可以变化的。在问题解决活动中,人们使用最为广泛的策略是手段目的分析和类推。3、手段目的策略:手段目的策略有两个重要成分。首先,人们把问题分解成许多亚问题或较小的问题;然后,针对每个亚问题,人们尽力缩小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手段目的分析把问题解决者的注意集中在初始的问题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上。4.类推途径:问题同构:在小人和魔鬼过河测试中,如果将小人和魔鬼改成不同国家的居民,问题的性质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这些有着同样的根本结构和解决办法,但细节不同的问题称作问题同构。问题解决的类推途径还有其它一些标准的术语。我们当前努力解决的问题通常称作目标问题。为了解决目标问题,我们应该参考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生活 考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