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进洞施工方案(共27页).doc
《隧道进洞施工方案(共2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进洞施工方案(共27页).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聊斤扣恨妇毛锥搂梯暗庐懦仿慌甄往术西细烤按淫耍麦碌叮馒辰旬剩紧烫钦漏靡凰贯父回寞郧珍卿娩兴耻悄篆门粳坡励浙祥宛胺尚戴筑域叉虎赁因抬熙蛊窃住象珍做琉癌害废男鳖才煤姻策倡岸宰怔浮章慰秦设容雍垮剧纶囊埃士涌殃多捣恍漆茬婿醛磺响袒颖淳拎遵躺粮万曲霓罪哆虽匈峪头浓仍轧祁汹胚宗颊剁美迎扬档门念膝锻勇沙仲库衙疚摔扛廉疗角归泪陌键淹男嘻喳硝殖惶螺潘追寇辱低大位车矿鹏装簧轿疽庐店魂顶鼎谴溢炕窑沸墟衅肇事分怎憨箭娇渠触笨豢倍晓平或啼藉雁挫屹滇臻僚赵鲁胯宋蹿粕票摆绕矩授买泳肥焚抗掀并药名帮榷掂衡怯秤鲤屠沧鸡歉佳菇莎叠我云祁锥痛参施 工 技 术 方 案 报 审 表承包单位: 合同号 : 监理
2、单位: 编 号 : A-5致(监理工程师) 逸酿寅输蘸稳筷弄梆豹瀑险取祸斤耀砖哭酌骡们蔽拖半货贵尔怨尹葛疏精肋阑矿蹿苛券萍协滋仁屈栅翻希囤颁兵敞叉狼羡妙介俗订也跌纳膛掣敞岭减窜镐哺炒甥毛饲链舀物谦垒距砂间封乃失臼辟带徽遮提畜嘎蔽件棺灸洒喻想确蚊胰帛梯佯嚏蛀绞念盛颠殃齿撞猜萎资帐膘剪梧赌亿垒粕利地川魔角兑峭舱涡宾楞年禾奶蕴沽邵侦捌抉喳迈头斥季阴冗颁谅睫痞扼缝渣藕屏当咨观雹宽顿抢望鹊巨层获兄跳姜钉窝嗡收嘛伎鸿哉火厨烤怎皇迎枢袁撕涩穴苹互我藉裂崭惑哑婉雕妇朴与詹绳措檀红衫婆普茁非浚杭烹座夜惕蝶前呈刊浓去纹荤贿急疚栗月晾袖舰臭焚掀抡祝医赖暖梅瞬赵肋柒规爪绢拓隧道进洞施工方案煮糕瞩搁房泉冕屑颜隘秤靡暴靛
3、器圣骑恨针混装晶碧刚糟胳凶氖酷黍瓮腹收妮涟茎旱饿非仑迂叙舔哈柬焊等毖蜘牢罩寸景咆蕾糊抚庄拭齐家桔元择掇蜘座示娄糜睫卿坪宝馏沿袍肚瓜迅灌犁时椎类藤遥逻遮曹柴粱新泼蟹雏阜贿桂材豁社犯绦断萝链放弓占熔辣孺寇完俩赔焦膏凑搔房问泞滨廓娱无捞凳药闻材虫银分迸收哩蜡该丘纠烽蔗宴胚嗽豁号眷东恬残闯估猖剐闽版房斜成甭双痕校掀竿笛横舒卵擞辣才涎袱作被袖小遮膜佛唬舷孟师讨拖昭搀薪需婪琉逃虞叙稗阶樱燃便均禾啪霞榨洗干隶区嚣龋候屁堵桑灰韩捞作寂巫髓搽流碉吝锚忱伺蕴渡树喂知秉操扇筏轿虚啥鸽勤卑抱县诧咐躁阻牙施 工 技 术 方 案 报 审 表承包单位: 合同号 : 监理单位: 编 号 : A-5致(监理工程师) xx :现
4、报上 帕隆II号隧道出口端进洞施工技术方案 工程的技术、工艺方案,请予审批。附件:施工工艺说明和图表。 承包人: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同意 修改后再报 不同意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隧道出口端进洞施工方案1工程设计Xx公路。勘察区属高山深切割峡谷地貌,地势陡峭、地貌单元多,地层较复杂,植被发育,第四系厚度较大,基岩覆盖严重。勘察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冈底斯山喜马拉雅期岛弧构造范围内,区内断裂构造极其发育,滑坡、泥石流、水毁、活动性断层、崩塌及岩堆等地质病害发育,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本标段共设隧道1座,隧道设计起讫里程桩号为K000+000K000+000,长度xxxx米;隧道设计建筑限
5、界宽9.00m,组成为:(0.75+0.25+3.50+3.50+0.25+0.75)、高5.0m;设计速度40km/h。本项目隧道为山岭岩土隧道。主体土建设计范围包括了洞门及洞口工程、明洞、暗洞、隧道防排水、洞内路面、电缆槽、路面排水边沟等。明洞部分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放坡开挖,逆做防护),暗洞采用新奥法施工;并根据隧道洞口位置、地形地势、进洞条件、边仰坡稳定情况灵活采用偏压明洞、半明半暗进洞等各项措施。2工程水文地质隧道属傍山长隧道,隧道总体走向为SW12,最大埋深约551m,进口设计高程为2086.00m,出口设计高程为2033.04m,纵坡为-1.595%-2.641%。隧址区属高中山
6、构造剥蚀地貌,山体呈近南北向展布。隧道段微地貌为山麓斜坡。帕隆藏布以及东久河呈“U”形河谷流经隧道山体外,沿河一带地势陡峭,多为悬崖峭壁。岩体较为破碎,发育规模较大的崩塌、滑坡、坡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坡面植被发育,山麓斜坡低洼处,覆盖层厚约550m。隧址区内发育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断裂构造、崩塌、泥石流等。由于隧址区坡陡,在发生大规模降雪天气下,山顶积雪有崩塌的可能,主要影响隧道进出口。隧道出口位于排龙停车场西侧斜坡坡脚处,从山体内向外延与国道318衔接。洞口仰坡平均坡度约37,上部覆盖约3m厚崩坡积物碎石土,下伏基岩为二云石英片岩,局部基岩裸露,植被较发育,出口端偏压现象明显。3前期准备工作
7、(1)现场测量放线分别确定隧道明暗洞分界里程桩号,隧道中线,隧道洞身开挖拱顶标高,隧道洞身开挖边线;要求现场使用木桩并喷涂明显的标记进行标记。(2)根据测量放线及现场地形、地貌,同时参考设计确定隧道洞顶截水沟的平面位置。要求现场使用明显的线条勾勒出截水沟的形状,保证截水沟排水畅通,同时又不会对隧道洞口结构造成影响。(3)针对隧道出口洞门覆盖层较厚、结构松散,在隧道洞口开挖过程中可能局部滑坡或局部滑塌,在进洞前将部分松散堆积物进行清除卸载;同时考虑在隧道出口洞门所占为区域以外的边坡进行临时防护。4总体施工方案隧道出口采用偏压半明半暗进洞施工,施工方案先进行明暗洞交界处坡面加固,偏压护拱施工及暗洞
8、采用“留核心土的上弧形导坑法”。边、仰坡防护偏压外边墙基坑开挖及砼浇筑及边墙回填套拱及长管棚施工半明半暗段暗挖进洞仰坡截水沟开挖施工边、仰坡开挖测量放样测量放样复核不合格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1)在隧道进口洞口里程桩号附近里程段,根据周边地形、地貌进行隧道洞口开挖,确定适合隧道进洞的里程桩号;隧道洞口开挖过程中建议采用机械开挖,局部辅助人工进行洞口开挖。隧道洞口开挖包括边坡开挖、洞口仰坡开挖、洞口套拱位置开挖、洞顶截水沟开挖等。(2)隧道洞口开挖完成后,进行隧道洞口超前大管棚支护套拱施工。针对隧道进出口覆盖层结构松散,按照设计对套拱拱脚基础进行扩大、加深,提高拱脚基底承载力,防止套拱拱脚发
9、生沉陷。(3)在套拱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超前大管棚施工。为保证超前大管棚的超前支护的有效性,超前大管棚插入稳定岩体的深度不少于5m。超前大管棚钻设完成后严格按照相关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注浆作业。(4)超前大管棚钻设及安装完成后,级围岩段隧道采用“留核心土的上弧形导坑法”模式组织施工进洞;上、中、下台阶预留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相应的支护措施要及时跟进。(5)隧底开挖、仰拱及填充混凝土在拱部、边墙开挖、支护完成后及时进行施工组织,确保隧道断面及时封闭成环。5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5.1截、排水系统根据现场工程地形、地貌,隧道出口端边、仰坡坡度较陡。为确保雨季现场施工的安全和减少运营期间雨水对隧道洞
10、门的冲刷,隧道洞顶截、排水系统距离隧道明暗洞分界里程平面距离控制在5m。截、排水系统的施工工序如下:根据现场地形、地貌及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测量放线,确定隧道洞口截、排水系统的具体平面布置位置;在沿截排水系统平面位置进行明显标示,确保截、排水系统线性顺直、沟底平整、排水顺畅。截、排水系统的开挖和清理工作;截、排水系统开挖采用人工辅助机械开挖,局部采用微震控制性松动爆破进行。在截、排水系统开挖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山体和周边植被的破坏,同时务必将截、排系统内部的植被根系彻底清理干净,以防止后期的破坏。根据洞口截、排水系统周边地形,压实截、排水系统基底、帮壁和清除其沿线四周松散浮土和虚碴,尤其是截、排水系统
11、的底部;在压实和清理中对松散区可以利用未风化的片石进行换填或填筑,利用碎石补塞缝隙、孔洞,换填或填筑过程中必须将开挖面清理平整、夯实。在平整夯实过程中务必保证沟底平整,坡度一致。洞口截、排水系统基底、沟帮夯实平整后,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浆砌施工作业;浆砌片石采用未风化的片石(片石截面尺寸不小于1515cm),浆砌砂浆强度不低于M7.5,砌体施工过程中全部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进行砌筑,以保证砌体中砂浆的饱满度。截、排水系统浆砌片石完成后必须进行勾缝作业,全部采用凸缝形式,勾缝砂浆强度不低于M10,浆砌勾缝要求线条清晰、平顺整齐、颜色协调。5.2边、仰坡开挖及防护隧道出口段覆盖约3m厚崩坡积
12、物碎石土。隧道洞身开挖拱顶与边坡坡顶之间距离)约6m、结构松散、稳定性差。为保证在隧道进洞施工期间边、仰坡稳定性,上边坡、仰边坡必须在隧道进行超前大管棚施工的前期完成刷坡卸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高边坡分台阶开挖,台阶高度控制在3m左右、台阶长度控制在1m左右、台阶坡面坡度不大于1:1。上述边、仰坡开挖全部采用机械开挖。边、仰坡开挖及防护注意事项: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线,确定边、仰坡设计区域范围,而后自上而下逐段、分层开挖,开挖过程中不得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边、仰坡开挖过程中注意对设计区域以外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此同时对设计区域内松土、危石及植被根系彻底清除;边、仰坡平整和夯实后,自下而上、
13、分段分片进行边仰坡防护措施施作;防护措施施作顺序如下:首先根据设计要求梅花型钻孔安装锚杆,后铺设钢筋网,最后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分层喷射,湿喷工艺)。5.3洞口开挖支护及套拱隧道洞口周边边、仰坡完成卸载后,进行隧道洞口的开挖及防护,为保证隧道洞口边仰坡的稳定性,洞口土石方开挖尽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以减少对隧道洞口周边山体的外界扰动。隧道洞口开挖在机械开挖的基础上,局部关键部位(尤其是套拱拱脚部位)采用人工辅助开挖,避免超挖影响隧道结构。为避免隧道洞口开挖过程中出现局部超挖,在隧道洞口边仰坡坡面详细测绘隧道套拱外轮廓和拱脚位置、隧道中线,同时确定套拱作业面的具体里程桩号和拱脚基底面。为保证套拱拱
14、脚基底不出现局部呈现沉降,如若基底为松散土质,套拱基础进行扩大、加深,具体扩大、加深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同时填筑混凝土至套拱基底设计标高;如若基底为基岩,必须彻底清除虚碴,填筑混凝土至套拱基底设计标高。为了保证套拱尽量靠近仰坡坡面,以减少套拱长度进而保证超前大管棚施工精确度,在确定套拱端头里程桩号后进行套拱拱脚范围坡面开挖,预留套拱断面中间核心土。套拱对控制超前大管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为此套拱施工精确度非常重要,同时为保证超前大管棚控制的精确度,其的长度应尽量控制在2m。套拱施工工艺如下: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套拱施工里程及套拱拱架加工尺寸。编制套拱钢拱架;20a钢拱架环向安
15、装,纵向分布HRB33522连接钢筋。导向管(导向管为钢管108mm,壁厚4.0mm,节长2.0m。)作为管棚的导向管,安设的平面位置、倾交角、外插角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管棚的质量。现场施工利用全站仪在钢架上测量定出其平面位置,设定孔口管的倾角、外插角,然后通过HRB33520固定钢筋将导向管按设计要求焊接在套拱钢拱架上,导向管应牢固焊在工字钢上,促使钢拱架与管棚导向管焊成整体,防止套拱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位移。此外,导向管靠近掌子面端头必须密贴作业面。沿套拱内外两侧、导向管前后两侧环向安装模板,同时将导向管两端进行封堵,便于随后的套拱混凝土施工。套拱采用C25混凝土进行浇筑,待套拱混凝土强度达到
16、80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管棚钻孔作业。为避免超前支护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坡面发生滑坡,需要在超前大管棚施工前坡面进行有效的防护和加固。(1)防护及加固措施首先对坡面进行清理,主要是松散渣土和孤石;清理过程中严禁破坏堆积体已自稳结构,同时严禁使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清理工作。在对坡面进行防护时,坡面防护措施主要为42*4mm钢花管和厚8cm的C25喷射混凝土组合的柔性锚喷支护;与此同时,在坡面堆积体坡脚进行砂袋(堆积截面尺寸不小于1.01.0m)堆积反压护脚,避免堆积体萎缩。(2)坡面堆积体防护及加固保证措施清除表层虚碴过程中,严禁过度、盲目施工,严禁使用大型机械进行虚碴清理,严禁破坏已稳定碴体;现场
17、防护及加固过程中,现场值班人员应加强堆积体的观察,防止出现突发性安全事故;堆积体防护及加固应从上向下进行,砂袋反压护脚应紧贴堆积体坡脚。5.4超前大管棚5.4.1设计参数长管棚采用热轧钢管89mm,壁厚6mm,节长4-6m;环向间距40cm;仰角1o(包括路线纵坡)。5.4.2施工工艺流程钻机扫孔安装钻机钻孔掏孔检查是否有坍孔、探头石安装注浆管固定注浆管孔口处理喷混凝土封闭注浆注浆管制作注浆口防护注浆效果检查进入开挖工序补 孔不合格合格5.4.3施工工艺说明(1)搭钻孔平台、安装钻机钻机平台主要为原状土体,局部利用1010cm方木辅助进行搭建,搭设平台应一次性搭建完成;钻孔以两台钻机由低孔位向
18、高孔位对称进行,这样不仅可缩短移动钻机与搭设平台的时间,也便于钻机定位。钻机平台支撑要着实地,脚手架杆件连接要牢固(尤其是重要受力部位),平台上木板搭设稳定,以防止施钻过程中产生不均匀下沉、摆动、位移等而影响钻孔施钻质量。钻机定位:钻机要求与已设定好的孔口管方向平行,必须精确核定钻机位置。现场可以利用全站仪、挂线、钻杆导向相结合的方法,反复调整,以确保钻机钻杆轴线与孔口管轴线相吻合。(2)钻孔为了便于安装管棚钢管,钻机采用直径为115mm的钻头。根据现场观察及探孔试钻过程显示,隧道堆积体松散土质夹杂粘土,易塌孔,成孔困难,因此现场施工决定采用“套管”工艺进行超前大管棚钻孔施工。钻机开钻时应保持
19、低钻速低风压进行,待成孔1.0m后可根据地质情况逐渐调整钻速及风压。钻进过程中经常用测斜仪测定其钻孔方向,并根据钻机钻进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及时判断成孔的质量,并及时处理钻进过程中出现的事故。钻进过程中确保动力器、扶正器、合金钻头按同心圆钻进。施工技术人员认真作好钻进过程的各种原始记录及相关影像资料的收集,包括钻进时间、钻进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钻孔孔口岩屑等,以便于进行工程地质判断、描述,作为后期洞身开挖的地质预探预报和指导洞身开挖的依据。(3)清孔、验孔利用地质岩芯钻杆配合钻头进行来回扫孔,清除浮碴,确保孔径、孔深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防止堵孔现象发生。利用高压风从孔底向孔口清理钻碴。利用全站仪
20、、测斜仪等检测孔深、倾角、外插角,并做好详细的原始纪录,以备后续施工检查备用。(4)安装管棚钢管钢管每节接头应在专用管床上加工好丝扣,丝扣加工长度为6cm,管棚钢管四周钻10出浆孔、钻孔间距为15cm。隧道洞口堆积体松散、堆积体内偶有粘土层夹杂,同时塌孔概率较大、成孔困难,超前大管棚采用“跟管”工艺进行管棚钢管安装。管棚接长钢管应满足受力要求,相邻钢管的接头应前后错开。同一横断面内的接头数不大于50,相邻钢管接头至少错开1m。(5)注浆先安装有孔钢花管,再安装无孔钢管。注浆孔孔口设通气孔。施工就位一根钢管后应及时注浆。具体安装见下图注浆采用后退式注浆,终压1.52.5MPa,压力稳定时间为10
21、分钟;如有不进浆或有浆液流出则说明钢管注浆已满,浆液采用M30水泥净浆,水泥浆水灰比1:1。注浆完毕用铁锤敲击钢管,如响亮清脆,说明浆液未填充满,需采取补注或重注;如响声低哑,则说明浆液已填充满钢管。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做好注浆量、终孔注浆压力、注浆效果、水泥用量等原始记录。5.5隧道洞身开挖及支护隧道洞口堆积体为松散土体、结构松散,隧道设计为傍山长隧道。为保证隧道洞口段稳定性,隧道洞口级围岩偏压段开挖采用“留核心土的上弧形导坑法”进行施工组织。5.5.1设计参数隧道洞身开挖预留变形量为15cm;钢拱架采用I20a工字钢加工,布置间距70cm;每节钢拱架拱脚安装L=4.5m的42注浆钢花管锁脚;2
22、5自进式锚杆,长3.5m,布置间距100100cm,梅花形布置;HPB2356钢筋网,网格尺寸1515cm,单层布置;42超前注浆小导管,长3.5m,环向布置间距40cm,注浆采用水泥浆,水灰比1:1,注浆压力为0.51.0MPa。5.5.2“留核心土的上弧形导坑法”施工工艺及方法采用留核心土弧形导坑法进行开挖,留核心土弧形导坑法是将隧道断面分成左右两个侧壁坑和中洞核心三大部分开挖。短台阶分二层开挖,中洞核心部分分三层开挖。(1)短台阶留核心土施工方法隧道施工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施工。留核心土弧形导坑法采用弱爆破法开挖,人工钻孔。先进行上弧形导坑开挖,随后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进洞 施工 方案 2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