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虚词专题训练(共9页).doc
《初中文言文虚词专题训练(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虚词专题训练(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状元堂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教师刘茂霞科目时间2014年 月 日学生年级学校 温江公园校区重难点文言文虚词不同语境中的含义难度星级教学内容 初中常见文言文虚词专题训练 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
2、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 用作助词可不译。 二:其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
3、妻跪问其故。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记忆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三:以 1、作为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
4、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策之不以其道。 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从” 例: 2、作为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表示范围译为“到” “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 记忆顺口溜: “以”作介词“把、拿、用”, 因为、按照、在、凭、从; 又作连词如同“而”, 偶尔通假要分清。 四:于 1、对,对于。向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2、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与,跟,同。 例:身长
5、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4、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6、被 例:受制于人 记忆顺口溜: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五: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六: 然 1、代词 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例:父利其然也(伤仲
6、永)。 2、连词 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3、助词 分两种情况: 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作“的样子”、“地”。 例: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的样子”“像似的”。 例: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 1.用法词性混为一谈 2.古今词语词义词性混为一谈 3.不同虚词因意义、用法相近而误 4.同一虚词因意义、用法不同而误 七: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
7、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乃入吴寻二陆。(周处)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
8、花源记) 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韩愈短文两篇)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八:则 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 则施施而行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鱼我所欲也 则又请焉 送东阳马生序 副词,那么 则凡数州之土壤 则凡可以求生者何不用也 鱼我所欲也
9、则霸业可成 隆中对 则其所能 墨池记 连词,表假设,若,如果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之 孟子二章 万鈡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连词,表转折,却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送东阳马生序 连词,只是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 九:而 初中教材文言文课文中出现的而都作连次,大抵是以下几种情况 A.表示并列,递进或承接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并且,而且,就然后,其中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必翻译. 1.舌一吐而(不必翻译)二虫尽为所吞 2.学而(然后)时习之 3.温故而(然后)知新 4.任重而(并且)道远 5.有一言而(连词)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6.堕而(并且)折其髀 7.此不为远者小而(就)近者大乎
10、8.濯清涟而(并且)不妖 9.启窗而(来)观 10.中峨冠而(而且)多髯者 11.随波而(不必翻译)逝 12.溯迎而(并且)上 13.余强饮三大杯而(然后)别 14.执策而(然后)临 15.潭西南而(表递进) 16.而(而且)年又最高 17.得之心而(而且)寓只酒也 18.佳木秀而(而且)繁阴 19.泉香而(表并列)酒洌 20.人知从太守而(表承接) 21.泉而(表承接)茗者 22。磊而(表并列)歌者 B.表转折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但是可是却 1.人不知而(却)不愠 2.为人谋而(却)不忠乎? 3.学而(但是,却)不思则罔 4.而(但是)日中时远 5.后狼止而(表转折)前狼至 6.予独爱莲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文言文 虚词 专题 训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