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期末复习资料(共1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期末复习资料(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期末复习资料(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期末复习提纲第24-25章 掌握消费物价指数(CPI)与生产物价指数(PPI)的计算方法;通货膨胀:指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消费物价指数(CPI):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总费用的衡量指标。每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要除以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然后把这个比率乘以100,所得出的数字就是消费物价指数。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总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第二年通胀率= 生产物价指数(PPI):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消费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生产物价指数变动将领先于消费物价指数,因此可以
2、预测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 理解CPI是高估还是低估生活费用?为什么?替代倾向。一篮子的数量权重不变,但实际上便宜物品一直在替代昂贵物品,CPI高估了从某一年到下一年生活费用的增加。新产品的引进。新产品的出现并不能在一篮子物品中反映出来,所以物价指数不能反映公众享受到的福利。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物品质量变动不能在货币价值中反映出来,物价指数不能反映生活质量的变动。因此,CPI高估了真实的通货膨胀。 了解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差异;消费物价指数与GDP平减指数的变动并不完全一致,因为前者只指消费者的支出,后者指所有的商品和劳务,进口影响消费物价指数而不影响GDP平减指数;且两者的权重不同,GDP
3、平减指数一直随GDP构成的变动而自动地改变物品与劳务的组合,而消费物价指数用固定的一篮子物品。指数化:当一美元购买力根据法律或合约自动按照通货膨胀校正时被称为通货膨胀的指数化。 掌握生产率的含义以及决定生产率的各种要素;生产率:一个工人每小时工作时间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数量。生产率的决定因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物质资本: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与建筑物存量人力资本: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自然资源: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技术知识:社会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 理解“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取决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
4、”的原理。 一个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时衡量经济中所有人赚到的总收入和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总支出。一个经济的收入是该经济的产出。一个国家只有生产出大量物品与劳务,它才能享有更高的生活水平。第26-27章 了解金融市场的类型与主要参与者;金融体系: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一组机构金融机构分为两种类型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金融市场:储蓄者可以通过它直接向借款人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两种最重要的金融市场是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专门交易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的市场债券:一种债务证明书,规定借款人对债券持有人负有债务责任的证明。债券的三个特点:1) 期限债券到期之前的时
5、间长度。债券的利率部分取决于它的期限,长期债券风险高、利率高。2) 信用风险借款人不能支付某些利息或本金的可能性,这种不能支付成为拖欠。3) 税收待遇税法对待债券所赚到的利息的方式股票市场:专门买卖股票的市场股票:代表企业的所有权,也代表对企业所获得利润的索取权。与债券相比,股票既提供高风险,又提供潜在的高收益。股票市场上股票交易的价格是由其供求状况决定的。由于股票代表公司所有权,所以,股票的需求(以及其价格)反映了人们对公司未来盈利性的预期。股票指数:计算一组股票价格的平均数,可用于监视整个股票价格水平。企业筹资出售股票为股本筹资;出售债券为债务筹资。金融中介机构:储蓄者可以间接地向借款者提
6、供资金的金融机构,它们是借贷双方的中介和桥梁。两种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银行和共同基金。银行:吸收储蓄者的存款贷放给借款人,赚取存贷款利差。银行可以给存款人提供支票,作为交换媒介进行交易。共同基金:是一个向公众出售股份,并用收入来购买各种股票、债券、或者它们的某种组合的机构。共同基金持有人接受这种资产组合相关的所有风险与收益。如果资产组合价值上升,持股人受益;反之则损失。共同基金的优点:可以使钱不多的人也能进行多元化投资,降低风险;可以使普通人享有专业资金管理者的服务。 理解国民收入帐户恒等式以及储蓄和投资的含义(它适用于每个家庭和企业吗?);重要的恒等式Y=C+I+G+NX封闭经济(不与其他经
7、济交易的经济)的净出口等于零,所以Y=C+I+G对此等式移项,得Y-C-G=I等式左端是在消费和政府购买之后留下的总收入,称为国民储蓄(简称储蓄),所以该式又可以表达为S=I 储蓄等于投资也可以是S=Y-C-G 或者S=(Y-T-C)+(T-G)储蓄因此等于私人储蓄与公共储蓄之和私人储蓄(Y-T-C)是家庭在支付了税收和消费之后剩下的收入量公共储蓄(T-G)是政府在支付其花费后剩下来的税收收入量,政府税收大于支出为预算盈余,反之则为预算赤字。该等式表明通过金融市场可以在整体上实现社会的储蓄等于投资。储蓄等于投资的机制:个人存款银行或买股票的储蓄未必等于另一个人购买厂房设备的投资,但是,投资者可
8、以通过金融机构借到不足的资金,这就能在总量上实现投资等于储蓄。 理解可贷资金市场的供给(储蓄)和需求(投资)及其均衡;可贷资金市场:假定存在这样一个市场,所有的储蓄都进入这个市场,所有的投资都借自这个市场。这个市场的利率既是储蓄的收益,又是借款的成本。可贷资金:人们选择储蓄并贷出不用于自己消费的所有收入。可贷资金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供给来自那些有额外收入,并想储蓄和贷出的人。其方式可以是直接的买债券,也可以是间接的存款。需求来自希望借款进行投资的家庭和企业,包括抵押贷款购置住房或购买设备建立工厂。 可贷资金的供求取决于实际利率。挤出:由于政府借款所引起的投资减少 能够利用供求曲线分析各类政策(譬
9、如,存款利息政策)对可贷资金市场均衡的影响; 掌握用现值来衡量货币的时间价值,掌握风险的概念并区分特有风险、总风险。 金融学:研究在一定时期内,如何配置资源和应对风险,作出决策的学科。现值:用现行利率带来一定量未来货币所需要的现在货币量。现值的概念说明:接受现在一定量货币比接受未来等量货币更为可取;不同时点上的货币价值的比较要转换成现值进行。如果一个项目的现值超过成本,企业就应该投资这个项目。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按照复利计算的,其公式为FV=PV(1+r)t如果将未来的货币转换成现在的货币,其公式为PV=FV/(1+r)t风险厌恶:对坏事的厌恶大于对可比的好事的喜欢,边际效用递减多元化:通过用大量
10、不相关的小风险代替一种风险来减少风险。特有风险:只影响一个经济主体的风险总风险:同时影响所有经济主体的风险股票有价证券的风险随股票数量的增加而大大降低,但完全消除风险是不可能的。多元化可以消除特有风险与某公司相关的不确定性,但是不能消除总风险与影响所有公司的整个经济相关的不确定性。投入股票越多,风险和收益就越大。第28章 理解政府是如何统计劳动力与失业指标的;劳动力(成年人)=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失业率=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劳动力参工率=劳动力/成年人口失业指标并没有反映所有的失业者,特别是那些没有工作,找不到工作失去信心的工人,没有反映在失业统计中。失业大多是短期的,而在任何一个时
11、间所观察到的大多数失业是长期的。经济中大部分失业问题是由少数长期没有工作的工人造成的。 注意区分自然失业、周期性失业以及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等概念;正常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它为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所造成,可以分成摩擦性失业、求职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技术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和古典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与自然失业率背离的失业,它为总需求不足所造成。摩擦性失业:由于工人找到最适于自己嗜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解释较短的失业持续时间。摩擦性失业不可避免,因为经济在发展,产业结构在调整,劳动力也要随之在不同产业之间转移,这个转移的过程就是摩擦性失业。失业保障:当工人失业时为他们提供部分收入保护的
12、政府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摩擦性失业,因为工人缺乏足够的就业刺激。结构性失业:由于某些劳动市场上可得到的工作岗位数量不足以为每个想工作的人提供工作而引起的失业。解释较长的失业持续时间。当工资由于某些原因高于使供求均衡的水平时,就产生了这种失业。高于均衡工资的三个可能原因:最低工资法、工会和效率工资。工会:与雇主就工资和工作条件进行谈判的工人协会。工会通过集体谈判和罢工,将工资提高得超过均衡水平,从而使就业的局内人得到好处,没有就业的局外人承受损失。工会的存在既有提高工资,造成资源配置低效率的一面;也有保护工人利益,形成乐观有效的工人队伍的一面。 了解最低工资法是如何造成古典性失业的; 了解
13、效率工资理论。效率工资: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效率工资高于均衡水平,它在增加企业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效率;而且高效率的收益大于工资成本的上升。效率工资有利于工人的健康,降低工人的流动性,提高工人的努力程度,可以选择高素质的工人。第29章 理解货币的含义和货币的三项职能;货币:经济中人们经常用于向其他人购买物品与劳务的一组资产。货币的三种职能:交换媒介、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交换媒介:当买者在购买物品与劳务时给予卖者的东西计价单位:人们用来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的标准价值储藏:人们可以用来把现在的购买力转变为未来的购买力的东西流动性:一种资产可以兑换为经济中交换媒介的容易程
14、度。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商品货币:以有内在价值的商品为形式的货币。(黄金、香烟)法定货币:没有内在价值、由政府法令而作为通货使用的货币。(纸币美元)美国经济中的货币主要有现金和支票。信用卡不包括在货币量的所有衡量中,结算卡上的账户余额包括在货币量的衡量中。现金:公众手中持有的纸币钞票和铸币活期存款:储户可以随时开支票的银行账户余额 理解货币的创造过程与乘数效应,并能计算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准备金:银行得到但没有贷出去的存款。准备率:银行作为准备金持有的存款比例。美联储规定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的最低水平,称为法定准备金率。银行可以持有高于法定最低量的准备金,称为超额准备金。货币乘数:银行体系
15、用1美元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量。是准备率的倒数M = 1/R,所以银行创造多少货币量取决于准备率。 了解美联储管理货币供给的三个主要工具:公开市场活动、准备金率、贴现率 。中央银行:为了监督银行体系和调节经济中货币量而设计的机构。公开市场活动:美联储买卖美国政府债券。是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高价买进国债,收益率下降,货币供给量增加,利率下降;反之中央银行低价卖出国债,利率上升,货币供给量减少。法定准备金:关于银行必须根据其存款持有的最低准备金量的规定。在繁荣时期,提高准备金率,货币乘数缩小,货币供给减少,可以防止经济的过热;在萧条时期,降低准备率,货币乘数扩大,货币供给增加,可以促使经济
16、回暖。其长处是作用速度快,影响所有有关金融机构,有明确的告示效应。其短处则是作用效果太强烈,无法经常灵活地逆向调控。贴现率:美联储向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减少基础货币供给,提高利率,抽紧银根;反之,增加基础货币供给,降低利率,放松银根。所以,再贴现也有明显的告示效应,公众可以从再贴率的变化判断中央银行政策意图倾向,但有被误导的可能。第30章 掌握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数量论、货币中性、费雪效应、通货膨胀税、皮鞋成本、菜单成本等概念;名义变量:按货币单位衡量的变量(物价水平、美元工资、名义GDP)实际变量:按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生产、就业、实际工资、实际利率、实际GDP)古典二分法
17、:名义和实际变量的理论区分货币中性:认为货币供给变动并不影响实际变量的观点。(适用于长期经济。在短期中,货币变动对实际变量有重要影响。)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易手的速度,指货币在一定时期内完成交易的次数V=(PY)/M货币数量论:一种理论,认为可得到的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可得到的货币量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货币数量方程式:货币数量(M)乘货币流通速度(V)等于产品价格(P)(GDP平减指数)乘产量(Y)(实际GFP)MV=PY 货币数量论的本质:1) 货币流通速度比较稳定;2) 由于货币流通速度稳定,货币数量变动引起名义产值(PY)同比例变动;3) 货币是中性的,货币不影响实际产量(Y);4) 货
18、币变动将反映在价格水平(P)上;5) 货币供给过多将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税:政府多印货币造成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以减少货币价值的方式增加政府收入,也就是向所有的货币持有人征收额外的税。 注意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别;因为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所以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货币在长期中为中性的,货币增长的变动不会影响实际利率,这就决定了通货膨胀将导致名义利率上升,这就是费雪效应。费雪效应的分析具有长期正确性。而在通货膨胀不可预料的短期中,费雪效应是不成立的。确切地说,费雪效应表明名义利率根据预期的通货膨胀调整。长期中预期通货膨胀随实际通货膨胀而变动,但短期中不一定。 理解古典通货
19、膨胀理论和数量方程式;古典通货膨胀理论:物价水平与货币价值反方向变动,物价越高就是货币价值越低。在长期中,物价水平要调节到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的均衡位置,如果物价高于(货币价值低于)均衡水平,人们将减少商品购买,他们期望持有的货币大于央行发行的货币,物价将会回落;如果物价低于(货币价值高于)均衡水平,人们将增加商品购买,他们期望持有的货币将小于央行发行的货币,物价相应回升。 理解通货膨胀的代价。1) 造成工人的损失:通货膨胀未必降低实际购买力,因为在货币购买力下降的同时,人们的工资也增加了。但如果工资的调整滞后于通货膨胀,它还是会造成工人的损失。2) 皮鞋成本:当通货膨胀鼓励人们减少货币持有
20、量时所浪费的资源。3) 菜单成本:改变价格的成本4) 价格扭曲误导资源配置:通胀造成商品的价格不完全反映商品的效用,而为产品对通胀的灵敏度为转移。从而使得资源从效用高,但对通胀灵敏度低的产业进入效用低,但对通胀灵敏度高的产业,造成资源配置实现的社会满足低于没有通胀时的同等情况。5) 税收扭曲提高税负:政府按照名义收入征税,而不管通胀造成实际收入减少,这就加重按实际收入计算的税赋。高税收降低利息受益,遏制储蓄。指数化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却未必总是有效。6) 造成价值尺度的紊乱:货币是价值尺度,尺度不准将导致对经济活动评价的紊乱。通货膨胀造成不同时期的货币具有不同的价值,所以难比较企业不同时期的真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学原理宏观 曼昆 经济学原理 宏观 期末 复习资料 1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