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概念整理(共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概念整理(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概念整理(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 单自由度质量、抗侧刚度和自振 周期的关系?2 固有圆频率的定义?公式?双自由度?有阻尼振动圆频率的定义?固有圆频率:2秒内振动的次数。f:有阻尼作用下2秒内振动的次数,它不一定等于其固有圆频率。3 临界阻尼系数?阻尼比的定义?钢筋混凝土结构阻尼比?钢结构阻尼比?临界阻尼系数:是完全抑制振荡的最小阻尼值,是振荡与不能振荡之间的分界线。阻尼比:指阻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之比,表示结构体标准化的阻尼大小。钢筋混凝土0.05/钢结构0.024 在强迫振动时什么时候发生共振?在外力荷载作用下,当强迫频率与结构体系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则发生共振。5 地震发生的原因?写出我国地震带
2、?(地震就是地球内某处岩层突然破裂,或因局部岩层塌陷、火山爆发等发生了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传到地表引起地面的颠簸和摇晃,从而引起了地面的运动?6 震级?烈度?基本烈度?设防烈度?(地震震级是指按地震时所释放出的能力大小确定的等级标准。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当以地震烈度为指标,按照某一原则,对全国进行地震烈度区划,编制成地震烈度区划图,并作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依据时,区划图可标志烈度便被称为地震基本烈度。7 抗震设防的要求?抗震设计方法?建筑物重要性分类和设防标准?(要求: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方法:第一阶段设计:按多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组
3、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弹性变形。第二阶段设计:按罕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验算结构的弹朔性变形。重要性分类: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适度设防类。设防标准:标准设防类,重点设防类,特殊设防类,适度设防类。)8 有利和危险地段?(有利: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危险地段: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地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9 平面不规则的类型?竖向不规则的类型?(平面不规则的类型: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竖向不规则的类型: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10 地震反应谱?地震
4、动三要素?绘制地震影响系数谱曲线。(地震反应谱: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和绝对加速度反应谱总称为地震反应谱。地震动三要素:峰值,频谱和持续时间。)11 写出2质点体系周期计算公式?绘制2质点体系主振型。(P62/图6-6,公式6-13)12 什么是主振型的正交性?某一振型的惯性力在另一振型上所做的功为零,通常称之为主振型的正交性。13 写出利用“顶点位移法”计算多质点体系周期的步骤。(基本原理:根据结构质量分布情况,将结构简化成有限个质点或无限个质点的悬臂直杆,求出以结构顶点位移表示的结构基本频率的计算公式,只要知道结构体系的顶点位移,就可以计算出结构体系的基本频率或基本自振周期。)14
5、 写出利用振型分解法计算地震效应的步骤。(是以体系的振型作为基底,而以另一函数q(t)作为坐标,将原来偶联的多自由度微分方程组,变成几个彼此独立的但自由度微分方程,每个方程中只包含一个未知项。这样就可以分别得出各个独立方程的解,然后再将各个独立解进行组合叠加,从而求得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15 写出利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的步骤。(先计算作用于结构底部的总水平地震作用,也就是作用于结构底部的剪力,然后将总水平地震作用按照一定的规律再分配带各个质点上。)16 时程分析法?(又称动态分析法,是用数值积分求解运动微分方程的一种方法,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设计方法。是根据选定的地震动模型以及构件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结构 抗震 设计 概念 整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