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考56篇散文阅读【带答案】(共89页).doc
《近年来中考56篇散文阅读【带答案】(共8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年来中考56篇散文阅读【带答案】(共89页).doc(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近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散文阅读雪白王开岭一叫人感念和思痛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比如雪。在我印象里,雪是世界上最辽阔、最庄严、最有诗意和神性的覆盖。她使我隐约想到了“圣诞、人类、福祉、博爱、命运”这些宗教意味很浓的词。那神秘无限的洁白,庞大的包容一切的寂静,纯银般安谧、祥和的光芒,浑然天地、梦色绝尘的巍峨与澄明拿什么更美的形容她呢?她已被拿去形容世间最美的意境了。童年时,我心里涨满了雪,比大地上的棉花还要多。那时候,大地依然贫穷,贫穷的孩子常常想:要是地里的雪全变成棉花该多好啊!如今,我们身上有的是厚厚的棉了;而大地,却失去了那相濡以沫的洁白。那时候,一个冬天
2、常常有好几场惊心动魄的雪。有时不舍昼夜地下,天凛地冽,银装素裹。夜晚白得耀眼,像火把节,像过年,令人亢奋。记得初中语文里有篇夜走灵官峡,开头即“纷纷扬扬的大雪又下了一整夜”那盛大的雪况,现在忆起来很有些隐隐动容和“俱往矣”的悲壮。不知今天的孩子会不会问:真有那么多雪么?是真的,雪不仅多,而且美得痛心。记得小学班里有个家境很穷的女生,又瘦又黑,像棵细细的老也长不大的豆芽儿。一次作文课上她灵机一动把雪比喻成了“雪花膏”,她说:“那天夜里,我看见天上飘起了雪花膏”她念的时候同学全笑了,连老师也哧哧笑了,说她是异想天开。于是老师给我们讲“异想天开”是什么意思。老师讲“异想天开”时女生趴在水泥桌上(当时
3、课桌是用水泥板搭的)呜呜哭了不久,她因贫穷辍了学。许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记起了这件事。我猛然发现那个“雪花膏”的比喻其实多么生动而富有诗意啊!雪,雪花膏的雪,女孩子的雪。在我所见过的比喻中,这是最珍贵的一个。要知道当时穷人家是买不起雪花膏的。美丽的如泣如诉的雪花膏。二不知从何时起,有个声音问:我们的雪呢?从前的梦想,有的很快就兑现了。比如棉花,比如雪花膏和课桌一些虽遥遥无期,但我们并不苛求,慢慢来,一切都会有的,没有的都会有的是的,我们相信。但另一个事实是:我们曾经有过的,现在却没有了。比如雪。我们有了无数的雪花膏,比雪花膏还雪花膏的雪花膏,可我们的雪呢?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呢?偶尔
4、碰上一回,可那是怎样的情景啊稀稀落落粉针或沫状的碎屑,仿佛老人凋谢的胡须,给风一击,给地面轻轻一震,即消殒了。这哪里是雪?分明是雪的骸,死去的雪。衰败的迹象即是这时显露的。我留意到了冬日的憔悴、大地的烦躁、空气的郁闷、没有冰的河床、树的稀少和鸟的惊恐眯起眼睛,我认出菜叶上的药斑,阳光中的尘埃和可疑的飞来飞去的阴影从前不是这样子的。纯洁简美的东西愈来愈少。人类创造着一切也破坏着一切,许多优雅的本色和古典的秩序被打碎了、颠覆了,包括季节、生态、秩序、规矩、操守我们狂妄地征伐却失去了判断,拼命地拥有又背叛着初衷;我们消灭了贫穷还消灭了什么?这是个欲望大得惊人的掘金年代。抒情的方式正在消失。只有物的欲
5、望。我感到了不安,感到了冬天背后那双忧郁的眼睛。那些威胁她的莫名危险我开始了怀念,怀念那些流逝和将要流逝的东西,比如童年、雪、本色,比如村庄、野地、棉布的经纬、流动的水(选自精神明亮的人)【注】雪花膏:一种化妆品,洁白如雪,用来滋润皮肤。19本文以“雪”为线索,由雪及人,由雪及事,由雪及现实,请概括作者的心路历程。(4分) 痛心 20作者在文中说“雪不仅多,而且美得痛心”,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说雪“美得痛心”。(4分) 21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3分)这哪里是雪?分明是雪的骸,死去的雪。 22本文意蕴深刻,请联系现实,谈谈本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4分) 【答案】19感
6、念质问(反思或愤怒)不安怀念(4分,每空1分。感念的是童年时雪的美丽和惊心动魄;痛心的是女生被嘲笑和辍学;质问的是我们为什么留不住纯洁简美;不安的是物欲膨大带来的威胁、危险;怀念的是那些流逝的和将要流逝的美好。)20女生把雪比作滋润美白的“雪花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者认为生动而富有诗意,很美,(1分)但师生的不理解(1分)、女生的痛哭(1分)以及女生因家贫辍学的结局(1分)让人痛心。(4分,意近即可)21现在的雪稀稀落落,(1分)没有盛大的雪况,失去了辽阔、庄严、诗意、神性和灵魂,(1分)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流逝的失望,对环境被破坏的愤怒。(1分)(3分,意近即可)22消灭贫穷,创造
7、财富,追求梦想,没有错,但不能以美好的失去为代价。梦想不能苛求,要往长远看,慢慢来。应保持纯真的本色,克制个人的私欲,尊重规律,拒绝盲目的采伐和无度的攫取。应增强忧患意识,警惕来自环境的威胁、危险,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4分,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山东省泰安市】三、阅读短文两篇,完成14-17题。(8分,每小题2分)短文两篇巴金日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砀谷。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没有了
8、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7月21日月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吧,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
9、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但是为什么还有妲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7月22日14对“日”和“月”带给作者的感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火热 冰冷 B火热 惧怕C死亡 困惑 D震撼 冰冷15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人应当树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志向和抱负。B人应当有“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英勇和无畏。C人应当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和坦荡。D人应当树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信念和追求。16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妲
10、娥”的形象与“飞蛾”相反,前者崇尚安宁,后者追求光明。B“妲娥”的形象与“飞蛾”完全相同,他们都在竭力追求光明。C作者对“妲娥”与“飞蛾”的态度相同,都是在赞颂他们的精神。D作者对“妲娥”与“飞蛾”的态度相反,否定“妲娥”,赞美“飞蛾”。17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描写的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2分)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B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C明月楼高休独倚,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D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答案】三、14A;15C;16C;17B【山东省威海市】三、(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7分)草记
11、贾平凹1982年10月,我去银川,过三边,一漠沙地;天地全然都空白了,几十里没有一座房,也没有一棵树,远远的地平线上,遥远的地平线,乡阳欲浮欲沉,像是妊娠,已经粘胶得成一个椭圆形。我默默走着。先是并不留意,后来就发现眼前倏忽飘过一朵两朵白绒团儿,温温柔柔的,泛着银光,再往前走,白绒团儿竟多起来,一动脚,就绕着身子乱飞。疑心是柳絮,抬头搜素去,四周依旧空旷;急用手去捉,手一抬,那白绒团儿却顺手而上,才抓住一团要看时,一出气,又飞了。一时又起了风,沙尘并没有动,但白绒团儿越发纷纷,如千万只白色蝴蝶,升升浮浮,翩翩不能安静。定睛看去,那白绒团儿却原来都是从一棵一棵什么草中起身的:草高不盈尺,条细,半
12、绿半枯,结一串串果实,如豆荚,尽都干裂,有的已空壳,在风中铮铮颤着细音,有的半合半开,形如织布木梭,里边两排荚籽,每籽小如鸡眼,四周生满白绒,风吹绒毛如足如翅,就悠悠而去了。我不知此草为何名,站在那里,一直等远远的一队骆驼走来,问起驼峰间的牧人,回答说:这草叫佛手肿。草古怪,名字也古怪。我在问,回答是:“他怎么不长绒毛呢?要不,它怎么繁衍后代啊?”我不禁喟然长叹:哦,大凡尘世,任何地方都有生命的存在,漠漠边关沙地,也是如此;而万事万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有它赖以生存的手段,环境不同,手段也相异呀!要想树林中的蛇可以是青色,湖水里的鹅可以毛隔水,岸上的树可以叶子圆阔,高山的树可以叶子尖针,可见环境
13、好的并不足夸,环境劣的更不应自弃。再想这佛手肿长在这里,它也开花,它也结籽,虽然没有一只蜂儿来传递花的爱情,没有一只鸟来遗播籽的繁衍,生活给了它瘠贫,也同时给了它的奋斗,一结籽就生出绒的翅膀,自己去谋生路了。也正是环境太不好了,它并不去以色香诱蜂儿鸟儿,它靠的是自己生的欲望,靠的是飞的力量,自然这样可能落地而生,也可能落地而亡,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白绒儿各自在找寻自己的归宿呢?“这草很多吗?”我问牧人。“当然很多,你再往北走,沙地上全是这种草呢。”“那走过的草坝子上怎么没这种草?”“它是苦命的,一旦绿了一片沙地,什么花草都来长了,有了蜂儿,有了鸟儿,它却就长不成了。”“它只能在沙地上长?”“
14、要不怎么说是苦命的呢?”牧人赶着骆驼走远了,缓缓的步伐,摇奏着沉沉的铃声。几朵白绒团儿飘在骆驼的身上,落在牧人的帽子上,那深深的骆驼脚窝里,也满满地落下了一堆了。啊,荒凉的沙地上,有多少人来过,又有多少人能知道这草呢?知道的只有骆驼,只有牧人;但骆驼不懂人语,不能言语,牧人能言,但不能写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记下此草;草可悲,草亦可幸也。(选自西安晚报)14结合上下文,说说第段划线句子的作用。(3分) 15作者认为“万事万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有它赖以生存的手段,环境不同,手段也相异”,请概括佛手肿生活的自然环境及生存的手段。(3分) 16如何理解文章末段的“草可悲,草亦可幸也”。(4分) 17为“
15、草”作记,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8面对佛手肿,“牧人能言,但不能写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记下此草”,请谈谈这一现象对你写作方面的启示。(4分) 【答案】14(3分)通过描写沙地荒凉的景象,交待了佛手肿生存环境的恶劣,从而为后文表现佛手肿的顽强的生命力作了铺垫。15(3分)自然环境:生长在漠漠沙地上生存手段:一结籽就生出绒的翅膀,自己去谋生路了16(4分)佛手肿只能在贫瘠的沙地上生长(1分),不被很多人了解(1分),“草可悲”;它有独特的生存手段(1分),能遇到“我”,将其写出以示天下(1分),“亦可幸”。17(3分)对佛手肿生存欲望、生存手段的敬重(1分),对执着、顽强生命
16、的赞美(2分)18(4分)提示:从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具有丰富情感等角度进行阐释。【四川省成都市】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诗与成都肖复兴和其他一些城市相比,成都一个特别之处,便是它和诗的关系格外特别。成都古今曾经出过的诗人很多,历代来过成都的诗人更是无数,他们的诗写得或联对得再漂亮,并不足以说明成都就是一个诗城。能够证明成都是一座诗城的,是诗对这座城市的影响,以及诗如水一样在这座城市蔓延的滋润和普及。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也有百姓自发的写诗的热情。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彼此打擂台,茶客们,则在观看中肆意地评点优劣。诗
17、让人们自得其乐,再没有哪里可以找到如成都茶馆里这样对诗的热闹场景了,想象那劲头赶得上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赛诗会吧。还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说是抗战期间,在半边街魏家祠堂对面开有一家饭馆,战争期间经济拮据,怕人吃饭不给钱或赊账;饭前先要钱呢,又觉得不大好,既怕得罪人,又怕伤自己的面子。店家便写下一首诗,贴在墙上:“进门好似韩信,出门赛过苏秦,赊账桃园结义,要账三请孔明。”句句用典,又通俗好懂,众人皆会意而笑,皆大欢喜。在成都,诗不止于诗家之间风雅的唱和,而很实在,很实用,又有几分居家过日子的恬淡和狡黠,以及艰辛日子里的苦中作乐。再举一例,便是在成都,连乞丐都能够写诗。一个成都乞丐的“烘笼”诗:“烟
18、笼向晓迎残月,破碗临风唱晚秋,两足踏翻尘世路,一盅喝尽古今愁。”居然把凄凉写得如此诗意盎然。也许,这只是乞丐中的凤毛麟角,但他们确实曾经存在过并为成都留下了他们不俗的诗作。这在别的城市里,我还真的未曾听说过。1913年,成都慈善人士曾经在北门一破庙旧址上搭建一排瓦屋,专供乞丐在寒冬时有个避风的地方,并取了个典雅的名字,为“栖流所”。没过多久,便被乞丐在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是士绅工商之友,与魑魅魍魉为邻”。既工稳,又俏皮。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己平起平坐。一座有诗的传统的城市,才能够花开一般,处处都可以绽放出诗来。成都的诗的传统,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而诗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带答案 近年来 中考 56 散文 阅读 答案 8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