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版有答案(共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版有答案(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版有答案(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洛阳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8页,共l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1.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
2、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 D.证实了炎帝对古代农业发展的贡献2.吕氏春秋任地中说上田弃亩(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高垄播种),下田弃圳(把髙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高垄挡风)”。由此说明当时农业生产注重A.遵循经济规律提高效益B.改进铁犁牛耕发展生产C.进行精耕细作提高地力D.扩大耕地面积增加产量3.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個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绩,男人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 这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经济状况是A.乡村生活富足安逸B.农户个体生产经营C.农村土地高度
3、集中D.地主庄园生产经营4.美国历史学家珀金斯指出,14-20世纪中期,中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 -都在增长,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提髙。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小农经济的简单再生产模式B.重农抑商政箄的抑制C.传统科学技术忽视农业生产D.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5.礼记曲礼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它反映的手工业性质是A.私营手工业B.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6.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A.社诗发明和推广水排B.铁农具的广泛应用C.冶铁官营政策的
4、推行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7.明末清初文人叶梦珠在阅世编沖说吾邑(指上海县)地产木棉,行于浙西诸都, 纺绩成布,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以济,种植之广,与粳稻等材料中所述现象反映了当地A.种植结构出现重大变化B.广种棉花以应对沉重的赋税C.棉纺织业面临技术革新D.成为浙西主要的棉花供应地8.战国时,赵国铸造了大量的样式多样的青铜货币,其中布币是最主要的货币形式, 还有为适应与燕齐交界地区的商业交往而铸的刀币,以及受秦国影响铸造时间较晚的園钱。这反映了当时赵国A.手工业较为发达B.具有工商立国思想C.曾取得霸主地位D.商贸活动较为频繁9.宋朝以来的江南地区,城市里从事脤务业、娱乐业的社
5、会群体逐渐扩大。数百年后,该地区一些城镇拜财神习俗日益浓厚。这表明当时的江南A.城市经济功能明显增强B.经济发展影响社会习俗C.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D.朝廷藉此强化财富思想10.唐代在两京及州县以上地方置“市”,设“市令”、“丞”,到宋代发展为在京城及地方路府州县镇市置“税务来管理市场。这些变化说明宋代政府A.不再直接监管市场交易B.扩大税收以解决财政困难C.摒弃传统重农抑商政策D.通过征税来直接监管市场11.唐初征收賦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A.手工业地位大幅下降B.商品经济空前繁荣C.货币发
6、行量比较充足D.商业环境相对宽松12.1647年清政府规定,准许旅居澳门的葡萄牙商人“以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但 “禁人省会”,“止令商人载货下澳贸易”,结果“自是每岁通市不绝”。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闭关锁国的政策受到质疑B.朝贡贸易关系迅速发展C.政府放宽对外贸易的管制D.清朝注重发展对外贸易13.16世纪的一位欧洲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黄金提供了动机”。这说明A.寻找黄金就是为了传播宗教B.新航路的开辟具有多种因素C.黄金是外交政策的重笋手段D.掠夺黄金以便扭转商业危机14.右图是一位航海家在16世纪开辟的航海路线。对此次航行,认识正确的是A.得到了西班牙政府支持B.
7、启航港口位于西半球C.船员曾在中国澳门登陆D.发现了美洲新大陆15.据统计,16世纪初到17世纪初的 个世纪里,英国的工业产品价格平均指数从98上升到247,而谷物的平均指数则从105上涨到575。这一现象说明A.圈地运动造成英国粮食短缺B.英国的海外贸易极为发达C.工业发展促使英国物价上涨D.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16.英国作家笛福曾在评论17世纪欧洲某一国家时,称它是“世界的运货人,贸易的中间人和欧洲的经纪人”。这反映了该国家A.工业经济在世界上最发达 B.拥有强大的世界航运业C.占据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D.冲击了英国的商业霸权17.1651年,英国政府规定有些北美殖民地的土产如食糖、烟草
8、、棉花与靛青等只可供应英国;凡是产品输入英国,只能由英国船只或输入地区的船只运送,从英国出 口的商品,只许由英国船只运送。上述规定的目的在于 A.削弱西班牙在北美的势力B.打击荷兰的商业霸主地位C.维护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D.维护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洽18.“英国和荷兰商人组织了两个非常强大的股份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 1600年,荷兰的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政府特许状赋予公司买卖和 建立商埠的权利,为了公司的利益甚至有权发动战争。”这表明当时的股份公司 A.政府建立进行垄断经营B.仍不具备资本主义性质C.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D.是西欧殖民扩张的工具19.1624年英国议会颁布的
9、垄断法规定,为新产品的第一个发明人授予专利证书, 有效期14年。到1851年为止,总共颁布了一万多项专利。垄断法的实施 A.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B.导致了英国向外进行殖民扩张C.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D.使英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20.下表反映了 18世纪六十年代到19世纪中期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据此可以合理得出的合理结论是时间社会经济状况17601830年水渠长度增加了3倍1850 年英国修建了大约9654千米的铁路1852 年英国生产的铁总量约为300万吨18001850年伦敦的人口增长了 236%A.19世纪上半期英国社会矛盾突出 B.工业革命改变英国的社会风貌C.19世纪
10、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D.交通变革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21.19世纪30年代,欧美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纹毛织物,而19世纪晚期后,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说明 A.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B.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髙C.女性审美情趣发生重大变化D.科技进步改变人类生活22.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 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 6家炼油厂。 I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上述材料反映了 19世纪后期出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洛阳市 2017 2018 学年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