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知识点总结不知道谁总结的(共4页).doc





《建筑结构抗震知识点总结不知道谁总结的(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抗震知识点总结不知道谁总结的(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抗震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概述 1:按照地震的成因分类分为六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爆炸地震、水库地震、油田注水诱发地震。 2: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 3:地震按照震源深度划分分为以下几类:(1)浅源地震:地震深度小于70km的地震。(2)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km范围内的地震。(3)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km的地震。 4:地震波的概念:地震引起的震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这就是地震波。地震波又分为体波和面波。 5:什么是体波?包括哪些?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都是以体波的形式传播的。体波又分为纵波和横波。 6:什么是面波?包
2、括哪些? 面波是指沿地表或地壳不同地质层界面传播的地震。包括两种形式的波,即勒夫波(L波)和瑞利波(R波)。 7:纵波最先到达,剪切波次之,面波最晚到达。 8:地震时引起的地面运动称为地震动。 9:一般就结构抗震而言,地面运动的一般特性用地震震动幅、频谱和持时的描述。 10:P6页的第一段看一下 11:持时:地震时地面运动的持续时间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有较大的有影响。在相同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作用下,当强震的持续时间长,该地点的地震烈度高,建筑物的地震破坏重;反之,强震持续时间短,该店的地震烈度低,建筑物地震破坏轻。 12:地震震级概念:是地震的强度级别,地震震级用震源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来确定。
3、 13:地震烈度的概念:是一个定性指标,是根据该地区“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与“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来综合评定的。 14:房屋的破坏等级分为: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毁坏 15:地震时造成的地表破坏主要有地裂缝、地陷、喷砂冒水及山体滑坡等。 16:结构工程破话有哪几类情况:(1):结构丧失整体稳定性而引起的破坏。(2):结构强度不足引起的破坏。(3):结构塑性变形能力不足引起的破坏。(4)地基失效引起的破坏。 17: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例子:如1906年的美国旧金山大地震,震后三天火灾烧毁了521个街区和2.8万栋建筑物:2011年3月11,日本东海发生的9.0级特大地震,引发
4、的海啸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导致辐射污染。18:抗震设防烈度依据是设防烈度,地震烈度按不同的频度和强度可划分为小震烈度、中震烈度和大震烈度。 19:小震烈度概念:即多遇地震烈度是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63的地震烈度值。中震烈度概念:是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大震烈度的概念:即为罕遇地震烈度,是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概率为2%3%的地震烈度值。 20:建筑抗震设防的分类:(1)特殊设防类(2)重点设防类(3)标准设防类(4)适度设防类 21:建筑抗震设防的标准:(1)甲类建筑(2)乙类
5、建筑(3)丙类建筑(4)丁类建筑 22:关于三水准设防的设防要求,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具体的三水准内容如下:第一水准:在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基本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失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在遭受本地区规定的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包括结构和非结构部分)可能有一定损坏,但不致危及人民生命和生产设备安全,经修理或者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三水准:在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者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23:什么是第一阶段设计:首先按与基本烈度相应的众值烈度(相当于小震)的地震参数,用弹性反应谱法求得结构在弹性
6、状态下的地震作用效应;然后与其他荷载效应按一定的组合原则进行组合,对构件截面剂进行抗震设计或验算,以保证必要的强度,用以满足第一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 24:什么是第二阶段设计:在大震的作用下,验算结构薄弱部位的弹塑性变形,对特别重要的建筑和地震时易倒塌的结构除进行第一阶段的设计外,还要按第三水准烈度(大震)的地震动参数进行薄弱层(部位)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大震不倒)第二章 建筑结构抗震的概念 1:目前抗震设计一般包括抗震概念设计、抗震计算和构造措施三个方面。 2:所谓的概念设计:是指根据从以往工程结构的震害和设计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
7、想,进行建筑和结构的总体布置,为抗震设计的完成提供正确的概念和思路。 3:建筑场地选择: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4:地基的设计基本要求:(1)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2)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当采用不同基础类型或者基础埋深显著不同时,应根据地震时两部分地基基础的沉降差异,在基础、上部结构的相关部位采取相应措施。(3)地基为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者严重不均匀土时,应根据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其他不利影响,采取相应措施。 5:几种平面不规则类型:(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结构 抗震 知识点 总结 知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