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共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西汉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及都城;知道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措施及影响,“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具体措施和表现等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会从教材和其他资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了解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通过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社会秩序,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汉初统治者政治宽厚,生活恭俭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教学重难点:“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2、教学重难点: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西汉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全面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西汉建立之初,由于秦末以来的长期战乱,经济凋敝、物价飞涨、社会动荡不安。汉高祖刘邦为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实施了休养生息政策,将他新建的王朝稳定下来。汉高祖的儿子文帝和孙子景帝统治时期,继续实施休养生息政策,减轻人民负担,使社会经济由恢复进入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更加安定,史称“文景之治”。从汉高祖到汉景帝之间的这段历史,是社会经济从凋敝走向恢复和发展的历史,为汉武帝实现大一统奠定了基础,为此后2000余年封建经
3、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讲授新课:(一)西汉的建立1.介绍西汉的建立。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2.多媒体展示“史料研读”,启发学生思考分析:根据这一史料,分析说明汉初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史料:“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平淮书提示: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生活得不到温饱;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3.总结:秦朝的事业是在短短十几年中
4、完成的,这使秦的统治存在急政暴虐的弊端。秦始皇在残酷剥削、压迫人民的条件下,完成了他的统一大业,但已经埋下了统治被颠覆的因素。秦二世即位,进一步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生产力严重破坏,社会矛盾激化。暴政是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接踵而至的是漫长的楚汉战争。这场战争使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人口减少,土地荒芜,经济凋敝,人民流离失所,物价飞涨。面对这种残破的局面,汉高祖刘邦把恢复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作为自己首要的任务。汉高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二)休养生息政策1.出示陆贾上奏刘邦的图片,介绍:面对汉初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在听取大臣的建议后。汉高祖刘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七 年级 历史 上册 11 西汉 建立 文景之治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