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苏洵两集全(共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苏洵两集全(共4页).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唐宋八大家之苏洵(一)二十七始发愤2012年11月11日苏洵名气大,还因为两个原因:一是有两个儿子,非常杰出;二是上了三字经了。“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变成反面教材了。如果这样,不长进的父亲,怎么就培养出优秀的儿子呢?此事颇值得琢磨。苏家是大姓,是旺族。他有哥俩苏澹苏涣,前者英年早逝,后者当地影响非常大,中进士时,热闹,被围观。对考科举有极大的影响,改变了当地的社会风气。苏洵读书时考过进士,没考中。他从此不考了,不读书了。最奇怪的是父亲苏序也不急。对儿子纵而不问。“非忧其不学也”,不为此担心。苏序对两个儿子却要求很严。原因何
2、在?第一,苏洵读什么书?得考诗赋,写骈体文,这是苏洵不擅长的。还有得死记硬背的东西,他也不擅长。这些人他读不了。父亲知道这一点。是考试体制限制了。所以天天游荡不回。将来读,一定会不同凡响。还有第二,个性有关,苏序个性不寻常,乐善好施。曾巩写的墓志铭说,“读书务知大义,为诗务达其志而已,诗多至千余首。”读书不做死学问。这种性格特点在苏洵身上反映出来。苏序是性格放达的,心大。儿子考中进士,对形式的东西不在乎。这也是原因之一。苏洵的夫人程氏有名,教育儿子方面超有一套。程家有钱,嫁到苏家,不埋怨,照料家里不错。绝不麻烦娘家,感到美中不足的是苏洵不读书。却也不说。二十七岁时,苏洵问老婆。读书也太浪费时间
3、,你怎么想呢?说明他装着这事,也说明他有这能力。程氏说,我早想说你了,如果因为我的原因读书,没劲。你不想读书,我不张嘴。张了嘴,我告诉你,你安心读书吧。苏洵从此专心读书。之前拖了将近十年,觉得家里差不多了,觉得可以出手了。过了两年,准备考试。不中。又读了八年,到了三十七岁时,制科考试,难度更大。考中,做官就大的。不中。唐代宋代科举难考。这点挫折不算什么。苏洵决定不考了。因此他是八大家中唯一没中进士的人。他不屑于再考。用了二十年来考试。他要自由读书。整个人生发生重大转折。把精力放在培养儿子上了。第一个目标是做独立的思想家,把之前数年的文章全烧了,看这些肤浅可笑。因为要应付考试,不能自由写作,闭门
4、读书,看孔孟等圣贤的书,入其中,觉得惶恐不安,跳出来时,觉得惊骇无比。最终豁然开朗。这是自由的阅读。不是为了考试而阅读。同时想自己,也挺有才的,应该能写出自己的文章,这是真正自由的学习过程。欧阳修写墓志铭的时候写到,他研究百家学说,探究历代成败的原因,从个中撷取精华,积累在心中,丰厚时,开始写作了。下笔千言,纵横捭阖,深入到了最深层才能停得下来。令人信服。到了京城后,天下少年纷纷仿效。一介布衣,靠着苦读,自由的思想与写作成了文章的宗师。苏洵教育两个儿子,比较有特色。先从儿子的名字入手。一叫轼,一叫辙。他专门写文章,名二子说。轼是车前的,有车盖有车轴车轮,都有具体用处,就这轼冲着最前面,可有可无
5、,去掉,就不完整了。他告诉儿子做人要小心,要低调,一定要慎重。要收敛。要把抱负才华内敛心中。辙更没用,车翻了与你无关,快与你无关。将来命运像辙一样。知子莫若父。还要引导孩子读书,有切身体会在这里面。“士生于世,治气养心,无恶于身,推是以施之人,不为苟生也,不幸不用,犹当以其所知,着之翰墨,使人有闻焉。”知识分子就是要读书的,要做官,就把学的道理来治国安民,不做官,就退而修书,把思想流传于世。这是儒家的传统思想。这里有自己的体会。他常与儿子一起读书,一起讨论。一次读到当朝富弼的文章,提醒辽国,鼓励你打仗的人是想立志,对国家却有害。苏洵问苏轼,古人有没有类似的说法?苏轼说,严安,汉武帝时,告诉过汉
6、武帝,打击匈奴,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但没有富弼说得透。这时苏轼不过十来岁,讨论的却是大举措。父子间讨论的问题如此。苏辙后来回忆说,“惟我与兄,出版昔同;幼学无师,先君是从;游戏图书,寤寐其中。”“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跟着父亲读书,醒着与睡着都在读书,万卷书都在腹中。二人后来成为大家,不是浪得虚名。是父亲给的。让他们很快进入成熟的写作。苏轼十来岁时,竟然写出这样的句子:“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峰虿。”十多岁能写出来。苏轼一生记忆犹新。要不是千百遍的历炼,写不出来的。这是成熟的思想与写作的手法。而且苏洵教导儿子,写春秋论孟子解论语略解。苏洵读书十年之
7、久,教育两个儿子,肯定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治国平天下,光立德立言还得立功呀。仕途之事,不能忘怀。得给他们提供机会,机会在朝廷。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失败后,欧阳修后来走上政治舞台。这是好消息,贵人张方平出现了。这是天才,过目不忘。他到四川就想寻访贤人。张方平看到苏洵觉得此人沉静,交谈时发现博闻强记。文章更不得了。专门设专座给苏洵,专门讨论。还到当时雅州雅州拜访雷简夫。雷简夫佩服得不得了,这真是人才。称赞是王佐之才。得推荐。雷简夫太热心了。直接给欧阳修写信,说苏洵出身贫贱,我办不到让他摆脱。但我能发现他是人才,不告诉你,是我有问题。您是翰林学士,一代文宗,如果说,我们不知道,我们没责任,我发现了,我没
8、责任了,你不推荐,全是你责任了。这也说明苏洵的苦读,真的不错。后来张方平接到雷简夫的信,也震动。最后跟苏洵说,远地不足成名,得去找欧阳修。正好这一年,开科考试,苏洵决定进京,顺便遍访群贤。儿子们双双考中。唐宋八大家之苏洵(二)五十一,方九品2012年11月12日(苏洵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因为散文出众而位列唐宋八大家,更因为他培养了苏轼和苏辙两位著名的儿子。与儿子们的少年成名不同,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在三十七岁时却又科举失败,此后他放弃功名、幽居山里;闭门读书、教育儿子。十余年间学问精进,创作了六国论等一大批流传后世的经典政论文,他虽身处江湖之远,却一直心忧庙堂。在他年近半百之时,
9、机会终于来临,他得到了益州知州张方平的推荐,得以带领苏轼兄弟远赴京城、求取功名。)苏洵苏轼苏辙三人进京开封,兄弟二人是参加科举考试,考得顺利。苏洵却不是参加考试的。他去寻另外的门路,见到欧阳修,欧阳修看过文章,觉得非常高兴,告诉苏洵说,像荀子的文章。苏洵认为,四个人的文章是万中不得其一,孔子孟子扬雄韩愈,苏洵听后,非常高兴。因为欧阳修是文坛宗主,代表朝廷的水平。可见他的文章得到主流文坛的认同。可是,光高兴没用。君子还应该得其位,否则道怎么实行?欧阳修把他介绍给韩琦与富弼,说他品德文章都好。希望宰相能够接见并重视他。欧阳修卖力,苏洵也写信,介绍自己,仰慕对方,谈谈对政治的看法。特别是富弼,参加过
10、庆历新政,可是到神宗执政时,不再积极进取了。苏洵写信认为您不能这样,恢复当年那种血性,鼓励他,做称职的宰相。写好了,韩琦是器重的,招待他,甚至陪客人吃饭。一时间,苏洵的名气一下大起来。京城因为三苏掀起了狂潮,家家流传他们的文章。天下少年纷纷仿效。苏洵不过是布衣,名气却起来了。问题是,名气是大了,热度够了,却不下雨。韩琦器重,重其言礼其人却不用其人其言。苏洵有点着急,但官场的事,哪那么容易?没中进士呀。刚进开封时,是他求着见王公大人,现在是人家求着见他。可是,夫人这时去世了,父子三人赶紧立刻就回去了。(“三苏”父子首次赴京非常顺利,苏轼、苏辙兄弟科场顺利,而苏洵得到了一代文宗欧阳修的称赞和当朝宰
11、相韩琦等人的亲眼,这说明苏洵获得了当时政坛主流的认同,但认同和名气不等于就能获得官职,苏洵只能等待。而夫人的突然离世却让“三苏”父子只能匆忙回家。在回到了眉山老家后,苏洵接到了朝廷的诏令,命他赴京参加选拔考试,本应该欣喜赴京的苏洵却做出了拒绝的选择。)回到老家,正苦闷时,朝中来信了,让他考试。要做官,得有制度。让他在舍人院就试。十月份时四川打了招呼。十一月正式接到诏令,十二月初,写信给朝廷,给朋友雷简夫写信,再过了半年,催促他去。再次申明不愿意参加考试的原因。理由如下:有病,长期在乡下。这不足以阻止考试。说别的是真的。不满意科举制度是真。他不善于应试。不擅长写诗文。给朋友的信中说,主要是现在衰
12、朽之体,在乡下吃饭还能吃饱,犯不着去为了饭碗奔波。看着考官的脸色,考试。现在不可能再像年轻人一样,给考官们蹂躏了。原本吃苦算了,难道现在还能忍得了这些?这样的名气如果考砸了,怎么办?这表现的正是考生在科举制度下的微妙心理。还有朝中的拖沓作风。当初推荐是在1056年,现在两年过去了,才想起我来,太拖沓了。这是给欧阳修发的牢骚。说明他不积极于功名了,也是考怕了,考烦了,不愿意因为考试受侮辱。如果真的信任我,就不用考了,如果不信任,考一天就信任了?都在理。最后说,为什么做官?不是因为穷,做官是你们的荣幸。这是制度给他的伤。(是什么让苏洵求仁得仁却又起了他念。苏洵的仕途之路究竟如何呢?)苏洵呢?等着呢
13、。没参加考试。给一官,秘书省的校书郎,九品。五十一了,九品。两儿子都是高级干部了。后来苏辙做到副宰相了。心里能高兴吗?苏洵自己都意识到,原是一介名士,与官员间无上下级,以宾客之礼相待。在体制内就不能保持知识分子的气节了。作为有独立文章写作与思想能力的人,与欧阳修等有共同文章影响的人,苏洵的痛苦可想而知。还算好,一年后,朝廷要修礼书,抽他为编纂者,他升为八品了,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官。(宋英宗治平三年,即公元1066年,在仕途中挣扎半生又屡屡受挫的苏洵,在八品官位上去世,享年五十八岁。欧阳修专门为苏洵撰写了墓志铭,以表他取得的成就和对国家的贡献。作为苏轼与苏辙父亲的苏洵,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称职家长,
14、作为北宋官员的苏洵,是一位终身不得志的小官。但作为唐宋八大家的苏洵,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苏洵的文章和苏洵的成就呢?)苏洵名列唐宋八大家,当然因为散文。在北宋时很受推崇。他对文章有自己的看法。首先反对写时文,当时流行的注重形式的内容单薄的甚至为求奇求怪而晦涩的文章,他认为应该有真知灼见,不应该简单模仿。一定要写不得不为之文,不要单为文而为。还有主张,是写文章得有用。写出来,对社会要有用。评价别人文章时,对文章的态度是百家争鸣,言之有物,都是好文章。他本人的文章有许多特色,像纵横捭阖,气势磅礴,曲折多变,质朴,写得巧妙。最大特色是汪洋恣肆。写过项籍论,把他与
15、曹操刘备比,“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终其身无成焉。”要么有情商要么有智商要么有谋略。这段话排比有力,有说服力。他的文章特别擅长用比喻。不但好,还准确,像谏论,说到君王如何鼓励臣下,上谏言,可以有赏有罚,讲了一个小寓言。一个胆特大,一人有点勇敢有点胆怯,一人完全胆怯。人说从深谷跳过去,过去是勇夫跳不过去就是懦夫。不如换个说法,跳过去,赏一千两银子。再一种方法,后面放出一只老虎,肯定三人全过去了。形势使然。这比喻好,君王针对不同的人,应该用不同的方法。清邵仁泓里评价说,苏轼苏辙有成就不足为奇,最难得的是苏洵,完全自学成才,没考科举,没有老师,达到的效果是足以与孟子刘向贾谊的文章相抗衡。文章水平如此之高,自成了一家,而且与欧阳修分庭抗礼。而且开启了大苏与小苏,这些,不简单。这是从文学发展的线索上点明的关键位置。这就是说古代散文发展到唐宋,苏洵是重要的一环。有个人的努力,有达到的水准,有引导出来的更高水准,有文学史上的意义,也有教育史上的意义。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