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化简答题(共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药化简答题(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化简答题(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试述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答:1. 3位羧基和4位羰基是活性必须基团,如果被其他取代基取代则活性消失。 2. 1位取代基对活性影响大,若为脂肪烃基取代,以乙基或乙基体积相近的取代基为好;若为脂环烃基取代,以环丙基最好;若为芳烃基取代,可以是苯基或其它芳烃基。3. 5-体积小的给电子基团可以增强活性.4. 6,8位分别或同时引入氟原子,抗菌活性增大.5. 7位引入五元或六元杂环,抗菌活性增大,以引入哌嗪环为最好。2.巴比妥药物具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答; 1)呈弱酸性,巴比妥类药物因能形成内酰亚氨醇一内酰胺互变异构,故呈弱酸性。2)水解性,巴比妥类药物因含环酰脲结构
2、,其钠盐水溶液,不够稳定,甚至在吸湿情况下,也能水解。3)与银盐的反应,这类药物的碳酸钠的碱性溶液中与硝酸银溶液作用,先生成可溶性的一银盐,继而则生成不溶性的二银盐白色沉淀。4)与铜吡啶试液的反应,这类药物分子中含有-CONHCONHCO-的结构,能与重金属形成不溶性的络合物,可供鉴别。3. 为什么巴比妥C5次甲基上的两个氢原子必须全被取代才有疗效答:未解离的巴比妥类药物分子较其离子易于透过细胞膜而发挥作用。巴比妥酸和一取代巴比妥酸的PKa值较小,酸性较强,在生理pH时,几乎全部解离,均无疗效。如5位上引入两个基团,生成的5,5位双取代物,则酸性大大降低,在生理pH时,未解离的药物分子比例较大
3、,这些分子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作用。4. 合成类镇痛药的按结构可以分成几类?这些药物的化学结构类型不同,但为什么都具有类似吗啡的作用?答:合成类镇痛药按结构可分为:哌啶类、氨基酮类和苯吗喃类。它们虽然无吗啡的五环的结构,但都具吗啡镇痛药的基本结构,即:(1)分子中具有一平坦的芳环结构。(2)有一个碱性中心,能在生理pH条件下大部分电离为阳离子,碱性中心和平坦结构在同一平面。(3)含有哌啶或类似哌啶的空间结构,而烃基部分在立体构型中,应突出在平面的前方。故合成类镇痛药能具有类似吗啡的作用。5. 根据吗啡与可待因的结构,解释吗啡可与中性三氯化铁反应,而可待因不反应,以及可待因在浓
4、硫酸存在下加热,又可以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的原因?答:从结构可以看出:吗啡分子中存在酚羟基,而可待因分子中的酚羟基已转化为醚键。因为酚可与中性三氯化铁反应显蓝紫色,而醚在同样条件下却不反应。但醚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醚键可断裂重新生成酚羟基,生成的酚羟基可与三氯化铁反应显蓝紫色。6. 巴比妥类药物的钠盐及苯妥英钠为何常制成粉针剂答:巴比妥分子中具有酰脲结构,其钠盐水溶液在室温放置时不稳定,易被水解生成苯基丁酰脲失去活性,受热可进一步水解. 苯妥英钠环状具有环状酰脲结构,与碱加热可以分解产生二苯基脲基乙酸,最后生成二苯基氨基乙酸,并释放出氨。7. 写出Morphine及Codeine 的化学结
5、构,根据两者结构讨论它们在酸碱性、稳定性方面的异同和药理活性的差异。 答:吗啡结构中3位有游离的酚羟基,具有弱酸性,可与强碱成盐,但是与弱碱氢氧化铵不能生成稳定的盐。吗啡结构中17位有叔氮原子显碱性,可与强酸成盐。因此吗啡为两性物质。由于3位酚羟基的存在,吗啡盐类的水溶液不稳定,易被氧化变色,生成毒性较大的双吗啡(Dimorphine,也称伪吗啡).可待因(Codeine)是吗啡(Morphine)的3-甲基醚,两者结构不同处仅在3位上不同。可待因结构中无游离酚羟基,仅显碱性,可与酸成盐。化学性质较吗啡稳定,但遇光仍易变质。药理活性方面,因为3位酚羟基的存在可使镇痛活性增强。吗啡为受体强激动剂
6、,镇痛作用强,还有镇静、镇咳作用,但有呼吸抑制等多种不良反应,成瘾性强。可待因结构中无游离酚羟基,药理活性仅为吗啡的1/10,为弱受体激动剂,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也较吗啡轻,临床上主要用作中枢性镇咳药。8. 简述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水解开环反应及其与生物利用度的关系答:水解时在1,2位、 4,5位间开环,两过程平行进行。4,5位开环为可逆性水解,当pH提高到中性时又重新环合。当7位和1、2位有强吸电子基团(氯原子、硝基、三唑环等)存在时,例如:地西泮、硝西泮、艾司唑仑等,口服后药物在胃酸作用下,水解反应几乎都在4,5位上进行,当开环化合物进入肠道,因pH升高,又闭环成原药,因此对生物利用度无影响。9
7、. 经典H1受体拮抗剂有何突出不良反应?为什么?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如何克服这一缺点?答:经典H1-受体拮抗剂最突出的毒副反应是中枢抑制作用,可引起明显的镇静、嗜睡。产生这种作用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这些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并与脑内H1受体有高度亲和力,由此拮抗脑内的内源性组胺引起的觉醒反应而致中枢抑制。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通过限制药物进入中枢和提高药物对外周H1受体的选择性来发展新型非镇静性抗组胺药。如AcriVastine和Cetirizine就是通过引入极性或易电离基团使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克服镇静作用的。而Mizolastine、C1emastine和Loratadin
8、e则是对外周H1受体有较高的选择性,避免中枢副作用.10. 结构如下的化合物将具有什么临床用途和可能的毒副反应?若将氮上取代的甲基换成异丙基,又将如何?答:氮上取代基的变化主要影响拟肾上腺素药物对a受体和受体作用的选择性。当氮上甲基取代时,即肾上腺素,对a受体和受体均有激动作用,作用广泛而复杂,当某种作用成为治疗作用时,其他作用就可能成为辅助作用或毒副作用。肾上腺素具有兴奋心脏,使心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收缩血管,升高血压,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等主要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和支气管哮喘的急救。不良反应一般有心悸、不安、面色苍白、头痛、震颤等。将甲基换作异丙基即为异丙肾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化简 答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