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0209—2009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共33页).doc
《YZ0209—2009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共3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Z0209—2009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共33页).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YZ02092009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专心-专注-专业前 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质检总局关于编制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指南的通知(质检特函【2006】71号)文件的要求,为规范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工作,提高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质量,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组织人员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本指南共分13章,主要由总则、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单位资源和安全状况分析、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
2、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响应、应急技术和现场处置措施、现场恢复、保障措施、预案编制管理和更新、事故调查等内容组成,其中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预警和预防措施,应急技术和现场处置措施是本预案指南的技术基础。本指南较为详尽的叙述了企业应急管理所应采取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路线,阐述了企业如何建立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专项预案、确立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的问题。本指南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多年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的经验,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的法规、标准和规范,并广泛征求了国内有关单位、专家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指南主要适用于指导企业编制专项应急预案,也可用于基层技术人员应急救援工作时借鉴和参考。使用单位
3、应在编制专项预案,开展应急工作时,考虑自身应急资源情况,结合实践,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本指南由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负责管理和解释。本指南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葫芦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葫芦岛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参加起草的人员有王宏新、张忠新、刘敬华、张喜明、刘颖异。本指南由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吴旭正、石少华、刘牧玲负责统稿,郭元亮主审。 由于应急事业的不断发展,编者水平所限,本指南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使用指南过程中,如有不妥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目 录1 总 则1.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
4、据1.3 适用范围1.4 工作原则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2.2 应急救援岗位职责3 单位资源和安全状况分析3.1 单位资源概况3.2 安全状况分析3.3 介质特性4 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4.1 储罐的常见结构形式4.2 事故原因分析4.3 常见事故的形式和部位4.4 灾害后果预测5 预警和预防机制5.1 危险源监控5.2 预警行动5.3 信息报告与处置5.4 预警级别6 应急响应6.1 响应分级6.2 响应程序6.3 应急结束7 应急技术和现场处置措施7.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7.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7.3 注意事项8 现场恢复8.1 撤离救援程序8.2 重新进入和
5、人群返回程序8.3 对受影响区域的连续检测要求8.4 后期处置9 保障措施9.1 通信与信息保障9.2 应急队伍保障9.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9.4 经费保障9.5 培训与演练9.9 其他保障10 预案编制、管理和更新10.1 预案编制一般步骤10.2 预案编制的格式要求10.3 应急预制的制订与发布10.4 预案的演练和更新10.5 预案上报10.6 监督检查11 事故调查11.1 事故现场的保护11.2 事故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11.3 情况调查11.4 资料调查11.5 现场调查12 附则12.1 名词术语12.2 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12.3 制定与解释13 附件13.1 有关应急部门、机
6、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13.2 重要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13.3 规范化格式文本13.4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13.5 有关应急预案名录13.6 有关协议或备忘录附录A 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威力估算附录B 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燃烧安全距离(推荐)附录C 应急联络电话表(样表)附录D 应急救援设备清单(样表)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规范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促进企业提升应对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的能力,及时控制和消除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指南。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
7、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和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南。1.3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指导企业编制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也适用于基层技术人员进行应急工作时借鉴和参考。1.4 工作原则1.4.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认真做好预防事故工作,切实加强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1.4.2 积极应对,立足自救。努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体系,准备充分的应急资源,落实各级岗位职责,做到人人清楚事故特征、类型、原因和危害程度
8、,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采取正确措施,积极应对、立足自救。1.4.3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组长统一领导下,负责指挥、协调处理突发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有关部门和各班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现场应急处置工作。1.4.4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方法、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1.4.5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做好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应对事故的思想准备、预
9、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搞好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技能。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2.1.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由单位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专家技术组、现场指挥部等组成,见图1。图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2.1.2 应急领导小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是本单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2.1.3 现场应急指挥部是事故发生后由应急领导小组派出的现场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行使现场应急指挥、协调、处置等职责。应急指挥
10、部下设抢险救灾组、疏散警戒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通信联络组、善后处理组等。现场应急指挥部应设在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或生产运行主管部门。2.1.4 地方政府启动应急预案后,现场应急指挥部应接受上级应急部门的指挥和领导。2.2 应急救援岗位职责2.2.1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1)组织制订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负责人员、资源配备,应急队伍的调动。(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6)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7)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物证、资料。(8)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9)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2.2.2 现场应急指挥部职责(1)
11、根据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指令,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工作,针对事态发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急抢险方案,防止次生灾害或二次事故发生。(2)如地方政府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和协调地方政府应急救援工作。(3)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保证现场与总部之间信息传递的真实、及时与畅通。(4)负责整合调配现场应急资源。(5)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地方政府汇报应急处置情况。(6)按应急领导小组授权,负责现场有关的新闻发布工作。(7)收集、整理应急处置过程有关资料。(8)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向当地政府、单位应急领导小组请示应急终止。(9)向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现场应急工作总结报告。2.2.3 应急办公室职责(1)负责24小
12、时应急值班值守(2)突发事件时接受报告、信息报送。(3)负责应急管理工作。(4)负责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专家库与日常管理。(5)组织联络应急状态下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2.2.4 专家技术组职责(1)针对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突发事故应急工作,提供应急处置方案建议和技术支持。(2)根据应急办公室安排,参与制定应急方案和(或)参加现场处置工作。2.2.5 抢险救灾组职责(1)负责现场抢险抢修作业。(2)负责现场紧急救援。(3)负责现场事故情况监测。2.2.6 疏散警戒组职责(1)负责现场人员疏散工作。(2)负责现场警戒保卫工作。2.2.7 通信联络组职责(1)建立有效的通信网络,危险区域内提供防爆型
13、通信器材,现场禁止使用手机等非防爆型通信器材。(2)保障现场救援指挥通信联络以及对外通信、联络的畅通。2.2.8 善后工作组职责主要负责现场恢复工作,在指挥部确定现场已无人身危险的情况下,组织抢修人员对现场其他危险设施、损坏设备进行排险抢险或抢修,尽快恢复正常生产。负责事故善后处理、损失评估、保险理赔等工作。2.2.9 后勤保障组职责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抢救抢险、生产恢复、事件调查的后勤保障工作。具体包括:车辆保障、接待上级工作、指挥部人员生活后勤保障和抢救抢险所需人力资源和资金支持、疏散人员避难场所安排等。3 单位资源和安全状况分析3.1 单位资源概况 (1)单位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场站
14、位置、占地面积等状况,可附平面图进行说明。 (2)当地的气象、环境资料,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周边人口密度数量及周边交通环境状况。3.2 安全状况分析3.2.1 分析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3.2.2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3.2.3 设施基本参数,设计规格、材质、压力、输气量、输送气质、防腐类型、维修记录、建设时间以及现在运行压力等。3.3 介质特性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由丙烷(C3H8)、丙烯(C3H6)、丁烷(C4H10)、丁烯(C4H8)等低碳烃类组成,还含有少量H2S、CO、CO2等杂质,由石油加工过程产生的低碳分子烃类气体裂解气压缩而成,液化石油气通常以
15、液态在常温压力下储存,具有气、液两相的性质。3.3.1 理化特性: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闪点74:沸点:(0.542);引燃温度(426537);爆炸下限(VV)2.5,爆炸上限(VV)9.65;相对于空气的密度:1.52.0,不溶于水。3.3.2 危险特性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1)燃烧速度快。液化石油气燃烧属于气、液化混合燃烧,燃烧速度快,火势猛烈,蔓延扩展迅速。(2)火焰温度高,辐射热高。液化石油气燃烧热值高达千焦/立方米,火焰温度高达2000。(3)爆炸速度快,冲击波威力大,破坏性强。液化石油气爆炸速度快,达到(20003000)m/s
16、。(4)易挥发。常温下,液化石油气易挥发,一旦暴露在空气中能迅速扩到250倍以上。(5)比空气重,爆炸下限低,最小着火能量小。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1.52.5倍,在空气中易向低洼地方流动,并聚集起来。液化石油气爆炸浓度范围较窄,只有(210)%,最小着火能量也很低,只有310-4J。极度易燃,受热、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烧,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液化石油气包装容器受热后可发生爆炸,爆炸破裂的碎片具有飞射危险。4 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4.1 储罐的常见结构形式储罐主要由钢板卷焊而成,常见的有卧式圆筒形和球形二种,罐体上一般装有气相管、液相管、放空管、排污管、压力表、安全阀、温度计、液位计、紧急
17、切断装置等各种部件、阀门和附件。4.2 事故原因分析容易导致事故的因素造成储罐发生事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质量因素泄漏:如设计不当,选材料不符,强度不足,制造安装质量差,加工焊接组装缺陷,阀门、附件质量不合格等。(2)工艺因素泄漏:如高流速介质冲击磨损,应力作用,腐蚀破坏,冷脆断裂,材质老化,液化石油气杂质(H2S)长期超标等。(3)管理因素:储罐超期未检,带病运行,安全状况等级差,安全附件超期未校验,防雷、防静电装置未经检验合格,外部人员误入限制区域等。(4)操作失误引起泄漏:如误开闭阀门,对液位监测错误或不及时,超量灌装引起储罐超压,导致储罐本体破裂或法兰垫片破裂泄漏;违章检修以及充
18、装设备失修;违章充装不合格气瓶等。(5)外界因素破坏:如外来车辆撞击;建筑物倒塌;寒冷地区的冻裂;台风、地震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侧翻,基础下沉或倾斜等。4.3 常见事故的形式和部位(1)罐体本体、接管根部角焊缝因质量或缺陷原因的开裂泄漏。(2)储罐的气相进口、液相进口、气相出口、液相出口、排污口、放散口、液面计接口、安全阀接口、压力表接口等接管、阀门的密封等部位失效或泄漏。(3)液化石油气管道法兰、阀门等连接密封部位失效或泄漏。(4)液化石油气罐车装卸用软管泄漏或爆裂。(5)导静电接地装置失效或损坏,因静电或遭雷击,导致储罐燃烧、爆炸。(6)罐体受到热源影响,引起罐体压力升高,造成罐体爆炸或安
19、全阀开启, 导致介质泄漏,液化石油气从储罐、气瓶、管道和设施中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引发爆炸。(7)充装烃泵压力调节失效或充装不合格气瓶造成气瓶过装爆裂。4.4 灾害后果预测(1)爆炸危险炸混合物。若在短时间内大量泄漏,可以在现场很大范围内形成液化石油气蒸汽云,遇明火、静电或处置不慎打出火星,就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2)爆炸威力。储罐爆炸分物理性爆炸和化学爆炸。储罐发生物理爆炸,又称蒸汽爆炸,破坏性很大,其主要危害因素为火球、冲击波、抛射物三种。储罐泄漏、破裂时,喷出的液化石油气绝大部分以雾状液滴形式迅速与周围的空气混合而着火燃烧,火球的高温热辐射危害和持续时间与其大小有关。储罐装
20、载液化石油气量越大,发生蒸汽爆炸喷出燃烧的量越多,形成的火球半径越大,火球持续时间越长,周围受到热辐射危害程度越大。爆炸威力估算见附件一。(3)健康危害。如没有防护,直接大量吸入有麻醉作用的液化石油气蒸汽,可引起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若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液态液化石油气大量汽化,导致空气中氧含量的减少,可使人员中毒窒息死亡;不完全燃烧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直接接触液体或其射流可引起冻伤。(4)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残液还可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灾害影响的地理范围和人口数量等因素应予以考虑。各单位应根据本单
21、位的站区规模、设备安全状况并结合周边环境进行灾害预评价。5 预防和预警机制5.1 危险源监控5. 1.1 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5.1.2 重点设备监控措施应包括:(1) 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2) 专门机构或者专(兼)职人员;(3) 定期分析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完善事故应急预案;(4)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定期检验制度;(5) 消除事故隐患制度;(6)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7) 外来车辆和人员管理制度。5.2 预警行动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5.3 信息报告与处置5.3.1 信息报告明
22、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5.3.2 信息上报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5.3.3 信息传递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和程序。5.4 预警级别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预警可参考以下条件确定(1)一般事故为(III)级:设备、管道、附件等发生泄漏,未发生火情,经停机检修即可恢复生产运行的事故。(2)严重事故为(II)级:设备、管道、附件损坏发生严重泄漏,伴有气雾、声响、结霜等现象,或者因泄漏引发大火,但采取系统操作,可以控制或阻断泄漏和火情,不会构成更大险情的事故。(3)重大事故为(I)级:设备、管道、附件等
23、发生无法操控的破裂或火灾事故,致使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或造成严重火灾,危及本单位及周边建筑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故。6 应急响应6.1 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以下提出的应急响应级别的划分,供一般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编写应急预案时参考(参见本指南5.3款)III级预警事故,由本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II级预警事故,立即启动本级事故应急预案。I级预警事故,立即启动本级事故应急预案,报请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启动上级或地方政府预案。6.2 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Z0209 2009 液化 石油气 充装站 事故 应急 救援 预案 指南 3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