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六下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练习(共3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语文六下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练习(共31页).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部编语文六下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练习(含答案)1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一句中两个“之”的意思分别是( )A他,指前一个人/它,指天鹅B指弈秋的教导/他,指前一个人C指弈秋的教导/它,指天鹅D他,指前一个人/指弈秋的教导2“见微知著”一词中“微”的意思是( )A稍微B衰落C精深奥妙D细小,轻微3“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句中“辩斗”的意思是( )A辩论,争论B辩解,辩驳C戴斗篷,穿斗篷D对打,争斗4“赴汤蹈火”一词中“汤”的意思与下列哪一个词语中“汤”的
2、意思相同( )A残汤剩饭B及其日中如探汤C一个老鼠害一锅汤D清汤寡水5下列句子停顿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思援/弓缴/而射之。B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C为是其智/弗若与?D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弓缴(zhu) 盘孟(y)B搜集(shu) 荧光屏(png)C教诲(hu) 恐怖(b)D憎恶(zng) 诞生(dn)7下列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思援/弓缴/而射之。B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C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D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8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3、A思援/弓缴/而射之。B使/弈秋/诲/二人弈。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孰为/汝多/知乎?9下列加点字的字形、读音和字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弈(y,下棋)秋,通国之善(擅长,善于)弈者也。B使(sh,假如)弈秋诲(hu,教导)二人弈。C日初出沧(chn)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tn,热水)。D孰(shu,谁,哪个)为汝(你)多知乎?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洪亮健树真理系统B青脆单调疑问机器C盲人阶段文献灵感D加速齿轮正实搜集1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鸿鹄(h) 蜇人(zh) 蝈蝈(gu) 思援弓缴(jio)B盘盂(y) 花圃(p) 华罗庚(hu)
4、司空见贯(gun)C学弈(y) 清脆(cu) 蟋蟀(shui) 见微知著(zh)D恐怖(b) 沧凉(cng) 领御(y) 与之俱学(y)12理解两小儿辩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两个小儿争辩的中心问题是一天之中太阳离我们远近的问题。B一小儿以冷热来判断太阳离人的远近,一小儿以大小来判断太阳离人的远近。C孔子对两小儿所争论的问题不能判明是非,说明孔子也是徒有虚名。D从两小儿对太阳远近问题的争辩中,可以看出他们富有质疑探究的精神。13从孔子的回答中,我想到了孔子的一句名言()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如果有缺点
5、,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B即使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也一定会兴旺起来。C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D虽然我们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但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15对句子“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为是其智弗若与”要读出反问的语气,“曰:非然也”要读出肯定的语气。B这是一个设问句。C学习结果不同,不是因为两人在智力上有多大的差别。D学习结果不同,主要是两人在智力上有差别。16下列句子中“善”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伯牙善鼓琴B锺子期善听C善哉,洋洋兮若江河D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17下列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6、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C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D思援/弓缴而射之。1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翻箱倒柜 望远境 清脆 蒸融B焉知非福 顺时针 书籍 严竣C万不得已 水浒传 苦刑 惆怅D通霄达旦 炊事员 辟静 恐怖评卷人得分二、语言表达19按要求写句子。1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_2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用现代文改为转述句)_3田老师很有口才。田老师文笔也好。(用关联词合并句子)_4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缩句)_20按要求完成
7、句子练习。(1)为是其智弗若与?(写出句子的意思)_(2)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跃。(修改病句)_(3)在方框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_)学校(_)学校有什么好写的(_)我讨厌学校(_)(4)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体会引用的好处,并仿写句子)_21句子练习。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_(2)这句话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2修改病句。(1)同学们要运用和理解学习过的知识。_(2)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_22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为是其智弗若与?
8、_(2)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_评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鸽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使弈秋诲二人弈:_(2)弗若之矣:_24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战,勇气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D莲,花之君子者也25翻译下列句子。(1)惟弈秋之为听。_(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_课外阅读。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9、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nng)信度,无自信也。”26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先自度其足 何不试之以足。B宁信度 无自信也。C郑人有且置履者 遂不得履。D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27解释“之”字在句中的意思。(1)反归取之。(_) (2)何不试之以足。(_)(3)至之市而忘操之。(_)(_)28翻译下列句子。(1)至之市而忘操之。_(2)宁信度,无自信也。_29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_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
10、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30解释加点的词。(1)而日中时远也 日中:_(2)日初出沧沧凉凉 沧沧凉凉:_31写出下列加点词古今不同的意义。(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_今义:_(2)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_今义:_32联系课文,翻译句子。(1)孔子不能决也。_(2)孰为汝多知乎?_33两小孩辩斗的原因是:一儿认为_,原因是_;一儿认为_,原因是_。(出原文作答)34两小儿所持的依据有道理吗?你认为该怎样解释这一现象?
11、_文言文阅读道旁苦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选自(世说新语)(注释)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尝:曾经。诸:众。游:玩。子:果实。折枝:压弯了树枝。竞:争着。走:跑。信然:真是这样。35翻译下面的句子。尝与诸小儿游。_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_36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古诗文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
12、,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sh)为汝(r)多知(zh)乎?”37解释下列画横线的字。(1)问其故(_)(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3)孔子不能决也(_)38一词多义。问其故 其:_ 及其日中如探汤 其:_39句子翻译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_40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_41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_角度出发,一个从_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说明了_道理,表现了他们_的可贵精神。课内阅读
13、我最棒。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4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使弈秋诲二人弈(_)(2)思援弓缴而射之(_)(3)为是其智弗若与(_)(4)非然也(_)4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惟弈秋之为听。_44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_文言文理解。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45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是吾剑之所从坠(
14、这)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代词,代指剑)C不亦惑乎(糊涂)D求剑若此(像)46翻译下面的句子。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_47这个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竭泽而渔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吕氏春秋(注释)竭:使干涸。薮(su):指野草。田:通“畋”,打猎。48“竭泽而渔”中,“渔”的意思是()。A捕鱼B捕鱼的人C谋取,夺取不应得的东西D姓49对“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理解正确的是()。A欺诈作假的手段,即使现在勉强可行,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
15、不是长久之计。B欺诈作假的手段,虽然现在可用在偷盗上,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不是好办法。C欺骗作假的手段,即使现在可用在偷盗上,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不是长久之计。D欺骗作假的手段,虽然现在勉强可行,以后不会再有效果,不是好办法。50从这则成语故事中,我懂得了_的道理。 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癝食以数百人等。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5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齐宣王使人吹竽(_) 好一一听之(_)52翻译下列的句子。癝食以数百人等。_53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得到的教训是什么?_阅读短文。南辕北辙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
16、,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54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我欲之楚(_) 此数者愈善(_)55翻译下列的句子。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_56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_文言文阅读得过且过五台山有鸟,名曰寒号虫,四足,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毛羽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若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57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1)比至(_) (2)遂自鸣曰(_) (3)得过且过
17、(_)58翻译下面的句子。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_59请说说这则故事带给你的启示。_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陶侃惜谷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注释)陶侃:东晋名将。贼:伤害。执:抓住。6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见人持(_) (2)人云(_)61以下与“执而鞭之”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推门而入B出淤泥而不染C不约而同D不劳而获6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_63这则故事中,陶侃的做法表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_课内阅读。两小儿辩
18、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64解释下列加点词。(1)两小儿辩斗(_)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 (3)及其日中如探汤(_)(_) (4)孔子不能决也(_) (5)孰为汝多知乎(_)(_)65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_66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_67“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19、_68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_文言与文化。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69这篇文言文的题目是_。除了这篇文言文,我们还学过文言文_和_。70“惟弈秋之为听”的意思是_。“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句话是_句。71文中弈秋教的两个徒弟表现各异,一人“_”,一人“_”。(用原文填空)72读了本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_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
20、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坐:因为。73“其人自护其短”中的“其人”指的是什么人?( )A其他人B北人C问者D北人和问者74文中的北人为什么要“并壳入口”?( )A因为这样吃味道更好。B因为煮熟的菱角很烫,这样吃可以避免烫伤。C因为他不知道吃菱角需要去壳。D因为“并壳入口”的吃法是南方的风俗。75下面对短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菱角一般生长在南方。B菱角属于土产品。C菱角生长在前山和后山。D南方人吃菱角不需要去掉壳。76你觉得文中的北
21、人是一个怎样的人?_评卷人得分四、信息匹配77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A指天鹅。 B指前一个学生。C指弈秋的教导。 D结构助词,相当于“的”。1.通国之善弈者也(_) 2.惟弈秋之为听(_)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 4.思援弓缴而射之(_)78找出下列带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并在后面的横线上改正。1(_)A盘盂(y) B 蝈蝈(gu ) C 万事俱(j)备_2(_)A鸿鹄(h) B孰(s)轻孰重 C 惊蛰(zh)_3(_)A蝎(xi)子 B沧沧凉凉(cn) C 华(hu)罗庚_79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使弈(y y)秋诲(hu hu)二人弈。2.为(wi wi)是其智弗(f
22、f)若与(y y)?3.孰(shu sh)为汝(n r)多知(zh zh)乎?4.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h hu)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tio dio)些。5.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dn dn)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s sh)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80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1一心以为有鸿鹄(h go)将至,思援弓缴(zhu jio)而射之。2为是其智弗(fi f)若与(y y)? 曰(r yu):非然也。3孰(sh shu)为汝(n r)多知乎?81请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一人虽听之(_),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_)。(2)虽与之(_)俱
23、学,弗若之矣。A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B专心致志的那个人。C弈秋的教诲。评卷人得分五、填空题82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使弈秋诲二人弈 (_) 非然也(_) 思援弓缴而射之 (_) 为是其智弗若与(_)83在古诗文中,下列词语各指代什么?“汗青”代_“须眉”代_“巾帼”代_“桑梓”代_“轩辕”代_84先解释下列字的意思,再写出句子的意思。(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为:_ 然:_(2)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通:_ 善:_85写出加点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通:_ 弈:_ 句意:_2为是其智弗若与?为:_ 弗:_ 句意:_3孰为汝多知乎?孰:_ 汝:_ 句意:_86辨
24、字组词。弈(_) 俱(_) 援(_) 盂(_)奕(_) 惧(_) 缓(_) 孟(_)87多音字组词。难nn_ nn_ 教jio_ jio_88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铁公鸡(_) 小葱拌豆腐(_)黄鼠狼给鸡拜年(_) 竹篮打水(_)十五个吊桶打水(_) 擀面杖吹火(_)文静的我对武术是_。这个人非常小气,人们都说他是_。我打翻了爷爷心爱的金鱼缸,心里很紧张,犹如_。别轻信了他的好话,他是_。听了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对这道题的解法是_,很快就解了出来。一群猴子想把水中的月亮捞上来,费了好大的劲还是_。评卷人得分六、修改病句89修改病句。(1)电视机里传出雄壮有力的战士们的歌声。_(2)
25、他们都跑得很快,所以跑得相当轻松。_(3)有没有动脑筋,是考出好成绩的重要原因。 _评卷人得分七、判断题90读下面的句子,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画“”,错误的画“”。(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2)思援/弓缴/而/射之。(_)(3)使/弈秋/诲/二人弈。(_)(4)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_)(5)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_)评卷人得分八、书写91看拼音,写词语。y qi tng gu hng h f ru bin du dng yu ch gi cng cng ling ling tn tng 评卷人得分九、简答题9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文
26、中两个跟弈秋学下棋的人,表现有什么不同?_(2)你觉得两小儿辩日这则故事表现出孔子具有怎样的品质?_(3)从两小儿辩日中你体会到两个小孩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_专心-专注-专业参考答案1C2D3A4B5A6D7A8B9A10C11C12C13B14B15D16C17C18C19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不能设什么法来反抗。 两小儿笑着说,谁说他有智慧呢? 田老师不仅很有口才,而且文笔也好。 我对处境有了想法。 20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 ? ? 。”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要多读书,读
27、好书。 21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设问 同学们要理解和运用学习过的知识。 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2难道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谁说你十分有智慧呢?” 23 教诲。 不如。 24C25 只听弈秋的教诲。 是因为他的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26D27 代词,代尺码。 代词,代鞋。 动词,到。 代词,代尺码。 28 (郑人)来到集市上,可是忘记了带尺码。 (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9这个寓言说明了书本上的东西和经验并不一定可靠,从客观实际出发,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30 正
28、午。 寒凉。 31 距离、离开。 往、到。 热水。 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32 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谁说你有智慧呢? 33 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34都没有真正的科学依据。太阳在自转的同时也在公转,因此运动是相对的。35 曾经和很多小孩子一起玩。 (这棵)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36我认为王戎是一个聪明、善于观察思考的孩子。37 缘故 距离 判断 38 那 它 39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们要 近一些,而到了中午的时候,就要距离人们远一些。 太阳刚出来的时候,人
29、们感觉非常的清凉;到了中午,就好像伸热水一样烫人;这难道不是因为近一点炎热而远一些清凉吗? 40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1 视觉 触觉 知识无尽、学无止境 独立思考、探索真理 42 教诲 引、拉 聪明才智 这样 43只听弈秋的教诲4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45A46楚国有个乘船渡江的人,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赶紧在剑从船上掉下的地方刻了个记号。47讽刺了那些不会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人。我明白了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随之变化。48A49A50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着眼于长远的发展51 让 喜
30、欢,爱好 52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53本文的主人公是南郭处士,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得到的教训是要有真才实学,不要混水摸鱼。54 想要 越 55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56这个故事说明了方向比努力更重要。57 到了 于是,就 姑且 58等到了冬末严寒的时候,(它的)羽毛脱落了。59得过且过,以为能过得下去便姑且混下去。要是人鱼像寒号虫,那叫没出息!我们要力争上游,不能得过且过。人处在顺境总有忧患意识,在逆境中要有坚定的战胜困难的勇气。60 拿着 说 61A62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63陶侃是一个忠实农耕、珍惜粮食、严于执法的人。64 争辩,争论 认为 距离
31、 到 热水 判断 谁 通“智” 65因为他们判断太阳距离地球远近的标准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66“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两小儿辩论的内容很复杂,因为孔子被公认为“多知”之人,理应知道答案,但他却无法判断谁是谁非。67不能。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68对待事物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看待,不能只停留在一点上,要实事求是,虚心思考。69 学弈 两小儿辩日 伯牙鼓琴 70 只听弈秋的教诲 设问 71 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72读了本文,我明白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73B74C75A76文中的北人不懂装懂,还强词夺理,是一个可笑的人。77D C B A 78C j B sh C hu 79y huwi f y sh r zh h dio dn sh80h zhuf y yu sh r81C A B 82教诲 这样 引,拉 聪明才智 83史书 男人 女子 家乡 国家 84因为 这样 因为是你的智慧不如他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全 擅长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85全 下棋 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 因为 不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 谁 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