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导学案第二章全部内容(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三导学案第二章全部内容(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1课时) 神经元【教学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知识梳理】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细胞功能: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反射的概念:它是指在 的参与下,动物和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 。2、反射的结构基础 3、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 , , , , 。4、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_状态变为_状态的过程。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参考课本18页图)1、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电位表
2、现为_;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兴奋,膜电位表现为_,兴奋与未兴奋部位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_。2、兴奋以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进行 传导。3、电流方向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4、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双向传导。知识点拨反射弧各部分的功能感受器感受一定的刺激,并产生兴奋传入神经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向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将传入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进行分析与综合,并产生兴奋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向效应器效应器将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转变成肌肉或腺
3、体的运动【同步练习】1将蛙的坐骨神经膜内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流表上,静息时电表测出的电位差是 ( ) A电位差为零B变为负电位C变为正电位D先变为负电位,再变为正电位2.在人体的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和综合作用的部分是 ( )A.神经中枢 B.神经纤维 C.传出神经 D.传入神经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A.食虫鸟见到黄蜂不敢吃 B.熟睡的人被蚊虫叮咬会动一动C.精彩的哑剧表演引来人们热烈的掌声 D.实验中离体的腓肠肌连一段坐骨神经,用电来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4在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内含有大量的( )A钾离子 B钠离子 C铁离子 D镁离子5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
4、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6.下图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当兴奋流经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流方向是A都是由左向右 B都是由右向左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 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其结构基础是 。8.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 ,当受到刺激后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课时)【教学目标】1、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学习过程】一、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
5、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构基础 (1)突触的组成: , , (2)神经递质:存在于 内,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3)请画出一个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参考课本19页)2、兴奋传导的过程兴奋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3、兴奋传递的特点(1)单向传递传递方向:(一个神经元) (后一个神经元) 单向传递的原因:由于神经递质存在于 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 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2)突触延搁:由于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及对后膜的作用需较长的时间,所以兴奋在突触中的传导速度要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得多。4、兴奋经过突触的传递方式
6、: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5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间传导比较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元细胞间的传递信 号 形 式传 导 速 度传 导 方 向注意: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导是单向的,导致神经冲动在整个神经系统中的传导是单向的,传导所经历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传导途径中突触的多少。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1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 _、_ _,它们分别调控某些特定生理功能。 2一般来说,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控制。 3人的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中_的部位。既可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_、_、_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4_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听、说、读、
7、写,这些功能与_ _有关,这些区域受损会引起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如_ _,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同步练习】1.大脑皮层中的S区受损后引起的症状是 ( )A. 运动性失语症 B. 听觉性失语症C. 躯体无感觉功能 D. 躯体无运动能力D内的递质只能经释放再作用于2.下列有关人类神经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反射弧中,兴奋始终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B. 神经元的细胞膜直接接触,以便于兴奋地传递 C. 突触只允许兴奋由树突末端传导另一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 D. 轴突末端细胞质中小泡内的递质,可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3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
8、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 兴奋在突触是单向传递的4. 下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如果从b点给予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变化的部位是 A. 只有a、c B. 只有c、d C. a、c、d D. 只有c2、2通过激素的调节(2课时)【教学目标】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2、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促胰液素的发现历程1、 沃泰默的实验实验假设: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递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实
9、验过程:注入(1)稀盐酸 小肠肠腔 胰腺分泌胰液注入(2)稀盐酸 血液 胰液不分泌注入(3)稀盐酸 小肠肠腔(去除神经) 胰腺分泌胰液实验结论:将稀盐酸注入小肠腔内引起胰液分泌,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2、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实验假设:这种实验现象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而是化学调节的结果: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实验过程:研磨实验过程: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 制成提取液 注入狗静脉 胰腺分泌胰液实验结论:在稀盐酸的作用下,小肠粘膜产生了促胰液素,引起胰液分泌。二、激素调节的概念1、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
10、调节外,还存在着另一种调节方式进行调节的方式,这就是激素调节。2、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卵巢睾丸 甲状腺 胸腺胸腺激素等 胰腺 三、激素调节的实例 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平衡的调节血糖的来源血糖的去向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区别名称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器官作用器官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肝脏生理作用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血糖转变为脂肪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使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作用方向及结果增加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增加血糖来源降低血糖升高血糖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血糖的激素调节示意图第二课时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11、写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1)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2)反馈调节:从课本第28页图可知,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这样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就不至于过高。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四、激素调节的特点 1、 。2、 3、 特别提醒:1、激素调节作用完成后即被灭活;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3、一种生理活动的调节往往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作用完成的。4、所有激素的分
12、布都是弥散全身的,但是起作用的细胞各不相同,如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则几乎作用于全身细胞。5、激素分泌随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而体内激素水平维持相对稳定则主要是通过反馈调节实现的;反馈调节是激素分泌调节的一种普遍规律,其中主要为负反馈调节。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目标】1、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2、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知识纲要】一、体液调节1、概念:_等化学物质(除激素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_等),通过_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它的主要内容是_。2、存在方式:单细胞动物和低等的多细胞
13、动物只有_,但是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_和_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是指在_ 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外界环境的 所发生的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1、体温恒定的调节(1)人体热量的来源:细胞中有机物的,尤以骨骼肌和产热为多。(2)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的蒸发、毛细血管的散热。另外还有、排便等。(3)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 ,人体的体温调节有双重机制。(4)体温调节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2 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1
14、)水盐的来源及排出:中获得、多种途径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2)调节方式及主要激素:和神经的协调,参与的主要激素为(3)水平衡调节受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和由下丘脑合成通过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下丘脑的分泌细胞能合成抗利尿激素,并贮存于垂体后叶并由垂体后叶释放。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内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的双重调节。(4)水平衡调节的意义 维持体液的渗透压。溶解和排出代谢废物等。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1)不少_直接或间接地接受_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_可看作_的一个环节。(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_也可以影响_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就会影响
15、_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_降低。总之,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_和_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才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巩固练习】1、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2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混入一部分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D内分泌调节3人在发高烧时食欲减弱,还会感觉食之无味,其病理原因是 A体温升高,导致肠胃不
16、能及时排空 B体温升高,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C体温升高,消化酶活性受影响D体温升高,破坏了体温调节系统,从而影响了肠胃的吸收4下列关于抗利尿素分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喝水多,抗利尿素分泌多 B.喝水少,抗利尿素分泌多C.喝水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少 D.出汗多,抗利尿素分泌少2、4免疫调节(2课时)【目标引领】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自学探究】1.免疫可分为 和 。2.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疫细胞 ( )免疫 (发挥免疫 作用的细胞) 系
17、统 ( ) 免疫活性物质: 。 第一道防线由_和_构成3. _ _免疫第二道防线由_ _和_构成。免疫_ _免疫 _免疫 (第三道防线)_免疫4.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的物质,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抗体:化学本质是_。5、免疫失调(1)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过于灵敏、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_当作_进行攻击。如_、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2)过敏反应: 过敏原有:花粉、水果、海鲜、动物毛屑、青霉素等。6、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7、免疫学的应用(1)疫苗(2)器官移植:一些药物的使用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8、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AIDS是指_,HIV是指_ _,艾滋
18、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巩固练习】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A脾 B淋巴结 C扁桃体 D肝脏2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A皮肤、黏膜 BT细胞 C吞噬细胞 DB细胞 3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早、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晚、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4.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B淋巴结中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链球菌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进
19、入胃中的大肠杆菌 D体内的抗体能消灭天花病毒5.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D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6下列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A.抗体 B.抗原 C.淋巴因子 D.溶菌酶7现有一幼鼠,先天无胸腺,此鼠的免疫状况是A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 B丧失一切免疫能力C有全部的体液免疫能力 D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8. 关于记忆细胞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由部分B细胞形成 B只由部分T细胞形成CB细胞和T细胞都不能形成 DB细胞和T细胞都能形成9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10下列不属于过敏反应的是A系统性红斑狼疮 B接触了某些花粉而引起的皮肤荨麻疹C吃了海鲜后呕吐 D接触了动物的毛屑而出现过敏性鼻炎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