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设计概论复习要点(共16页).doc





《工厂设计概论复习要点(共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厂设计概论复习要点(共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基本建设程序和前期工 (一)基本建设:工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技术改造: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对老厂改造。 基本建设程序: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建厂阶段。 (二)项目建议书:由建设单位或工业企业编制项目建议书或企业改造规则(必要性,条件,资金,效益,概率分析)1.项目名称、项目的主办单位及负责人 2.项目内容、设立项目的理由及相关情况分析 3.建厂地区或承办企业的基本情况 4.产品名称、规格、生产能力及销售方向 5.主要原料、燃料、材料、电力、交通运输和协作配套等方面的要求或者已经具备的条件6.资金的估算和来源 7.项目的进度安排 8.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 可行性研
2、究报告:论证工程项目在客观要求,建设条件,技术措施和经济效益方面是否可行。(1)总论(2)承办单位或企业的基本情况和条件(3)需求预测和产品规划(4)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5)厂址方案和建厂条件(6)技术方案(7)环境保护(8)企业组织、劳动定员的人员培训(9)项目实施进度的建议(10)投资估算好资金筹措(11)产品成本估算(12)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 市场需求是前提,工艺技术是手段,效率利润是关键 设计任务书:指令性文件,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成为项目最终决策和初步设计的报告。(1)根据经济预测和市场预测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2)资源、原材料、燃料和公用设施的落实情况(3)建厂条
3、件和厂址方案(4)技术工艺、主要设备选型、建设标准和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5)主要单项工程、公用辅助设施、协作配套工程的构成,全厂布置方案和土建工程量估算(6)环境保护、城市规划、防震、防洪、防空和文物保护等要求和采取相应措施方案(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设想(8)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0)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11)附件。 (三)厂址选择:选择建厂的地区位置和选择建厂的具体厂址。 建厂地区的选择:(1)靠近销售地区和原料基地,并有良好的燃料、电力供应(2)考虑当地运输和资源条件(原料、用户)。 建厂厂址的选择:(1)考虑地质条件,注意地下水位及侵蚀性等问题(2)尽
4、量避免地形起伏变化过大,有一定坡度(大于21),便于排水(3)避免在农业生产区建厂(风向)(4)无污染源。 厂址的基本要求:(1)厂址面积和外形应使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布置能满足工艺生产流程的需求。(2)应考虑卫生,防火,防震和人防等方面的要求。(3)厂区地下不应有矿藏,地下文物,古河,古井或废弃矿坑。(4)应考虑交通运输的方便。(5)厂址应具有较平坦的地面。(6)厂址土壤条件良好。(7)厂址需靠近原料基地或销售地区。(8)要考虑合适的燃料来源。(9)厂址有丰富的水源和电力。(10)厂址应尽可能靠近居民区。(11)厂址应有动力供应和给排水等条件。(12)厂址主要建筑物的地坪标高应较洪水计算水位高出
5、0.5m。(13)厂址不应靠近堆置有机废料,化学废料及对人体和生产不利的其他废料的地方。 厂址选择的工作程序分为三个阶段:预备阶段;现场阶段;结束阶段。 (四)设计基础资料:气象;地质,地震;地形地貌;交通运输;水文和水源;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通讯;厂区附近情况等。气象一般取近20年的资料,条件限制可取近10年的资料。少于10年须取得气象部门的资料参考。 (五)设计步骤:1各专业对计划任务书和各建厂原始资料作详细研究。2按计划任务书要求,资源勘查报告和工艺试验报告确定配方组成,生产方式和生产流程。3 按照生产纲领和生产流程进行物料平衡和设备选型计算。4 按照计划任务书要求,厂址基础资料和生
6、产工艺流程进行总图和运输设计。5按照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计算结果进行车间工艺布局设置。6 工艺提供资料和要求后先进行土建设计。7 工艺和土建提供资料和要求后再进行电力,动力,卫生工程和技术经济等专业设计。 设计的三个阶段: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对于规模不大的产品: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设计的方案:工艺流程方案、交通运输安排、人流跟物流的分流、环境评价。 初步设计说明书着重表达各建厂条件,设计依据,设计原则,方案选择,装备水平,生产过程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二章 总平面及运输设计 (一)设计任务:在满足生产要求条件下将厂区划分及确定各建筑物相对位置(面积、形状)(厂区划分,确定建筑相
7、互位置,交通运输系统,竖向布置,绿化美化等) (二)设计程序:1根据总平面设计的原则进行厂区的划分,并确定他们之间的相互位置。2根据工艺生产要求确定各建筑的面积和形状。3确定交通运输方式和运输设施。4绘制总平面布置图的方式和方法。5确定竖向布置的方式和方法。6比较分析,选定经济合理的最佳方案。7在已选定的方案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总平面布置,交通运输,竖向布置。 (三)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满足工艺条件下,周期短,资金周期短;设置两个以上的门,人、货分开;同类建筑集中布置;建筑物外形简单、紧凑;辅助设施靠近服务对象;电源靠近负荷中心;尽量直道少拐弯采光、通风、风向;考虑扩建,车间内预留、车间外预留
8、,整个生产线全部预留;合理利用地势,生产线从上往下布置;满足运输线路环保卫生要求;厂内生产区不设服务设施;合理布置的更美观。 (四)总平面布置的主要措施:1、厂区划分:主要生产区(工厂场地的中央部分)。辅助生产区(明显分离或与生产车间靠近)。仓库、堆场区(沿道路成铁路布置,靠近使用部门,位于厂后区)动力区(厂区后部,交通方便)厂前区(行政管理,技术研究,与居住区联系)。 2、合理组织人流,货流:货流集中厂后区,人流集中到厂前区,使两者交叉,干扰最少。 3、选择建筑型式:成型与烧成车间目前较多采用单层厂房(单层厂房分为分离式和联合式),联合式厂房的最主要特点:建筑本身的灵活性大,适应生产的变革。
9、 4 、布置紧凑:建筑物轮廓简单,沿建筑红线布置。 5、考虑扩建与改建:沿长度方向扩建(粉碎,制泥)沿宽度方向扩建(成型车间)合理预留扩建场地。 6、防火卫生要求 建筑红线:建筑物外墙位置在平面图上形成一条直线。 (五)工厂组成:主车间,辅助车间,服务设施,变电站 陶瓷工厂总平面布置的工艺要求:一、主要生产车间:(1)泥料制备车间布置在铁路的进线处、公路入口处、码头。车间附近有露天堆场,场地设备仓库(2)成型车间通风采光,靠两头,地势平坦,辅助料供应方便,布置工厂中心(3)焙烧车间保证通风,靠两头,地基好,地下烟道防水,要有备用电源,位置处于下风向(4)上釉及彩饰车间(5)检查和装配车间二、辅
10、助车间:a,动力设施b,仓库设施c,行政管理和生活福利设施d,运输设施 竖向布置任务是对厂区的天然地形进行改造。有:连续型竖向布置、重点式竖向布置、混合式竖向布置。 地面连接方法:平坡法4% 500m 工艺流程从上往下走 管线架设方式:地下、地面、架空。管线与铁路、道路交叉时,其最低部分高于路轨5.6米,高于道路地面4.5米 (六)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距离铁路编组站小于5KM;年运输量4万吨);道路运输(最广泛的运输方式:汽车,拖车,自动搬运车,电瓶车以及各种人力车畜力车);水路运输(运输成本底量大,散装、集装箱、集装箱 有码头);连续式机械运输;管道运输(水,汽油,泥浆等有流动性物。陶瓷
11、厂中采用最多的是泥浆管道运输);其他运输方式(小铁路,索道,架空轨道)。 竖向标高的选择:土方量最小 厂内道路的布置方式:尽头式和环形式 陶瓷工厂的运输方式为:铁路、公路、水路和特种方式运输。 厂内铁路的布置方式:尽端式,贯通式,环状式,混合式。 厂区面与道路宽度关系:(1)50公顷,主干道9m次干道6m(2)50;6m;4.5m(3)无大量货运;4.5m;3m 厂内道路布置原则:(1)主要货流方向和运输路线简捷方便(2)道路网尽量布置成环通式(3)避免与铁路线交叉(4)主干道与厂前区同时考虑,人流物流出入口分开(5)有一定的道路路幅(6)车间仓库四周保证消防车通行(7)少转弯 (七)技术经济
12、指标为总平面设计中一项结论性的资料。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全厂年运输量厂区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建筑物和构筑物占地面积露天仓库占地面积铁路、道路和地上地下工程管线长度围墙长度总绿化面积建筑系数K厂区利用系数L。 A+B+C+D A+B建筑系数 厂区利用系数 100%L= L=100% W WA:建筑物和构筑物占地面积。B:露天广场和栈桥占地面积。C:铁路,道路等占地面积。D: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占地面积。 第三章 工艺设计 (一)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1安全可靠,综合经济,技术先进。2合理地选择工艺流程和设计指标。3为生产挖掘和发展留有余地。4合理考虑机械化,自动化装配水平。5注意环境保护,减少污染
13、。6要考虑土建,公用等设计的要求,并为土建及公用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二)选择工艺流程的原则:1 首先保证产品的质量要求。2 应充分体现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可靠性。3 尽可能提高机械化系数,降低劳动程度。4 必须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使建厂后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经济合理。5、生产调节的灵活性。 工艺流程选择的依据:原料的组成和性质产品品种及质量要求工厂规模及技术装备水平建厂地区气候条件半工业加工试验。 陶瓷工艺流程:原料(硬)粗碎中碎细碎除Fe过筛净化喷干陈腐成型(干燥)素烧素捡上釉釉烧捡仓 水泥工艺流程:原料破碎预均化生料磨生料煅烧熟料磨成品储存包装 (三)各种定额指标的确定:劳动定额,物资消耗定额,原
14、材料储备定额,半成品储备定额。 劳动定额的表示方法:工时定额,产量定额。 劳动定额的确定方法:统计分析法(平均定额,平均先进定额:较为先进的几个月的产量。);现场标定法,计算分析法。 物资消耗定额分为:原料消耗定额,基本材料消耗定额,辅助材料消耗定额,燃料,动力消耗定额。 物资消耗定额确定方法:经验统计法,技术计算法及实际查定法。 原材料储备定额:经常储备,保险储备,季节储备。 工作制度:包括年工作制度和日生产班制两部分。 年时基数:设备及工人的工作时间总数公称时间总数(公称年时基数)和实施工作时间(实际年时基数)】 (四)物料平衡的计算:前提是合理选择工艺参数。 (五)工艺的设备选型应考虑的
15、因素:1满足工艺生产要求2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3设备性能良好4管理,维修方便,工艺布置合理5节约能源6使用场合及设备来源7技术经济比较 主要设备台数的确定:M理=Q/(F*H台) ;M实=M理/; M实=K*M理 M理:设备的理论台数;M实:实际设备台数;Q:制品加工数量(t或件/年);H台:设备年时基数(h);F:设备的生产能力(t或件/h);K:设备不平衡系数,一般设备取1.2 ;设备负荷率(%) (六)原料车间工艺设计:一、原料的贮存和运输(原料的贮存方式有露天堆存和库内堆存); 二、原料的检选清洗和煅烧;三、原料的破碎粉碎:1、粗碎4-5cm(颚式破碎机,料仓的倾斜角不得小于50);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厂 设计 概论 复习 要点 1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