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接触消化池设计(共17页).docx
《厌氧接触消化池设计(共1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厌氧接触消化池设计(共17页).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附图1 消化池工艺图附图2 工艺流程图附图3消化池平面图摘要本设计说明书融合了计算书的内容,根据污泥日处理量和性质并通过对基础条件和参数的选取和计算,得出厌氧消化池设计的构筑物数据、加热设备选材和设计尺寸数据、保温材料的选取和保温层厚度等,为设计图提供数据支持。第一章 设计概况说明一、设计题目厌氧接触消化池设计二、设计内容8m3/d中温定容式污泥厌氧消化池设计三、原始数据及操作条件要求1)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含水率96,污泥全年平均温度20。2)大气全年平均温度18,土壤冬季计算温度5,冬季冻土深度0.6m,土壤全年平均温度18,冬季室外计算温度8。3)地下水位深度6m。
2、4)采用中温消化,消化温度控制在3335,消化需加热搅拌。消化停留时间取26d。四、污泥厌氧消化的概述1、基本定义 厌氧消化,即污泥中的有机物在无氧的条件下被厌氧菌(包括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群最终分解成CH4、CO2和NH3的过程,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常用的污泥生物处理方法,同时也是大型污水处理厂最为经济的污泥处理方法。污泥厌氧消化运行管理要求高,消化池需密封、池容量大、池数多,因此当污泥量不大时可采用厌氧消化。2、处理的对象污泥厌氧消化池的处理对象主要是初沉污泥、腐殖污泥、剩余污泥、食品废料、生活污水污泥及高浓度有机生产废水(如屠宰场废水、酒精加工厂废水、食品厂污水及成分复杂的石油化工污水等
3、等)。对于COD含量高、在缺氧条件下易分解的生产污水特别有效。3、意义作用 厌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厌氧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需提供氧的条件下吧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这些无机物主要包括大量的生物气和水,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约2/3的CH4和1/3的CO2,是一种可回收的能源。厌氧消化具有以下优点:i. 工艺能耗低,在工艺过程中可以产生高能量的沼气,沼气利用可减少污水处理厂能耗的50%左右;ii. 处理后污泥体积减少30%50%;iii. 可以达到很好的稳定效果,是其他生化工艺无法比拟的,最大限度地降解了污泥中的有机物,消除恶臭;iv. 杀死病原微生物,特别是高温消化,杀死率达99%以上;v.
4、 消化污泥容易脱水,含有有机肥效成分,使用于土壤改良。4、有机物厌氧消化(厌氧发酵)的基本原理1979年,伯力特等根据微生物种群的胜利分类特点,提出了厌氧消化三阶段理论,这是当前较为公认的理论模式:第一阶段,有机物在水解与发酵细菌的作用下,使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经水解、发酵转化为单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及CO2、氢等;第二阶段,是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把第一阶段的产物转化为氢、CO2和乙酸;第三阶段,通过两组是你生理物性上不同的产甲烷菌的作用,将氢和CO2转化为甲烷或对乙酸脱酸产生甲烷,产甲烷阶段产生的能量绝大部分都用于维持细菌生存,只有很少能量用于合成新细菌,故细胞的增殖很少。综
5、上所述,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CH4、CO2和NH3等的计量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5、影响厌氧消化的因素由于甲烷菌生长速率慢,HRT长,且对温度、pH较敏感,因此厌氧反应各项影响因素以对甲烷菌的影响因素为主。i. 温度 温度是影响消化的主要因素,温度适宜时细菌活力高,有机物分解完全,产气量大。消化温度的范围按所利用的厌氧菌最适温度可分为低温消化、中温消化和高温消化。大多数厌氧消化系统设计在中温范围内操作,因为温度在35C左右消化,有机物的产气速率比较快,产氢量也比较大,生成的浮渣较少,并且消化液与污泥分离较容易。高温消化能够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增加病原微生物的杀灭率,增加浮渣的消化,但高温操作费用高,
6、过程稳定差,对设备要求高,因而高温系统少见。ii. pH、酸碱度和消化液的缓冲作用 产甲烷菌的诗意pH在6.87.2之间,污水和泥液中的监督有缓冲作用,如果有足够的碱度中和有机酸,其pH有可能维持在6.8以上,酸化和甲烷化两大类细菌有可能共存,从而消除分阶段现象。iii. 搅拌和混合 厌氧消化是由细菌体的内酶和外酶与底物进行接触反应,必须使两者充分混合。由于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之间存在着严格的共生关系,如果在系统内进行连续的剧烈搅拌则会破坏这种共生关系,可用低速循环泵代替高速泵进行搅拌。iv. 营养和C/N C作为能量供给的来源,N作为蛋白质合成的要素,因而厌氧菌的分解受到C/N的影响很大。Mc
7、Carty等提出污泥细胞质的分子式是C5H7NO3,即合成细胞的C/N约为5:1,因此要求C/N达到(1020):1为宜。v. 生物固体停留时间(SRT,污泥逆龄) 消化池的HRT等于SRT,由于产甲烷菌的增殖速率较慢,对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因此,要获得稳定的处理效果就需要保持较长的SRT。vi. 污泥投配率 投配率过高则消化池内有机酸积累,pH下降,污泥消化不完全;投配率过低,污泥消化完全,产气率高但污泥容积大,利用率低。vii. 污泥种类 污泥包括了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两者有机物含量不同,可降解程度不同。实际中可将两者混合以提高降解性。6、厌氧消化池的类型按容积大小可分为:小型100
8、00 m3/d按处理负荷可分为:标准负荷消化池,无需加热搅拌,消化时间长,已淘汰;高负荷消化池,需要加热和搅拌,消化时间短。按结构可分为:固定盖式(定容式) 浮动盖式(动容式)按温度可分为:低温20C自然消化(很少采用);中温3035C加热搅拌(人工控制消化);高温5056C加热搅拌(人工控制消化)。7、工艺流程第二章 设计计算 消化停留时间26d,采用二级消化池,一级消化停留时间为16d,二级消化停留时间为10d,所以两级的新鲜污泥投配率分别为,。一、消化池容积一级消化池总容积: 采用 2 座一级消化池,则每座池子的有效容积为 ,取 消化池直径采用(参见图9)集气罩直径采用 ;池底下锥底直径
9、采用;集气罩高度采用;上锥体高度采用;消化池柱体高度应大于,采用;下锥体高度采用;则消化池总高度为图9 消化池消化池各部分容积的计算:集气罩容积为弓形部分容积为圆柱部分容积为下锥体部分容积为则消化池的有效容积为二级消化池总容积为采用1座二级消化池,两座一级消化池串联一座二级消化池。 二级消化池各部尺寸同一级消化池。二、消化池各部分表面计算池盖表面积:集气罩表面积为池顶表面积为则池盖总表面积为池壁表面积为 (地面以上部分) (地面以下部分) 池底表面积为三、消化池热工计算a提高新鲜污泥温度的耗热量中温消化温度新鲜污泥年平均温度为每座一级消化池投配的最大生污泥量为 则全年平均耗热量为 b消化池体的
10、耗热量消化池各部传热系数采用:池盖 )池壁在地面以上部分为 )池壁在地面以下部分及池底为 )池外介质为大气时,全年平均气温为,冬季室外计算温度为池外介质为土壤时,全年平均温度为,冬季计算温度池盖部分全年平均耗热量为 最大耗热量为池壁在地面以上部分全年平均热量为:最大耗热量为:池壁在地面以下部分全年平均热量为:最大耗热量为:池底部分全部平均耗热量为:最大耗热量为:每座消化池池体全年平均热量为:最大耗热量为:c.每年消化池总耗热量为最大耗热量为d.热交换器的计算消化池的加热,采用池外套管式泥水热交换器。全天均匀投配。生污泥在进入一级消化池之前,与回流的一级消化池污泥先行混合后进入热交换器,其比例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接触 消化 设计 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