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都的秋教案(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故都的秋教案设计【教学目的】 1、 理解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寓的感情。 2、 联系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教学重点】 1、 形散神聚的特点。 2、 散文的一般鉴赏。 3、 某些段落或句子的理解。【课时安排】 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导 入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学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 板书课题: 故都的秋 郁
2、达夫 二、捕捉信息,寻找文眼“神” 过渡:文章的标题已指明了描写的地点“故都”和描写的内容“秋”,而在文章当中,作者是否只写了北国之秋?有什么作用? 明确:不是。作者除了写北国之秋,还写了南国之秋,这样就形成了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 提问: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来描写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呢?( 学生齐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 提问:哪一位同学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北国之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南国之秋的特点是“慢”“润”“淡”。 (板书: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提问:思考第12自然段的议论有无必要?(试从议论的落
3、脚点上考虑) 点拨: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小结:显然,在作者的心目中北国之秋要远胜南国之秋;北国之秋已成为作者的魂之所牵,梦之所萦,真是韵味无穷。 (板书: 味) 三、筛选语言,概括秋景“形” 过渡:那么,北国之秋为什么让作者魂牵梦绕呢?是故都的哪些秋景使作者难以割舍呢?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作者所描写的故都秋景。( 学生阅读,圈点 )同学们可选取书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故都的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
4、的格式续句。看谁找得新!看谁找得多!看谁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它在浓浓的香茶里,它在 它在 明确:(1)有芦花、柳影、虫唱、月夜、钟声。 (2)还有碧天、牵牛花、槐树、秋蝉、秋雨、秋果。 提问:那么这些景物组成了几幅“秋景图”? ( 学生讨论、发言 ) 明确:有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 提问:那么,这五幅故都秋景图是分别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的?(停顿,学生思索)如写秋花,作者侧重写了牵牛花的哪个方面? 明确:(1)写秋花侧重颜色这一角度,写秋槐侧重于落蕊的形状的角度。 (2)写秋蝉是侧重写声,写秋雨是侧重写其味,写秋果重点写它的果实。 小结:作者
5、分别从色、形、声、味、实五个角度,为我们绘就了五幅“故都秋景图”,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第二课时 四、形散神聚,景人合一 鉴赏 提问:那么,这五幅图画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 (学生讨论 、发言 ) 提示:请同学们注意:学习语文,既要运用“求同思维”,也应学会“求异思维”。大家想想看,作者在写这几种景物时,为什么不考虑文章的先后顺序呢? 明确:在这里既不是时间顺序,也不是空间顺序:这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追问:请具体谈谈你们的意见。 明确:这五幅画面从表面上看是无序的,既不是时间、空间顺序,也不是逻辑顺序,这恰恰体现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 提问:那么,把这五
6、幅画面连接起来的“神”又是什么呢? 明确: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提问:那么,这五幅画是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 ( 学生讨论 、发言 ) 明确:(1)牵牛花:“静着时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写“静”同时也写“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牵牛花本来是五颜六色的,而作者笔下的牵牛花却只有蓝色和白色。从美术的角度来说,这两种颜色属于冷色调,给人一种清、静、悲凉的感觉。 (2)作者写槐树,不是写它的高大挺拔,而是写秋槐的落蕊。看到这落蕊,怎能不叫人
7、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呢?槐树落蕊: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树影下的一阵扫后”几句,给人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 (3)秋雨和春雨、夏雨是不同的:春雨是濛濛的,富有诗情画意;夏雨是粗犷豪放的,还常常不期而至,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而秋雨,总让人感到一种寒意。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4)秋果本来可以给人带来收获的
8、喜悦,可作者笔下的秋果却并不是成熟的,还有些青涩,这也给人以悲凉之感。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小结: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运用联想,把文章中的景物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表述形象、贴切,还运用了美学知识来品评。正如同学们所说,作者用“清、静、悲凉”的共同点把五幅画面连结起来,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板书: 形散神聚) 过渡:故都的秋景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红叶似火的香山,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有明澈如镜的昆明湖等等,作者为什么不选取这些色彩绚烂的景色,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联系时代背
9、景及作家的特点 )( 学生讨论、发言 ) 【补充材料】(1)郁达夫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他的小说代表作有沉沦薄奠等;他的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7月,当时郁达夫已由上海移居杭州,思想苦闷,创作枯淡。 (3)郁达夫曾这样形容自己当时的学生活:“每天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平时和行动有所移易;总之懒得动。”郁达夫此时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明确:(1)作者处在一个黑暗的社会里,思想苦闷,逃避现实,因此,笔下的景物就自然是清、静、悲凉的了。 (2)作者当时提倡“静的文学”,写
10、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字”,这样看来,作者选择“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也就不起怪了。 (3)郁达夫个性忧郁善感,是个抑郁质的人。 过渡:刚才我们所讨论的,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而不写别的景物,我们所取的角度是从作者的主观方面来考虑的;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客观上讲,这些景物是不是真实的?14、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它的精细结构。 明确:这些景物不是主观臆造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北平的秋天的自然景观。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主观感情而将自然景物扭曲,失去它固有的特征,而是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逼真的描绘,流露出一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这就说明,主
11、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作者选什么样的景抒什么样的情。 引导:大家知道,武林高手的最高境界是“剑人合一”,道家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那么散文家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 明确:自然景观和主观感情相结合,或者就称为“物我合一”。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文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景”与“人”合为一体,“物”与“我”完美交融。郁达夫先生就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创造了一种“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12、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板书: 景人合一)7、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我们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它们并重新加工利用。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
12、,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 提问: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散文不仅要“形散神聚”,还应做到“景人合一”。同学们能以自己的心去体会文章的情,那么我们所学的故都的秋是赞秋呢,还是悲秋?( 学生讨论、发言 )8、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月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农历一个月。 明确:作者是在颂秋,但全文的基调的确有点悲凉。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像一幅幅画,美丽而又落寞;故都的秋像一首歌,忧伤而又苍凉。郁达夫先生是在用自己的心去品味故都的秋味,真是“一物一景总关情”。 (板书: 颂秋) 六、拓展迁移,以写促读 升华 请同学们以雨为题,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通过不同的
13、思想感情,如悲伤、喜悦、愤怒、惆怅等。( 写作、互评 )答:当地球运行到月球和太阳的中间,如果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便发生月食。 例文: 春 雨 如果说燕子是春的使者,那么这淅淅沥沥的雨滴可谓是春的“先行官”了。它确实调皮得很,瞧,她已跳到树梢上,催化着酣睡了一个冬天的嫩芽;她滑进了枯草里,新生的绿色便渲染开来;她渗入泥土中,疲乏的小花儿也探出了头,在微风中扭动着纤细的腰肢,她在轻唤着更新更美的春天。 附(板书设计):17、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科学家也正在研制太阳能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故都的秋 郁达夫 预计未来20年,全球人均供水量还将减少1/3。 北国之秋:清、净、悲凉 7、将铁钉的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有什么现象?过一会儿,取出铁钉,我们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P36) 味 颂秋5、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想出许多减少垃圾数量的方法。南国之秋:慢、润、淡 13、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形散神聚 景人合一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