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加热炉检修作业指导书(共9页).doc
《管式加热炉检修作业指导书(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式加热炉检修作业指导书(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管式加热炉检修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管式加热炉检修交底、检修过程控制提供指导。2 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管式加热炉检修交底、停开工控制及检修过程控制。3 设备属性、参数3.1基本属性设备名称工艺编号炉 型规格型号设计单位制造单位启用日期制造日期设计热负荷设备管理等级3.2辐射段技术参数(样表供参考)介质名称操作条件温度入口出口压力MPa(g)介质流量kg/h设计热负荷MW炉管表面热强度W/m2介质质量流量kg/ m2.s压降MPa过剩空气系数排烟温度设计热效率%燃料油kg/h燃料气kg/h炉管形式及材质炉管数量程数炉管外径厚度长度mm管心距排心距mm燃烧器型号及数量衬里
2、结构形式与厚度炉底mm辐射室壁板mm炉顶mm3.3对流段技术参数(样表供参考)介质名称入口出口入口出口操作条件温度压力MPa(g)介质流量kg/h设计热负荷MW炉管表面热强度W/m2介质质量流量kg/ m2.s压降MPa炉管形式及材料炉管数量程数炉管外径厚度长度mm管心距排心距mm3.4余热回收系统技术参数(样表供参考)回收方式换热元件及材质设计参数烟 气空 气流量kg/h进口温度 出口温度 换热元件间温度 允许阻力降Pa回收余热kW4 设备特点4.1设备结构图名称例:72-01/0148 15430kW-5.0MPa-168(翅)/1414.2设备简图4.3辐射室炉管布置图4.4对流室炉管布
3、置图4.5设备特点及工艺概况F301是异构化进料加热炉,其作用是将换热后的异构化进料与循环氢加热至反应所需的温度。该炉属倒U形管门式炉,其外型尺寸为57701368024537(mm)。炉管为翅片管168.3X7.11X7140 20/P11,共38根。单烧气,共有8台底烧燃烧器( FB-2L),有效热负荷为15430千瓦小时。与F402共用一套余热回收系统,采用了两级换热系统,为水热媒技术。空气由鼓风机强制送入水热媒-空气换热器,经水热媒预热之110左右进入列管式预热器,预热至220左右进入各炉燃烧器作为燃烧空气。5 设备检修交出5.1瓦斯系统、燃料油系统、蒸汽系统加隔离盲板,并将所有燃烧器
4、(包括长明灯)拆下后,将盲板后管线吹扫干净。5.2油气系统空气置换合格,且温度已降至常温。5.3 鼓(引)风机已停运并停电。5.4对流段炉管与管网蒸汽及给水系统间加盲板隔离。5.5灭火蒸汽管线已加盲板。5.6打开炉体看火门、检修人孔,打开烟道挡板,保持炉内空气流畅,在化验合格,符合有关安全规定后方可进入炉内搭架、检查、检修。注意搭架时不得以炉管为依托使其承受其他载荷,脚手架立杆不得直接架设在炉底耐火衬里上。钢管和跳板运输口处需设置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免损伤衬里。6 设备检修内容和检修过程控制6.1检修内容6.1.1达到入炉条件后进行脚手架搭设,若辐射炉管为奥氏体不锈钢的需进行炉管表面中和清洗。6
5、.1.2燃烧器根据堵塞情况拆装吹扫清理或更换,燃料油、雾化蒸汽阀门内漏或开关不灵更换;火盆砖检查有损坏修复。6.1.3对于炉体外壁温度经红外监测分析,在27、无风条件下超过82(炉底90)的应安排炉衬更换。停炉后宏观检查各部位炉衬情况,若有开裂、脱落、粉化等情况进行修补或更换,对于不定形炉衬结构使用寿命在两个周期以上的,若计划不安排更换,则在停炉时应安排开挖,检查衬里、锚固钉、壁板等情况。6.1.4检查炉管、弯头有无弯曲变形、鼓包、氧化爆皮、裂纹、腐蚀、冲蚀等,高温重油介质的炉管要特别注意检查有无局部过烧。炉管及弯头的检查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及测量;测厚及硬度测量;表面金相检测;超声波检
6、测、焊缝X射线拍片检测或其它无损检测;炉管表面垢物分析等。检测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并落实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检查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或制定防范措施;另外检查管架、吊挂件、导向管等变形、断裂、卡死、脱焊等损坏情况,若有损坏则进行修理或更换,其中导向管与定位管之间的间隙为1015mm,导向管内不积存污物;炉顶有轨道的还需检查其变形、吊钩螺栓情况,根据变形程度修理或更换或调整吊钩间距。炉管上端采用炉外支承时,每根立管的两个支耳应水平支承在吊管梁上;为炉内吊管时,连接炉管上部的弯头或弯管应与吊钩接触,并使吊钩确实承重,炉管中部的拉钩不应与炉管紧密接触,且螺栓或销钉、开口销等完好。炉管、弯
7、头经检查检验,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予以更换:6.1.4.1鼓包、严重裂纹或网状裂纹;6.1.4.2卧置炉管相邻两支架间的弯曲度大于炉管外径的2倍(经金相、测厚检查认为可以继续使用的,可延期更换);6.1.4.3炉管由于严重腐蚀、爆皮、壁厚小于计算允许值;6.1.4.4外径增大5%;6.1.4.5金相组织有晶界氧化、严重球化、脱碳及晶界裂纹等缺陷。6.1.5检查热电偶、氧化锆等是否完好,尤其是管壁热电偶若发现脱落或护壳脱焊情况进行修补。6.1.6检查辐射炉管表面的积灰积垢情况,严重的应安排清灰;对流室顶炉管的积灰积垢以及腐蚀情况,积灰积垢严重的进行化学清洗,发现腐蚀穿孔的更换;打开对流室弯头箱门,
8、对弯头箱保温、门板变形腐蚀等情况进行检查,保温粉化严重进行更换,矫正变形门板,若变形或腐蚀严重则进行更换。6.1.7检查烟风道挡板及其执行机构运转是否灵活、阀板是否完好、定位是否准确、挡板与衬里的间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若出现有卡涩、抱轴、阀板松动或变形严重、定位不准的进行检修、更换。6.1.8检查鼓(引)风机叶片、轴及轴承、机壳、膨胀节、基础等各部件情况,有问题进行检修,确保各烟风道挡板运转灵活、无振动,同时清除鼓(引)风机进出口和烟囱的垢物。6.1.9检查余热回收系统管束腐蚀、损坏及积灰积垢情况,表面灰垢清扫或化学清洗,发现腐蚀穿孔的进行堵管或更换;风道和烟道管线连接面漏风点换垫等。6.1
9、.10检查人孔门、防爆门、快开风门及炉管进、出口以及烟风道等处的密封情况,有问题予以换垫、紧固等处理。6.1.11检查炉体钢结构防腐。6.2 检修要求和控制6.2.1 衬里部分6.2.1.1 耐火材料或制品应有质量证明书,有时效性的材料应注明其有效期限。耐火材料或制品的牌号、等级和砖号等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其外观质量和理化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应标准。6.2.1.2耐火砖的砌筑施工要求应按SH3534石油化工筑炉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其中砌体应错缝砌筑,同一砖层内前后相邻砖列和上下相邻砖层的砖缝不得重缝;砌体应横平竖直,表面光滑平整;砌体的砖缝中泥浆应饱满且表面应勾缝,砖缝厚度一般不应大于2
10、3mm;不得使用宽度、长度小于原砖1/2的砖或厚度小于原砖的2/3的砖,吊砖的砖槽不得加工,砖的加工面不宜朝向炉膛和烟气通道的内表面;整个砌体应按SH3534规范要求留设膨胀缝并严格施工,膨胀缝内应保持清洁且按填充陶纤毯之类的填充材料。6.2.1.3 轻质浇注料衬里的施工应符合SH/T3115石油化工管式炉轻质浇注料衬里工程技术条件的规定。其中受潮结块的材料不能使用,炉衬成型后不得抹面,搅拌好的浇注料应再初凝前使用,控制好水质和水灰比;在接口和施工中断处,应留施工缝。施工缝宜留在相邻两排锚固件的中间,施工缝应成台阶缝。施工后每层炉衬应平整、厚度均匀、无孔洞、密实;轻质耐火浇注料层厚度允许偏差范
11、围为5mm,平整度用靠尺检测,每垂直2m不应超过5mm。轻质浇注料衬里凡厚度大于75mm的,纵向和横向每间隔为800-1200mm,应留设宽度为2-3mm,深度为20-30mm的井字形伸缩缝,衬里表面不应存在明显疏松和缝隙。烘炉后炉衬表面裂缝宽度不应大于5mm,深度不大于炉衬厚度的1/2,且不应有贯穿性网状裂纹。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裂缝,应根据使用温度的高低,采用浸泡过高温粘结剂的耐火纤维填塞。6.2.1.4 耐火纤维(主要是陶纤喷涂、陶纤模块、可塑料等)施工要求应按SH3534石油化工筑炉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其中:1)陶纤喷涂:表面应密实、无孔洞和裂缝、厚度均匀,厚度检查用直径2mm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热炉 检修 作业 指导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