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坠落的应急及预防措施(共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处坠落的应急及预防措施(共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附件八:高处坠落的应急及预防措施一、编制目的为保护本项目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以危急事件的预测、预防为基础,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重点,以全力保证人身、设备安全为核心,以建立危急事件的长效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保证本项目在突发高处坠落安全事故时,将危急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预案。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3、建设工程安全
2、生产管理条例4、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5、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广西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来宾至马山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1-2分部项目经理部所属各区段高处作业安全预控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四、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迅速行动、灵活应对。处理事故险情时由应急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并实施;2、以人为本。险情处理应首先保证人身安全(包括救护人员和遇险人员);3、强化防护。迅速疏散无关人员,阻断危险物质来源,防止次生事故发生。五、高处作业概述高处作业的标准,统一划分规定如下:1、凡在
3、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2、高处作业的级别高度在2-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高度在5-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高度在15-30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3、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其中特殊高处作业又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在阵风风力六级以下的情况下进行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2)在高温或者低温下进行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3)降雪时进行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4)降雨时进行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5)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6)在接
4、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带电高处作业。(7)在无立足或无牢靠立足点条件下的高处作业,称为悬空高处作业。(8)对突然发生的灾害事故,进行抢救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六、重要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确定高处作业坠落造成人员伤亡为重要危险源。1、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为高处坠落,发生的地点为项目部所属各区段高处作业部位或过程。2、可能影响范围为施工作业场所,可能影响的人数为现场施工作业人员。3、发生事故可能造成1人或数人伤亡,构成重大安全事故/事件。七、高处坠落预控措施1、高处作业基本要求各作业队施工项目中涉及到的所有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列入本
5、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施工。高处作业必须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对各种用于高处作业的设施和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检查确认完好后才能使用。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如架子工、井字架工等,必须经专业培训机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严禁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对疲劳过度、精神不振和思想情绪低落人员要停止高处作业;严禁酒后从事高处作业。高处作业人员的个人着装要符合灵便、安全要求。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和有关劳动保护用品;不准穿高跟鞋、拖鞋、硬底鞋、带钉易滑靴鞋或赤脚作业;高处作业要穿软底防滑鞋
6、。遇六级强风或大雨、雪、雾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高处作业。用于高处作业的防护设施,不得擅自拆除,确因作业需要临时拆除必须经现场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可靠的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高处作业的防护设施在搭拆过程时,应设置相应警戒区监护人员,严禁上、下同时拆除。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可置放在临边、洞口附近或妨碍通行和装卸,对于有坠落可能的物料、工具,都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严禁投扔物料、工具等。登高作业前,必须检查脚踏物是否安全牢固;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高处作业的安全设施有缺陷或隐患,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主要受力杆件,力学计算按一般结构力学公
7、式,强度及刚度计算不考虑塑性影响,构造上应符合现行的相应规范要求。2、临边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设置防护栏杆:对于高度低于3.2米的基坑周边,无外脚手架的临边,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平台、平面、料台与挑平台周边,分层施工的扶梯口、通道口和梯段边等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要求: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2米,上、下横杆间隔0.6米,栏杆柱间隔不应大于2米。架设安全网:对高度超过3.2米(包括3.2米)的高处作业以及防护栏杆、通道、脚手架,必须架设立网全封闭,立网采用密目式安全网。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各种平台口、扶梯口、通道口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2米的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且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3、洞口高
8、处作业安全措施边长为2550cm的洞口,用坚实、防止挪移动木板盖,并标识清楚。边长为50150cm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用密目式安全网围档,必要时在底部横杆下沿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200mm的踢脚板。洞口边长大于150mm,除应根据条设置防护外,同时洞口下张设安全网或洞口上加固定盖板或钢筋网片。4、攀登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使用梯子攀登作业时,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并采取加包扎、钉胶皮、锚固等防滑措施。梯子的种类和形式不同,其安全防护措施也不同。立梯:工作角度以700800为宜,梯子上端应固定使用,踏板上下间距30cm为宜,不得有缺档。折梯:上部夹角以350450为宜,铰链须牢固
9、,并有可靠的拉撑措施。固定式直爬梯:应用金属材料制成,梯宽不应大于50cm,支撑应采用金属不小于L706角钢,埋设与焊接均必须牢固。梯子顶端的踏棍应与攀登的顶面齐平,并加设11.5m高的扶手。攀登高度以5m为宜,超过2m时宜加设护笼,超过8m时须设平台。梯子如需接长使用,必须有可靠的连接措施,且接头不得超过1m外,强度不得低于单梯梁的强度。移动式梯子: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非规定过道进行攀登,也不得任意利用吊车臂架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向梯子,且不得手持器物。钢模板安装登高时,应使用钢挂梯、设置在钢模板上的爬梯或搭设钢管脚手架。高处
10、作业使用的铁凳、木凳间需搭设脚手板的,间距不得大于2m。使用钢管脚手架攀登作业时,脚手架材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的杆件连接必须使用合格的扣件。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m,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m,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m。脚手架必须与施工面拉接牢固,拉接点垂直距离不得超过4m,水平距离不得超过6m。拉接所用的材料强度不得低于双股8 号铝丝的强度,高大架子不得使用柔性材料拉接,在拉接点处设可靠支顶。脚手架的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离墙面不得大于20cm,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脚手板下层设水平网。操作面外侧应设两道护身栏杆和一道挡脚板或设两道护身栏杆,立挂安全网,下口封严,防护
11、栏杆高为1.2m。脚手架必须保证整体不变形,凡高度20m以上的脚手架纵向必须设置十字撑或剪刀撑,十字撑、剪刀撑宽度不得超过7根立杆,与水平面夹角应为450600,高度在20米以下的必须设置反斜支撑。特殊脚手架和20m以上的高大脚手架必须有设计方案,有脚手架结构计算书,特殊情况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5、悬空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悬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悬空作业所用的索具、脚手板、吊篮、平台等设备,均需检查或技术鉴定后方可使用。悬空安装大模板、吊装第一块预制构件、吊装单独的大中型预制构件时,必须站在操作平台上操作,吊装中的大模板和预制构件,严禁站人
12、和行走。悬空安装作业时必须有已完结构或操作平台为立足点,严禁在安装中的物件上站立和行走。绑扎钢筋和安装钢筋骨架时,须搭设脚手架和安全通道,必须搭设操作平台和张挂安全网。混凝土浇灌离地2m以上的结构时,应设操作平台;浇筑拱形结构时,应自两边拱脚对称地相向进行。进行各项悬空作业时,操作人员的重心应位于平台或结构物内,并系好安全带。6、操作平台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移动式操作平台作业安全防护措施操作平台由专业技术人员按规范设计,计算及图纸应编入施工组织设计。操作平台面积不应超过10m2,高度不应超过5m。同时必须进行稳定计算,并采取措施减少立柱的长细比。装设轮子的移动式操作平台,连接应牢固可靠,立杆底
13、端离地面80mm。使用过程中,应固定底部轮子,防止滑移。在移动时,平台上的操作人员必须撤离,不准上面载人移动平台。悬挑式平台作业安全措施悬挑式平台的结构构造应防止左右晃动,计算书及图纸应编入施工组织设计。悬挑式平台的搁支点与上(下)部结点必须位于构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施上。斜拉杆或钢丝绳,构造上宜两边设置前后两道,且每一道均应作单道受力计算。应设4只吊环,吊环用甲类3号沸腾钢(不得使用螺纹钢)。安装时,钢丝绳与构筑物(柱、梁)锐角利口处应加软垫物。平台外口略高于内口,周边设置固定的防护栏杆。平台搭设完毕后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挂设限载重量牌。7、交叉高处作业安
14、全防护措施由于上方施工可能坠落物件,在其影响的范围内,必须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棚的宽度根据坠落半径而定。通道、过道、便道上方存在高处作业的,均应搭设安全防护棚,高度超过24m的,应搭设双层防护棚。同一作业面各工种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可采取时间交叉、位置交叉,如时间交叉、位置交叉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必须采取隔离封闭措施后,方可施工。八、高处坠落应急处置1、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 长:李 丛副 组 长:丁鑫华 黄高健专职安全员:韦智昌 丁小全 莫振象 施俊靓组 员:玉达变 苏愈雄 谭晓明 杨明亮 凤发宽 何文忠 吕俊杰 吴为星 吴武新 张元前 王 斌 李庆华 李 勇 王良
15、发 马佳仁 邹世贵 刘 冬 各劳务队负责人2、项目部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框图应急救援总指挥:项目经理应急救援副指挥:项目书记应急救援副指挥:生产副经理安全室连线一工区工程室机物室财务室计划合同室综合办公室后勤部门当地医疗机构连线二工区连线三工区拌合站一工区二工区三工区3、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项目经理:在项目部应急救援工作中全面负责,为应急救援总指挥。项目部生产副经理:负责现场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为救援现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总调度;组织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项目部总工: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提供总体技术支持,负责组织制订应急救援方案,并指导和监督实施运行。项目副总工
16、(工程室):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制订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和负责现场指导、监督方案的实施运行。安全主管(安全室):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参与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编制并现场指导实施;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安全技术指导及保障工作。负责在事故发生后保护现场。财务主管(财务室):负责确保提供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资金支持。机物主管(机物室):负责保证本部门对应急救援过程中所需物资、设备的供给、配备、维护和提供使用。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做好内、外联络和沟通。后勤部门负责人(保卫部门):负责维持应急救援工作的秩序,参与人员疏散和警戒,为应急救援提供安全保障。计划合同主管(计划合同室):负
17、责在事故发生后协助保护现场,对在事故救援过程中确需变动的,应积极做好现场记录(照片、录像或绘制草图等)。各施工作业队:由各施工作业队队长负责,负责直接参与或配合地方专业抢险队伍抢险救援。4、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条件当项目部所属各工区、工点,在日常施工生产中遇到突发性高处坠落紧急安全事故(状态)时,由项目经理下令启动并运行本应急救援预案,全力确保国家、社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5、应急救援资源配备情况资金的配备项目财务部门必须保证10万元的应急救援备用金,以备紧急事件发生时,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设施的配备序号名 称数 量存放地点责任部门1抢险应急车辆3辆
18、项目部办公室、机物室2挖掘机2台施工现场机物室3装载机1台拌合站机物室4吊车2辆拌合站机物室5担架5副应急物资仓库安全室6应急药箱3个办公室办公室7液压钳3把应急物资仓库安全室、机物室8切割机3台应急物资仓库安全室、机物室9安全绳100米应急物资仓库安全室10安全带10副应急物资仓库安全室11安全帽100顶应急物资仓库安全室12对讲机3对办公室办公室13扩音喇叭2支办公室办公室14纯净水30箱项目部办公室社会资源在发生突发性高处坠落紧急事故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根据实际需要与工程所在地地方政府机构或部门请求支援,如请求火警119支援、请求医院急救120支援、请求公安警力110支援等。6、应急响
19、应事故应急救援程序如图1所示。接警与通知接警:接警部门为项目部安全室和办公室。接警人接到报警后,应详细询问以下内容:事故发生时间、详细地点、事故性质、事故原因初步判断、简要经过介绍、人员伤亡及被困情况、现场事态控制及发展情况等,并做好记录。接警电话:(安全室)、0772-(办公室)。通知:接警人接到报警后,由办公室主任向项目经理详细报告,项目经理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及是否向有关应急机构、政府及上级部门发出应急救援申请。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应由项目办公室通知应急组织机构中各部门负责人。应急通讯联络系统项目部应急救援联络工作由项目部办公室主任负责。应急救援联络途径如下:对外应急求救公安警力求
20、救电话:110;消防支援求救电话:119;医疗急救求救电话:120。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联络方式图1:事故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抢救受伤人员启动现场处置方案突发事故发生现场自救小组接到报警启动应急行动请求外部支援进行现场应急救援项目应急救援系统配合上级或地方政府救援机构进行救援上级或地方政府接到报警项目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警抢救结束、恢复生产措施及善后处理、进行总结项目经理部值班室电话:施俊靓(经理部) 电话: 刘 冬(经理部) 电话:项目经理:李 丛 电话:项目生产副经理:丁鑫华 电话:项目书记:黄高健 电话:项目总工:玉达变 电话:项目副经理:谭晓明 电话:项目副经理:苏愈雄 电话:生产场所
21、主要负责人:韦智昌(经理部) 电话: 何文忠(工 区) 电话:吕俊杰(工 区) 电话: 吴为星(工 区) 电话:吴武新(工 区) 电话:张元前(工 区) 电话:李 勇(拌合站) 电话: 安全保障主要负责人:韦智昌 电话: 技术保障主要负责人:王 斌 电话:后勤保障主要负责人:黄高健 电话:车辆保障主要负责人:李 勇 电话:物质保障主要负责人:李庆华 电话:资金保障主要负责人:邹世贵 电话:现场保护突发性高处坠落紧急事故/事件发生后,安全部门立即派人赶赴事故/事件现场,负责事故/事件现场保护,计划合同部门协助开展收集证据工作。因抢救人员、防止突发性高处坠落紧急事故/事件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
22、要移动现场物件时,要做好标志、标记,并绘制现场简图,写出书面材料,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警报和紧急公告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的公众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警报系统,向周边公众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质、对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能够做出及时自我防护响应。项目经理决定是否启动警报。警报和紧急公告由安全部门协同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配合。警报方式采用扩音喇叭向周边地区发出警报。事态监测发生突发性高处坠落紧急事故/事件并启动应急预案后,由安全部门、技术质量部门、保卫部门负责人各指定本部门1名人员组成事态监测小组,负责
23、对事态的发展进行动态监测并做好过程记录。监测的内容包括:事故影响边界、气象条件,是否有次生危险源、是否存在次生事故风险,对食物、饮用水、卫生及环境的污染,爆炸危险性、受损构筑物跨塌危险性等。警戒与治安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边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好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在安全事故救援过程中现场警戒与治安由保卫部门负责实施。现场警戒措施包括:危险区边界警戒线为红白警戒带,警戒哨佩带臂章,警车鸣警灯和警笛,用扩音喇叭警告,警戒哨人员负责阻止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
24、。人群疏散与安置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措施,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应根据事故的性质、控制程度等决定是否对人员进行疏散,人员疏散由项目经理下达疏散命令,由安全部门组织,办公室、保卫部门参与实施。应对被疏散的人群、数量,疏散区域、距离、路线、运输工具等进行事先考虑和准备,应考虑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问题。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电、卫生等基本生活条件。医疗与卫生由当地医疗部门负责对在突发性高处坠落事故中受伤的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对伤情严重的人员立刻转送至工程所在地附近医院或急救中心进行抢救,转送过程中指派专人进行途中护理,转送车辆使用120急救车。在紧急
25、转送伤员时,救护车鸣警笛。公共关系突发性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应将有关事故的信息、影响、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等及时向媒体和公众进行统一发布,以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控制谣言,避免公众的猜疑和不满。发布事故相关信息由项目经理批准,由项目部办公室发布,保证发布信息的统一性,及时消除传言。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应急救援过程中,应对参与应急救援人员(指挥人员)的安全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监视。必要时,应有专业抢险人员参与指挥或作业。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由项目部安全部门指派专人负责对参与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进行过程监视,及时发现受伤人员并组织撤换抢救。7、应急终止与现场恢复当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得以消除时,由项目经理下达
26、终止应急令。终止应急令由安全部门专人用扩音喇叭传达至应急救援现场,终止应急救援。当终止应急救援后,事故现场仍然存在可能的不明隐患时(如可能存在不明火种、构筑物及救援临时设施有可能倾覆等),现场警戒不予解除,直至经技术部门技术鉴定确认无不明隐患后,告知保卫部门负责人,由保卫部门负责人下令解除现场警戒。警戒解除后,由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恢复现场。主要清理临时设施、救援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恢复现场办公生活基本功能等。由办公室负责组织被疏散人员的回撤和安置。8、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应急预案的培训由安全部门组织实施。培训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2个月。培训对象应包括参与应急救援的指挥人员、救援队伍人员、辅助等相关人
27、员。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培训地点为项目部会议室。应急预案的演练主要采用实战演练,即由项目部组织机构各部门负责人、各施工队队长、应急救援辅助及相关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要求模拟紧急情况时应采取行动的演练活动。主要是锻炼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本部分演练由项目安全部门组织,间隔时间不应超过12个月,地点为项目部高空作业施工点。另外,在组织演练的同时,针对应急联络系统的功能进行功能演练(在允许条件下,可对外部救援资源如110、119、120的通讯系统功能一并进行演练),确认通讯系统的准确性、畅通性、及时性是否满足应急的要求,即通讯系统的响应能力的检测。本部分功能演练由项目办公室主任在项目办公室实施。9、预案的评审与改进根据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过程记录,应对应急预案的功能和效果进行评审,对在培训或演练过程中反映功能不足或效果不佳的局部或阶段,应进行分析总结,确定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及时间的充分性。根据分析总结的结果对预案功能予以改进。预案的评审与改进由应急领导小组授权安全部门组织,由应急组织机构各部门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和其他辅助等相关部门或人员参加。评审与改进的时间为预案培训与演练结束后进行,地点在项目部会议室。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