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共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提纲一、认识计算机1、计算机的发展(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发展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名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简称ENIAC(埃尼阿克)。ENIAC最初是为了进行弹道计算而设计的专用计算机,但后来通过改变插入控制板中的接线方式来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从而成为一台通用计算机。(2)计算机发展的阶段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的不同,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发展阶段第一代1946 - 1957第二代1958 - 1964第三代1965 - 1971第四代1972 -至今电子元件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
2、成电路代表产品ENIAC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发的晶体管计算机IBM生产的System/360计算机美国伊里诺大学研制的ILLIAC-IV计算机特点元件运算速度以毫秒(ms)为单位元件运算速度以微秒(s)为单位元件运算速度以纳秒(ns)为单位元件运算速度以皮秒(ps)为单位硬件打孔卡片作为输入输出的媒体,磁鼓和磁芯作为主存储器磁带作为辅助存储器,磁芯作为主存储器将晶体管、电阻等元件浓缩在一个硅芯片上,以半导体为主存储器的材料,集成电路(IC)体积小、省电、成本低使用更高密度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以半导体为主存储器,微处理器问世,更轻、薄、短、小,速度更快软件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操作
3、系统多种高级语言、完善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应用领域军事与科研数据处理与事务处理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及过程控制人工智能、数据通信及社会的各领域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研制第五代计算机,他将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的综合产物,其显著特点是计算机具有人的部分智能,能识别和处理声音、图像,具有学习的推理功能。(3)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微型化、巨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微型化:指计算机的体积日趋变小。 巨型化:指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功能更强大。 网络化:指计算机与网络联系更紧密。 智能化:指计算机具有人的思维和判断能力,但目前尚未研制成功。(4)中国计算机的发
4、展1958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标志着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1965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制成功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之后推出109丙机,该机在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采用集成电路的DJS-130小型计算机,运输速度达到每秒100万次。1983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上亿次的银河-1巨型机,这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85年,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研制成功与IBM PC机兼容的长城0520CH微型机。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出银河-2通用并行计算机,峰值速度达
5、到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2001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款通用CPU“龙芯”芯片。2002年,曙光公司推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腾”服务器,采用了“龙芯-1”CPU、曙光公司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联合研发的服务器专用主板及曙光Linux操作系统,他是我国第一台完全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2013年11月,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成为国际TOP500组织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榜单。(5)中国高性能计算机中国高性能计算机三大系列:银河系列,曙光系列,神威系列。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的银河系列计算机的三代产品: 银河-:1983年11月,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被命名为“银河”的每秒
6、上亿次巨型计算机。向世界宣布,中国成了继美国、日本等之后,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巨型计算机的国家。 银河-:1992年11月,“银河-”每秒10亿次巨型计算机通过国家鉴定,填补了我国面向大型科学工程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并行巨型计算机的空白。 银河-:1997年6月,“银河-”并行巨型计算机通过国家鉴定,他采用分布式共享存储结构,面向大型科学与工程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基本字长64位,峰值速度为每秒130亿次。2、计算机的应用 数值计算(科学计算):指利于计算机来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提出的数学问题的计算。 数据处理(信息处理):指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存储、整理、分类、统计、加工、利用、传播等一
7、系列活动的总称。 过程控制(实时自动控制):指利用计算机及时采集检测数据,按最优质迅速地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调节或自动控制,从而提高自动化水平。 计算机辅助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人工智能:指使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诸如感知、判断、理解、学习、问题求解和图像识别等。 多媒体应用:将影像、声音、图形、图像、文字、文本、动画等多种媒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实现一定的功能。 网络技术: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把分散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 云计算: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来获得所需的信息服务,所以也被
8、称为云服务。3、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 计算精度高 存储容量大 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记忆功能是指外存储器可以长期保存信息,逻辑判断功能是指计算机借助逻辑运算,可以进行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自动确定下一步该做什么。 具有自动运行能力(高度自动化):由于采用存储程序控制的方式,计算机能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连续地高速运算。4、计算机的分类 按计算机的性能,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按计算机的功能,可分为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在网络中的作用,可分为服务器,工作站。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主机输入设备(鼠标,键盘,扫描
9、仪等)外存储器(硬盘,移动硬盘,光盘,U盘等)外设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硬件系统用户自行设计的程序数据库应用系统应用软件各种软件软件系统系统软件用户自行设计的程序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诊断程序,各种开发工具计算机系统二、计算机系统结构1、计算机系统组成2、总线3、计算机语言4、计算机工作原理三、计算机硬件组成1、计算机硬件设备 主机箱用来固定各个部件,并起到保护作用,一般包括外壳、支架、面板上的各种开关、指示灯等。机箱从结构上可以分为 AT、ATX、MicroATX、NLX、WTX(也称Flex-ATX),目前最常见的机箱是ATX机箱。机箱从样式上可分为立式和卧式,立式机箱内部空间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基础知识 复习 提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