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共18页).doc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共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共18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学期采用的是人教版的新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总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共有4课,“与电脑见面”主要是介绍信息技术在生活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主要是计算机的简单介绍;接着教材在“让电脑上下班”一课中向学生介绍正确开机、关机的方法,以及认识电脑桌面,在“在电脑操作好帮手”一课中向学生介绍了鼠标的各种操作方法,使学生能熟练控制鼠标,还介绍了计算器的应用和键盘。本单元是学生接触信息技术课的第一个单元,教材用4课的内容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学习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方法使用鼠标和键盘。在此基础上,小游戏的作用,既
2、让学生熟练了计算机的操作方法,又使学生对计算机在生活、娱乐、学习上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学用“画图”软件画图,共2课,通过利用画图软件掌握绘图的方法,进而完成一幅比较完整的作品,在完成作品、展示作品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爱护我们美丽的校园,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通过绘图,让学生熟练鼠标的操作,掌握保存文件的方法,理解复制、粘贴操作,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第三单元主要让学生学会使用画图工具,共有3课,现行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大都将“画画”作为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第一个主要软件,可见“画画”对小学生计算机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学生通过这3课的学习,不但能掌握用画图的方法
3、,画出一幅比较完整的作品。而且在完成作品、展示作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大部分学生家中还没有配备了计算机,对计算机还比较陌生,操作并不规范,但用以玩游戏居多,所以要可以进行深一层次的辅导。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用处,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学会开机和关机;认识鼠标,知道鼠标的左右两键;学会鼠标的指向、单击、双击、拖动操作;能通过“关闭”按钮,关闭一个窗口;能打开和关闭画图与金山画王,认识画图和金山画王的界面;了解不同的绘图工具,能用不同的绘图工具绘图;学会修改画图的方法;能用
4、“撤销”来更正错误;能清除选定的区域;能在档案管理中找到自己的画;熟悉不同风格的背景图库;使用倒色工具添颜色,用底纹填色;会使用角色图库,调整角色图库中图片的大小、位置等;学会使用仙女袋工具;学画几何图形;认识变形工具,并能使用它来修改图片;认识暗房,并能调整颜色;认识图库中的动画;学会选取工具;学用操纵器;能复制、粘贴图形。(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
5、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四、教学重、难点1、了解计算机的用处,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2、鼠标的指向、单击、
6、双击、拖动操作。3、能通过关闭按钮关闭窗口。4、通过游戏,使学生有兴趣地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5、画图工具的使用。6、前景色、背景色的使用。7、用不同绘图工具绘画。8、文字工具的使用。9、选定、填充工具的使用。10、复制、粘贴的使用方法。11、利用图库中的贴图进行创作。12、认识图库中的动画并修改。13、几何图形使用。五、提优补差措施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在课堂上有意识给学生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可以充分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或两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
7、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携着“爱心、信心、细心和耐心”去做将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生,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扎实基础,协助教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信息素养。1、认真备好每一次培优辅差教案,努力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2、加强交流,了解潜能生、优异生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3、对班级的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了解。4、沟通思想,切实解决潜能生在学习上的困难。5、坚持辅潜工作,每周不少于一次。 6、对自己班级的优等生与
8、后进生的确定要谨慎,特别是潜力较大的学生,应安排重点辅导。7、认真确定辅导对象, 坚持每周至少2次的辅导, 辅导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对每次辅导的内容要做好记录。8、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9、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 10、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11、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12作业练习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提优补差。六、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备注
9、1信息和信息技术2223 Windows乐园242526学会使用“我的电脑”272829210管理电脑中的文件和文件夹211212213用电脑写文章214215216Windows中多媒体功能2第1节 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生活在信息中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的表现形式。2、收集有关信息作用的材料。3、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身边信息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信息的概念和表现形式;2、信息的作用。教学准备:收集因获取信息而取得成功的例子。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
10、信息具有价值)。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身边的信息1、举例说明:“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意思和其他谚语2、学生举例:充分理解什么是信息?3、观察课本中的插图,说说你们得到了什么信息?4、教师小结: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
11、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三、信息的表现形式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它们有的通过声音传递给我们,有的通过文字通知我们,你还知道信息可能通过怎样的形式告诉我们?1、学生结合具体的举例:如香味、触觉、视频等。2、教师分类板书:声音信息:上课铃声、手机铃声、电视、广播 文字信息:报纸、杂志、电视。3、观察课本中的插图,说说得到的是哪种信息?四、信息的作用: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了。1、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不能得到任何信息,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模样?2、教师举例:(车票、上学如果没有
12、统一时间等)。3、上网查找因获得信息而取得成功的事例,将它介绍给同桌。如:上课铃声,春天的信息,天气预报等。五、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里,我们的一举一动都离不开信息。在农业、工业、军事等各个领域,信息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课后任务:查找有关生活、学习、农业、气象等信息的谚语。第2节 Windows乐园教学内容分析:Windows乐园这一课是学习Windows的基础,其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的知识:Windows桌面上有什么、认识Windows的程序窗口、改变窗口以及对菜单的了解和使用这四个方面内容。学习好这部分知识,对学生今后学习信息技术这门
13、课程有很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是今后所学的软件都是在windows这个平台上运行的,因此只有充分了解、熟练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进入到下面更高层次的学习中去。第1课时教学目标、了解Windows桌面的组成;2、初步认识Windows的程序窗口;学会窗口的基本操作。、通过观察、自学、小组讨论,培养他们收集、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Windows的程序窗口。教学难点:学会窗口的基本操作。教学对象分析在本节课教学之前,学生对电脑已经有了一定理论知识方面的了解,而且知道电脑很好玩。同时有许多学生有着好奇心,有着较强烈的求知欲与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决心,这就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14、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Windows的程序窗口,我们不但可以最大化、还原、最小化、关闭程序窗口,而且可以随意改变程序窗口的位置、改变窗口的叠放顺序与大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操作方法。二、共同协作,探索新知1、自学讨论,解决疑问。请大家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并将其还原。这时,如果要移动“我的电脑”窗口该怎么做呢?做一做移动“我的电脑”窗口学生通过看书自学、同桌互相讨论,学会了移动窗口的方法。同时让几个学生进行演示。2、直观演示,动手实践 Windows可以同时打开多个窗口,但在某一时刻只能对其中一个窗口进行操作,这个窗口被称为当前活动窗口,它的标题栏呈高亮蓝色显示,其他窗口称
15、为非活动窗口,它们的标题栏为灰色。那么怎样对窗口进行切换呢?(老师演示)试试看同时打开“我的电脑”窗口与“记事本”窗口,依次使“我的电脑”窗口与“记事本”窗口称为当前活动窗口。问题:当前活动窗口与非当前活动窗口在任务栏上的按钮各呈什么状态?3、改变窗口的大小利用窗口标题栏右端的最大化按钮(或还原按钮)来改变窗口的大小往往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能不能随意改变窗口的大小呢?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怎样来改变“画图纸”的大小,利用这种方法来试着改变窗口的大小。试试看打开“记事本”窗口并改变窗口的大小。(对照教材20页内容进行操作)问题:分别在窗口的不同位置拖动,窗口怎样变化?三、实践运用、巩固提高1、依次打开
16、“我的电脑”窗口与“网上邻居”窗口,然后将两个窗口最小化,再依次将它们还原,最后关闭这两个窗口。仔细观察在这个过程中,任务滥上程序对应的按钮有什么变化。2、打开“附件”菜单中的“写字板”程序,改变“写字板”窗口的高度、宽度和位置。试一试,如何操作才能同时改变“写字板”窗口的高度与宽度。3、依次打开“附件”中的“画图”、“记事本”、“写字板”三个窗口。然后调整它们的大小和位置,使它们同时显示在屏幕上,而且谁也不挡住谁。四、归纳总结、评价交流第2课时教学内容:整理桌面教学目标1、学会更换桌面背景,装饰桌面;2、学会整理桌面图标;3、掌握时钟的调整方法、改变任务的显示方式及位置。教学重点:改变桌面背
17、景、排列图标。教学难点:个性化装饰电脑。教学准备:桌面背景图片等素材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电脑的桌面也可以像家中的桌面那样进行装饰,观察一下电脑“桌面”,说一说,哪些是可以改变的?二、新课教学活动一:更改桌面背景,装饰桌面1、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放在桌面上(师提供);2、生根据书本步骤进行更换背景图片的尝试,师巡视辅导;3、指名演示更换桌面的方法,展示自己的桌面。活动二:整理桌面图标(快捷方式)重新排列“桌面”上的图标1、师讲解排列图标的几种方式;2、生动手操作练习,观察按不同方式排列图标后发生的变化;3、说一说,你喜欢选择哪一种桌面图标的排列方式?活动三:调整电脑时钟设
18、置电脑时钟1、师讲解演示调整时钟的步骤 “双击时间日期时间属性调整时钟”(如上图)2、调整完成后观察系统托盘上时间的变化。3、说一说,为什么电脑时钟不会因为关机而停止?活动四:调整“任务栏”1、改变任务栏的位置; 2、改变任务栏的显示方式。三、课堂小结说说你这节课学了什么新知识?第3节 学会使用“我的电脑”【教材分析】使用“我的电脑”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使用“我的电脑”查看、管理计算机资源、创建和使用快捷方式。本节的重点内容是管理文件与文件夹等计算机资源,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删除及创建新文件夹等操作。本节的这些基本操作,为后续章节的展开起到了基础铺垫作用。教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信息技术 三年级 下册 教学计划 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