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反思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反思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反思 .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反思东北师大附中张钧尊敬的各位专家、亲爱的各位语文同人:我先请老师们看几个材料:环球时报 2005 年 7 月 27 日援引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文章说,近期上海复旦大学曾举行汉语言文字大赛,夺得第一名的竟是一支留学生队。“放假了,我在外地读大学的那个GG(哥哥 ) ,从外地回来了,带来了他的恐龙GF(girlfriend女朋友 ) ,这个人不断对我妈妈PMP( 拍马屁 ) ”摘自广州某中学生作文:16 日是令尊 70 岁生日,犬子在此邀请你们过来吃饭。 2005 高考语文全国卷某考生第20 题(要求写请柬)的答案老师:我因肚子痛要请假回家。高中某生的
2、请假条其实, 从上个世纪90 年代开始, 人们就已普遍感觉到,社会的整体语文水平在下降。即使是在知识分子集中的高校和科学院,不少大学生、研究生甚至部分科研人员,在写作、说话的时候,用词不当、文气不顺、语句不通,前言不搭后语,把握不住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这种现象随处可见。甚至在严肃的法律条文中也都存在不少语言问题。老百姓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对语文教育开始不满、批评和指责,要求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其实语文教育一直在改革中前行。“语文新课改究竟应从哪里改起”,这个问题就成了一线语文教师最大的困惑。因为,以前的语文教学存在哪些不合乎语文教育规律的弊端?在众多的弊端之中,哪一个又最为严重? 2003
3、教育部制订并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 ,尝试回答以上问题。比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等。以上可以算作我今天发言的第一部分内容: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借用别人的话, 可以这样概括新课改的背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现代语文教育发展了近百年、但长期处于高耗低效而屡遭诟病的背景下展开的。它的目标,是一次整体的改革,是针对语文课程基本范式的改革。”李海林(浙江师大人文学院)教育部决定,从2004 年开始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等4 省(自治区)普通
4、高中新课程实验。实验推进规划为:2004 年秋季, 4 个省(自治区)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约占总数的 13;2005 年, 810 个省份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约占总数的25 30;2006 年,1518 个省份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约占总数的50 60;2007 年,原则上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遵循,所以不能不研究。那么这个新课标到底新在什么地方?各位老师肯定都研读过,所以我简单说: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
5、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二、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阐释了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结构、课程目标、教学要求、课程实施建议。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实行学分制,必修课程10 学分,选修课程最高可达14 学分。必修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 2 学分。 半个学期 (约 36 学时) 完成一个课程模块。必修课程( A)包含“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两个系列的目标,组成“语文一”(A1)至“语文五” (A5)五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是
6、综合的,体现“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B) ,小说与戏剧(C) ,新闻与传记(D) ,语言文字应用与探究(E) ,文化论著选读与专题研讨(F) 。学校可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有选择地开设选修课程。对于模块的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顺序编排,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实施。高中生的语文水平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必修课程10 学分;第二层次,必修10 学分 +选修 8 学分;第三层次,必修10 学分 +选修 14 学分。学生修满必修课的10 学分便可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最基本学业,达到高中毕业的最低要求。学生
7、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未来就业的需要或所报考学校的要求,确定相应的水平层次,选修有关课程。学生修满必修课10 学分后, 可以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中任意选修4 门,获得 8 学分,加上必修课程学分, 共获得 18 学分,达到报考高等学校的最低要求。达到第二水平层次的学生,从自己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出发,或根据某些院校、专业招考和某些单位招聘的要求,可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3 门课,获得24 学分,达到最高学分数。新课程标准,由于它在课程理念、课程设置方面的跨越式前进,这一次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较之以往的历次改革,有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为语文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描绘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理想世界。但新课标公
8、布并实施至今,语文教育似乎未见有什么起色,反倒带来了众多的问题。这不是我的随口结论。这是北京大学汉语语言研究中心陆俭明教授调研后的结论。“这种情况决不能怪罪中学语文教师。说实在的, 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是最重的,他们是最辛苦的,可是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报”语文教学定位问题(陆俭明)“无论是人们对新课标的解读,还是对新课标具体内容的实施,都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一群人正成群结队地在一块旧的工地上搭建着看似热闹的形式主义工棚。”摘自许典祥高中语文教学形式主义批判(见教研天地2006/1 )那么新课程实施至今,在实验区,以及非实验区我们自觉渗透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哪些误区?面对这些误区,我
9、们应该做怎样的反思?三、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出现的误区及反思课例 1: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每个学生桌上都摆上了荔枝、生物书和生物图片,听课者很茫然。 老师一开场就明确要学生自主学习,“学什么” 由学生自己确定,于是课堂很热闹,一会儿有人说要介绍荔枝的结构特点,一会儿有人说要研究荔枝为什么不耐贮藏,还有要研究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老师让学生分组学习,查词典,查生物书,找画册,最后全班交流。一堂课下来,这篇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说明方法以及信息筛选方法一点都没有涉及,甚至课文都没读一遍。(自评: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尝试。他评:大胆创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精品资料 - - - 欢
10、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课例2:学习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把握母亲这一形象,培养热爱母亲的情感。学习流程:先让学生配乐齐读第二三节,同时思考在“我”离家去地坛时母亲的行为和心理是什么,教师简单提问后投影答案爱、理解、坚忍;接着是拓展环节,教师让学生列举古今中外关于母亲的事例,播放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梁三喜母亲和妻子到烈士墓地的片段;学生探讨母亲常用的意象和母亲形象美的内涵,并思考课文中的“母亲”和其他母亲的不同点残疾人
11、的母亲,又引导学生联想自己读书看电影看电视所了解到的残疾人的母亲的事迹,老师讲述电影演员秦怡如何对待残疾儿子的事迹,最后号召学生热爱自己的母亲。(自评: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突出语文的人文性。他评:播放电影片段,学生感动得流泪,很成功;突出人文性,既符合文本的特点,又体现新课程的要求,是很好的尝试。)老师们,我们共同反思这两个课例,发现了它在实践新课标过程中的误区。1因为强调综合性学习,而迷失了语文教学的本性。语文作为一个学科,有着自己的目标任务以及学习方法。学科之间有交叉但绝不可互相替代,我们不能把语文泛化。课例1 语文的味道不浓,反而更像一节生物课。课
12、例2 教师备课很辛苦,资料查了一大堆,课件做得很精美,可是把语文课上成了赞扬母亲的班会课或以“母亲”为主题的综合课,这不是新课程所追求的创新,而是异化是背弃语文而不是实践新课程理念。倡导综合性学习、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应以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为前提,不能喧宾夺主。要知道,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没有阅读、 写作技能的提高,科学教育、 审美教育等也就无从附着,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2因过于强调学生主体,造成教师课堂失位。何为“教师课堂失位”?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因定位不清而使阅读教学陷入无序或不当状态的一种教
13、学现象。主要表现为从倾听者到第三者,从组织者到放羊者,从评价者到好好先生,从民主到独裁。有一个阶段,有人批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假作倾听而不予评判,于是在学生发言时,教师就开始频频插话,结果破坏了学生发言的完整性,充当了第三者。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要尽可能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不作为”,而是要善于倾听并做到恰到好处的“插足”, “插足”的目的是为了调整或补充学生发言,它必须在敏感的觉察学生观点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操之过急。老师们知道,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但如何评价学生的独特体验,问题就凸显出来。于是有些教师无原则无条件的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不说一个“不”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反思 2022 新课程 标准 高中语文 教学 反思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