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模拟试卷(共1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医学基础模拟试卷(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基础模拟试卷(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秋季期末考试A卷(本科试卷一)一、选择题(一)A1型题1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 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炮炙论 D本草纲目E本草图经2最早由国家政府颁行的药典是( ) A神农本草经B炮炙论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经集注3“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哪一关系( ) A阴阳交感 B阴阳的对立制约C阴阳的互根互用 D阴阳的消长平衡E阴阳的相互转化4人体五官中的舌属“火”,这一归类主要采用下列哪一认识方法( ) A比较法B取象类比法C推演法D试探法E反证法5按五行生克规律,木的“所不胜”之子是( ) A木B火C土D金E水6“藏象”一词始见
2、于( ) A素问B灵枢C类经D难经 E伤寒杂病论7“五脏六腑之大主”是指( ) A肾B肝C心D脾E肺8脾为“气血化生之源”的生理基础是( ) A脾化生水谷精微B脾主升清C脾主统血D脾为后天之本E脾运化水液9易于感冒是气的什么功能减退之表现( ) 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气化作用E固摄作用10临证对于自汗的治疗常用补气药物,其组方的理论依据是( ) A气有推动作用B气有固摄作用C气有温煦作用D津液能载气E津液能化气11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 ) A手太阴肺经B手少阴心经C手厥阴心包经D手阳明大肠经E手太阳小肠经12气虚湿盛体质者,受邪后疾病多从( ) A寒化B热化C燥化D湿化E火化
3、13具有“其性开泄,易袭阳位”的六淫之邪是( ) A风邪B寒邪C湿邪D暑邪E火邪14导致“气结”的情志刺激是( ) A怒B悲C忧D喜E思15下列除哪项之外,均与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有关( ) A刺痛 B紫绀 C脉细涩 D出血色淡质稀 E舌质紫暗1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胎传( ) A胎黄B胎寒C胎抽D疮疹E脐风17原病治愈后再度发作者,是( ) A卒发B伏发C徐发D复发E继发18疾病趋于好转或痊愈的机理是( ) A邪盛正衰B正盛邪衰C正虚邪恋D邪去正虚E邪正相持19病人表现为眩晕、麻木、抽搐、震颤等症状的病机是( ) A内风 B内寒 C内湿 D内燥 E内火20在五色主病规律中,凡惊风、寒证、痛证、瘀血
4、者多为( ) A青色 B赤色 C黄色 D白色 E黑色21食后腹痛泄泻,兼有面色萎黄而食少者属( ) A大肠湿热泄泻B伤食泄泻C脾虚泄泻 D脾肾阳虚泄泻E肝郁脾虚泄泻22下列哪一症状是鉴别心阴虚证与心血虚证的要点( ) A心悸B失眠C午后潮热D多梦E健忘23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者,证属( ) A胃气虚证B胃热证C胃阴虚证D胃阳虚证E食滞胃脘证24“见肝之病,知其传脾,当先实脾”是属( ) A调养正气B外避邪气C早期诊治D控制病传E未病生防25瘀血内停的崩漏,当用下列何种方法治疗( ) A通因通用B塞因塞用C寒因寒用D热因热用E以补开塞(二)A2型题1某病人咳嗽,身痛3天。3天前因淋雨后出现咳嗽
5、,头身疼痛,有少量清稀的痰,恶寒,微有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紧。该病人所感的邪气是( ) A风邪B寒邪C温邪D燥邪E风热邪气2某病人的面色淡白,少气懒言,怕冷,手足不温,小便清长,大便不成形,舌淡苔白而润,脉象沉迟无力。该病人症状产生的机理是( ) A气虚B阳虚C阴虚D津液不足E精亏3某病人患咳嗽、胸痛、低热半年,时有咯血,盗汗,舌红少苔而干,脉象细数。其发热的病机属( ) A外感发热B阴虚发热C气虚发热D湿温发热E阳明发热4某病人胁肋胀痛灼热,时有恶心,口苦,身目发黄,发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其证属( ) A肝气郁结证B肝火上炎证C肝胆湿热证D脾胃湿热证E肝阳上亢证(三)B1型题 A实热证B
6、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E真寒假热证1阴虚所致的证候是( )2阳盛所致的证候是( ) A心与肺B心与肝C肺与肾D肝与肺E脾与肺3在五脏关系中,与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关系密切的是( )4在五脏关系中,与气的生成和津液代谢关系密切的脏是( ) A善行而数变B粘滞重浊C干涩伤津D生风动血E传染性强5属于湿邪致病特点的是( )6属于疫气致病特点的是( )(四)X型题1明清时期对温病学形成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家有( ) A张介宾B吴有性C叶桂D赵献可E吴瑭2阴阳的相对性表现在( ) A阳制约阴B阴根于阳C阴消阳长D事物的无限可分E阴阳相互转化3下列属于“子盗母气”传变规律的是( ) A心病及肝B肺病及肾C
7、肝病及肾D肾病及肺E脾病及肝4具有喜润恶燥特性的内脏有( ) A胆B肺C脾D胃E肾5津液代谢过程与哪些脏腑密切相关( ) A肺B脾C肾D肝E心6七情致病最易损伤的内脏是( ) A心B肺C脾D肝E肾7下列哪些病机属于“气机失调”( ) A气虚B气滞C气陷D气闭E气逆8下列哪些脉象均可见之于虚证( ) A紧脉B促脉C缓脉D代脉E弦脉9脾气下陷证可见到下列哪些症状( ) A腹部坠胀B内脏下垂C头晕目眩D少气乏力E脉虚或弱10在养生学中,属于“养形”的有( ) A修性怡神B听音乐C调饮食D节劳逸E勤锻炼二、词语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阴阳交感2津血同源3辨证求因4内生五邪5假神三、填空题(每小题
8、1空1分,共10分)1中医理论体系有诸多特征,其中()两个方面是最基本的特点。2唐朝王冰用()方法治疗阴虚所致的虚热证。3五行中火的“所胜”之母是()。4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5血对气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6湿邪的粘滞性表现在症状的粘腻和()两个方面。7气和津液关系失调的病机主要有()两个方面。8小儿在病理上具有()的特点。9表证是以()为辨证的依据。10治未病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何谓五行相生?其顺序是什么?关系是什么?举例说明。2女子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影响其因素有哪些?3何谓疫气?疫气有何性质和致病特点?4何谓火热内生?其主要病机
9、有哪些?5诊脉有何临床意义?五、论述题(1题,10分)1以脾胃关系为例,论述称脾胃为后天之本的道理。B卷(本科试卷二)一、选择题(一)A1型题1集汉以前药物学研究之大成的著作是( ) A神农本草经B黄帝内经C难经 D新修本草E本草纲目2第一部由政府颁行的处方规范著作是( ) A太平圣惠方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普剂方D千金要方E医方集解3属阳的味是( ) A酸B辛C苦D咸E涩4五脏中的脾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的( ) A取象类比B推演络绎法C以表知里D试探法E反证法5佐金平木法的适应证是( ) A肝旺脾虚证B肝火犯肺证C心肝火热证D脾肾阳虚证E心肾不变证6肺主气的核心功能是( ) A主
10、气的生成B主呼吸C调节气机D主宣发E助心行血7能调节女子月经、排卵和男子泄精功能的是( ) A心肾B肝肾C脾肾D肺肾E肝肺8下列哪一脏与血液循行没有直接的关系( ) A心B肺C肾D脾E肝9循行于后背正中线并过头顶的经脉是( ) A足太阳膀胱经B督脉C冲D任脉E足少阳胆经10被称为“血海”的经脉是( ) A督脉B冲脉C任脉D带脉E跷脉11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功能的气是( ) A元气B宗气C卫气D营气E精气12体质是指人体的( ) A身体素质B心理素质C身心特性D遗传特质E形态特征13六淫中最易“生风动血”的是( ) A风邪B寒邪C湿邪D暑邪E火邪14瘀血形成之后可致疼痛,其特点为( ) A胀痛B
11、重痛C灼痛D掣痛E刺痛15结石阻滞不通的临床表现为( ) A隐痛B绞痛C空痛D灼痛E冷痛16在阴阳失调病机中,阴阳偏衰以哪脏为关键( ) A心B肝C脾D肺E肾17气在局部发生阻滞不畅时,称为( ) A气闭B气滞C气逆D气陷E气脱18下列哪项不属于“风气内动”病机( ) A风邪外袭B热极生风C肝阳化风D血虚生风E阴虚风动19阳虚久病,突发喷嚏连连,多为( ) A阳气回复B新感外邪C阳气衰败D阳气亡失E虚阳上越20寸口位于( ) A头侧太阳穴处B颈部人迎处C手腕掌后桡动脉搏动处 D腹股沟动脉处E脚背趺阳脉处21下列哪一项是气虚证和血虚证都可见到的临床表现( ) A月经量少色淡B倦怠乏力自汗C手足麻
12、木枸挛D面色淡白,头晕目眩E脉细22咳嗽,痰稠色黄,伴有发热恶风的症状,可以辨属下列何证( ) A风寒束肺证B肺气虚证C风热犯肺证D热邪壅肺证E痰湿阻肺证23病人两经或三经的病证同时出现者,属于( ) A传经B直中C合病D并病E越经传24以下适宜于“塞因塞用”治法的病症是( ) A食积腹泻B血瘀崩漏C气滞腹胀D脾虚泄泻E阴虚便秘25“寒者热之”之法的适应证是( ) 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E真热假寒证(二)A2型题1病人高热3天,体温在3940之间波动,面红耳赤,烦躁不安,口渴喜冷饮,呼吸气促,尿少色黄,大便干燥,脉舌红苔黄而干,脉洪数。其病机是( ) A阴偏盛B阳偏盛C阳胜则阴病D阴
13、胜则阳病E阳损及阴2某患儿3岁,阵发性腹痛月余,面色萎黄,略显消瘦,有时喜食生米、茶叶等异物。其腹痛的原因可能是( ) A寒犯肠胃B内伤饮食C肠道蛔虫D瘀血阻滞E脾肾阳虚3病人罗某,臀部疮疡5日,查见局部红肿高突、灼痛,根盘紧缩,按之边硬顶软。其疮疡属( ) A阳证有脓B阳证无脓C阴证有脓D阴证无脓E疮疡即将内陷4某病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2天,有少量汗出,口微渴,咽喉肿痛,舌边尖红,舌黄薄黄,脉象浮数。其证属( ) A卫分证 B气分证 C营分证 D血分实热证 E血分虚热证(三)B1型题 A酸B苦C涩D辛E咸1药味阴阳属性划分,属阳的味是( )2药味五行属性归类时,属于“水”的味是( ) A心
14、B肺C脾D肝E肾3在呼吸运动中,“气之主”是( )4在呼吸运动中,“气之根”是( ) 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E火邪5具有干涩伤津特征的邪气是( )6最易引起疮疡的邪气是( )(四)X型题1在中药学发展中贡献突出的医家有( ) A张机B陶弘景C苏敬 D唐慎微 E李时珍2根据阴阳对立制约原理确定的治法是( ) A热者寒之B阴中求阳 C阴病治阳 D寒者热之 E阳中求阴3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属于“反向相克致病”的有( ) A肝病及脾B肝病及肺C脾病及肾 D肺病及肝 E心病及肾4肝疏泄气机促进脾胃消化功能的生理基础是( ) A协助脾升胃降B调畅精神情志C调理气血D分泌及排泄胆汁E影响水液代谢 5卫气
15、的生理功能有( ) A温煦作用B控制汗孔开阖C卫外御邪D助肺呼吸E化血作用6六淫中属阳的邪气是( ) A风邪B寒邪 C湿邪 D暑邪 E火邪7“津伤化燥”病机最易发生的内脏是( ) A肺 B脾 C胃 D大肠 E小肠8正常脉象的特点是( ) A不浮不沉 B节律整齐 C有胃气 D有神气 E有根9下列哪些症状可见于食滞胃脘证( ) A胃脘刺痛 B厌食嗳腐 C泻下臭秽 D舌苔厚腻 E齿龈红肿10下列属于逆治法的有( ) A塞因塞用 B虚则补之 C热者寒之 D通因通用 E实则泻之二、词语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五行相2体质3痰饮4正气5癃闭三、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本草纲目采用( )法将收载
16、的药物分为16部62类。2中药学将人体具有( )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阳。3五行学说对事物进行属性归类主要有( )两种方法。4经络是( )的总称。5体质是通过人体( )的差异性表现出来的。6先天性致病因素包括( )两个方面。7实的病机是指以( )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8了解病人食欲食量变化,对判断其( )及疾病预后有重要的意义。9热证是指感受热邪,或机体( )所表现的证候。10因时制宜,是根据( )来制订适宜的治法、选用适宜药物的方法。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用阴阳学说解释病理有哪些主要内容?2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体现在哪几方面?3何谓七情?七情致病特点是什么?4何谓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学 基础 模拟 试卷 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