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共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季氏将伐颛臾(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季氏将伐颛臾(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作者、作品简介(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的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第十六章季氏篇。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并称“”。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季氏篇的名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生而知之”;“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
2、人之言”。本篇主要谈论的问题包括孔子及其学生的政治活动、与人相处和结交时注意的原则、君子的三戒、三畏和九思等。作品背景 季氏伐颛臾一事,是在“陪臣执国政”的鲁国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陪臣”指的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他们的先祖即庆父、叔牙和季友都是(前711-前694在位)的儿子、鲁庄公(前693-前662在位)的弟弟,号称“三桓”。到孔子这时,“三桓”执鲁国国政已达一百六七十年之久。在这一百多年间,公室(鲁君)和私室(三桓)之间的斗争一直继续到战国初年。季氏与鲁君矛盾极深,历代鲁君欲除季氏,季氏恐颛臾再为患,这就等于助了鲁君,故欲攻之。文章主旨本文批评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并阐发了孔子
3、“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主张。写作特点1、此文是篇驳论,借对话形式展开批驳,破中有力,驳立结合,使驳斥更加有理有力。2、文章运用了三种论据,立论坚实可靠,驳斥也有理有据。有历史材料,“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现实事例,颛臾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名人名言,“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3、文中的比喻句形象表达孔子的观点。“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用盲人搀扶者的失职来比喻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而没有尽到责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比喻有双重喻义:一是将季氏比作虎兕,将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打颛臾,好比虎兕跑出笼子伤人;颛臾如被攻灭,好比龟甲、玉石毁于盒中,二是将冉
4、有、季路比作虎兕、龟玉的看守者,虎兕出柙伤人,龟玉毁于椟中,是看守者的失职。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若不能劝谏季氏放弃武力,致使颛臾被灭,也是他们的失职。4、 文中有三处用了反诘句,“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反诘句的运用使句子感情色彩强烈,批驳力较强;也使肯定的答案寓于反问当中,使肯定更为有力,语气亦更加含蓄,引人思索。课文注解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季氏将伐颛臾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