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职业道德(新版讲义)(共23页).doc
《2011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职业道德(新版讲义)(共2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职业道德(新版讲义)(共23页).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职 业 道 德 考 点上 篇第一章 职业道德概述一、道德(一)道德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得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根据道德的表现形式,通常我们把道德分为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三大领域。(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人类社会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大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我国宪法规定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内容,婚姻法中规定的“敬老爱幼”的要求,即是对公民的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即是道德规范,也
2、是法律规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1父慈子孝,尊老爱幼。 2、立志勤学,持之以恒。 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 4、仁以待人,以礼敬人。5、诚实守信,见利思义。 6、公忠为国,反抗外族侵略。7、修身为本,严于律已。 二、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得行为规范的总和。它调节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从业人员之间、从业人员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它是职业或行业范围内的特殊要求,是社会道德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对从业人员来说,最基本的职业道要素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职业道德的特征1、
3、行业性 2、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 3、表现形式的多样性4、一定的强制性 5、相对稳定性 6、利益相关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1、 导向功能 2、规范功能 3、整合功能 4、激励功能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1、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2、 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3、 有利于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1、道德立法工作 2、注重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 3、严格的岗前和岗位培训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性质和基本要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确立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爱
4、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规范和主要内容,以社会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努力消除职业关系中的尊卑贵贱观念,不断克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消极影响,纠正职业活动中的虚伪、浮夸等欺诈行为、以形成并建立起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职业作风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型职业关系。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 1、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2、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3、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职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价值:自律功能、导向功能、整合功能、激励功能。第二章 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06年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们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5、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有机统一,构成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的精神灵魂。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党中央提出了所有从业人员都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包括”五个要求“,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下列几个方面,及时职业道德的要求,又是社会公德的要求。(1) 文明礼貌(2)勤俭节约(3)爱国为民(4)崇尚科学集体主义的要求在职业道德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一) 正确
6、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二) 正确处理“小集体“与”大集体“的关系(三) 反对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1) 极端个人主义(2) 享乐主义(3) 拜金主义职业活动内在的职业准则:忠诚、审慎、勤勉 其他素养 为了达到或者符合忠诚准则的要求,从业人员需要具有职业荣誉感;为了体现出内在的忠诚,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契约精神;对于达到审慎的要求来说,克服主观性是重要的;为了体现内在的审慎管理者在决策时需要体现一定的民主风格;勤勉应当是自主和自愿的选择,因而它既是准则也是美德。 第三章 职业化与职业道德职业化的特点职业化也成为“专业化“,是一种自律性的工作态度。简单地讲,职业化就是一种按照职业道德要求的工作状
7、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职业化包含着3个层次的内容。其核心层是“职业化素养”,包括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等。职业道德、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责任感等是职业化素养中最根本的内容。职业技能的认证或者被认可大致可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资质,学历认证是最基础的职业资质,二是资格认证,资格认证是对某种专业化的东西的一种专业认证,比如会计师,就必须拥有会计上岗证;三是社会认证,比如你是某个行业著名的专家,学者,职业化在行为标准方面的体现成为“职业化行为规范”,是最外在的一个层面。也可以成为体现“行业美德”。职业化行为规范要求遵守行业和组织的行为规范包括职业思想、职业语言、职业动作三方面的内容。职业化与新型
8、劳动观职业化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和职业化的员工,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职业化是提高个人与组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职业化是新型劳动观的核心内容。职业精神一方面是指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如崇尚敬业、责任、团队、创新和学习等;另一方面表现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以职业化的职业精神来从事自己的职业并持续追求体现工作的最优效果,是现代职业观和职业人的理想境界。职业化管理自我职业化和职业化管理是实现职业化的两个方面,职业化管理包括职业道德标准、企业文化与规章制度、流程管理、质量管理、技能标准和行为标准等的规范与制度体系。职业化管理在文化上的体现是重视标准化和规范化。职业化管理的意义主要在
9、于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化、职业化管理和企业有职业化的文化是三位一体。建立职业化标准建立职业化标准是实施职业化管理的关键步骤。职业化管理是一种建立在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基础上的法治。 首先,职业文化是一个符合的系统,其次,战略管理和决策管理是一个宏观性的制度,再次,科学的生产流程和产品开发流程,以及质量管理是另一个决定企业经营规范的重要标准体系。最后,职业化的标准要求建立评价体系和纠错体统。重视职业道德与科学管理的统一,是职业化的核心,也是促进企业从业人员职业化素质和行动的根本保障。第四章 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内涵职业技能是指从业人员从事职业劳动和完成岗位工作应具有的业务素质,包括职业知识、
10、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他不仅指某种与职业相关的技能,还指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专业能力,自主性和承受能力等。职业技能的特点; 时代性2、专业性3、层次性4、综合性职业技能的作用(一) 职业技能保障和促进企业的发展1、 职业技能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和保证2、 职业技能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 职业技能是人们谋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1、 职业技能是就业的保障2、 职业技能有助于增强竞争力3、 职业技能是履行职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职业技能有效发挥需要职业道德保障1、 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具有统领作用2、
11、 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发挥具有支撑作用3、 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22职业技能保障和促进企业的发展:职业技能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和保证;职业技能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3职业技能是人们谋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职业技能是就业的保障;职业技能有助于增强竞争力;职业技能是履行职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第三节 提高职业道德以提升职业技能25怎样才能通过提高职业道德以提升职业技能:脚踏实地;勇于进取;永无止境。第五章 职业道德修养第一节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一、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职业生涯的拓展(一) 就业方式的转变对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 职业道
12、德修养可以为一个人的成功提供社会资源(三) 职业道德修养是个人职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四) 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能帮助从业者度过难关,走向辉煌二、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职业境界的提高三、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个人成长成才(一)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业人员“社会化”的需要 (二) 加强职业道德是从业者自我实现的重要保证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一、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端正职业态度(一)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一种职业态度 (二) 文明礼让是做人的起码要求,也是个人道德修养境界和社会道德风貌的表现二、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强化职业情感(一)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强化职业情感,注重从我国优秀传统道德中汲
13、取营养(二) 强化职业道德情感有赖于从业人员对道德行为的直接体验三、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注重历练职业意志(一)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职业道德应该讲法制、讲诚信、讲效率、讲公平(二)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职业道德内含着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下 篇第六章 敬 业敬业的重要性一、 敬业是从业人员在职场立足的基础二、 敬业是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保证(1)强烈的敬业精神是从与人员做好工作的前提 (2) 敬业是人生的关键,是人生制胜的法宝(3)敬业意味着工作和生活的乐趣三、敬业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一)敬业促进企业效益提高(二)敬业提升企业生产力水平(三)敬业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敬业的内涵敬业是一切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基
14、础,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敬业精神是个体以明确的目标选择、忘我投入的支取、认证负责的态度,从事职业活动时表现出的个人品质。综上所述,敬业就是尊重、尊崇自己的职业和岗位,以恭敬和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到工作专心,严肃认真,精益求精,尽职尽责,要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义务感,敬业包含了四层含义:其一,恪尽职守;其二,勤奋努力;其三,享受工作;其四,精益求精。敬业的特征 主动(二)务实(三)持久敬业的要求一、 强化职业责任(一) 了解职业责任(二) 强化责任意识二、 坚守工作岗位(一) 遵守规定(二) 履行职责(三) 临危不退三、 提高职业技能(一) 要用于实践(二) 要开拓
15、创新第七章 诚 信诚信的重要性一、 诚信关系着企业的兴衰(一) 诚信是企业形成持久竞争力的无形资产1. 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要真是反映消费者的需要2. 企业的产品必须货真价实3. 企业要认真履行各种承诺和契约(二) 诚信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需要(三) 诚信是企业组织绩效的特征二、 诚信是个人职业生涯的生存力和发展力(一) 遵守诚信是人的社会化的必需(二) 遵守诚信之规是人们谋得职业的必需(三) 遵守诚信之规是人们职业发展的必需诚信的内涵诚信的本质内涵是真实、守诺、信任,即尊重实情、有约必履、有诺必践、言行一致、赢得信任。诚信的特征1、 通识性 2、智慧性 3、止损性 4、资质性诚信的要求一、 尊重
16、事实(一) 坚持正确原则,不为个人利害关系左右(二) 澄清事实主持公道(三) 主动担当,不自保推责二、 真诚不欺(一) 诚实劳动,不弄虚作假(二) 踏实肯干,不搭便车(三) 以诚相待,不欺上瞒下同事信赖的建立应遵循以下规则: (1) 不说同事的坏话;(2) 同事间不存误会(3) 彼此看重对方;(4) 不对外批评同事的言行(5) 不造他人的谣言(6) 同事间不分派系(7) 同事间可进行辩论,但不留下后遗症;(8) 经常彼此商量(9) 开诚布公相处;三、 讲求信用 (一) 择业信用(二) 岗位责任信用(三) 离职信用 四、 信誉至上(一) 理智信任(二) 积淀个人信誉(三) 维护职业集体的荣誉第八
17、章 公 道公道的重要性一、 公道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二、 公道是员工和谐相处,实现团队目标的保证三、 公道是确定员工薪酬的一项指标四、 公道与否影响到员工职业发展的前景公道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公道是企业构建和谐外环境的保证;公道是企业构建和谐内环境的保证。47公道是员工和谐相处,实现团队目标的保证:公道正派是从业人员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品质;公道正派是外资企业用人的重要标准。公道的特征(一) 公道标准的时代性(二) 公道观念的多元性(三) 公道意识的社会性公道的要求一、 平等待人(一) 树立市场面前顾客平等的观念(二) 树立按贡献取酬的平等观念(三) 树立按德才谋取职业的平等观念 二、公私分明
18、(一)要有法律意识 (二)要有甚微意识 (三)要有大局意识 三、坚持原则 (一)坚持原则,立场要坚定 (二)坚持原则,方法要灵活 (三)坚持盐泽,要以德服人四、追求真理(一)追求真理,要加强学历(二) 追求真理,要敢于牺牲(三)追求真理,不盲目从众(四)坚持原理,不盲目唯上第九章 纪 律纪律的重要性一、职业纪律影响到企业的形象二、 职业纪律关系到企业的成败三、 遵守职业纪律是企业选择员工的重要标准四、 遵守职业纪律关系到员工个人事业成功与发展纪律的内涵 从类别上看,职业纪律包括政府令、条列、制度、制定、公约、守则、管理办法、规程等。从层面上看,宏观上包括国家制定并以国家意志表现出来的法律,法规
19、;中观上包括行业的规定、规范。微观上包括某一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所制定的企业制度、规定、守则、要求、操作规程等从领域上看,职业纪律包括劳动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等。纪律的特征(一) 社会性(二) 强制性、(三) 普遍使用性(四) 变动性纪律的要求从长期职业活动的实践看,遵守和践行职业纪律包括学习岗位规则、执行操作规程、遵守行业规范、严守法律规范几个层面。第十章 节 约节约的重要性一、 节约十企业兴盛的重要保证二、 节约是从业人员立足企业的品质三、 节约是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法宝节约的特征(一) 时代表征性(二) 社会规定性(三) 价值差异性节约的要求爱护公物;节约资源;艰苦奋斗。爱护公物:强化爱护
20、公物意识;对公物要爱护使用;不占用公物。节约资源:具备节约资源意识;明确节约资源责任;创新节约资源方法。艰苦奋斗:正确理解艰苦奋斗;树立不怕困难的精神;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第十一章 合 作合作的重要性一、 合作是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实施的内在要求(一)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合作(二)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企业间的密切合作二、 合作是从业人员汲取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手段(一) 合作有助于个人职业理想的实现(二) 合作使员工相互信任,实现互利双赢三、 合作是打造优秀团队的有效途径(一) 团队合作确保个人价值与整体价值的统一(二) 团员合作确保成员能力的发挥与整体效能的最大化 一个优秀的团队应该具备哪
21、些合作品质1. 成员对团队强烈的归属感2. 团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合作的内涵 非正式合作往往发生在初级群体或社区之中,是人类最古老,最自然和最普遍的合作形式。作为个人与企业的合作,正式合作包括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协议、职业岗位职责、职业考评考核办法等。 根据合作参与对象的不同,职业合作又分为群体间、群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3种合作形式。合作的特征(一) 社会性(二) 互利性(三) 平等性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一) 端正态度,树立大局意识(二) 善于沟通,提高合作能力(三) 律己宽人,融入团队之中合作的要求一、 求同存异(一) 换位思考,理解他人(二) 胸怀宽广,学会宽容(三) 和谐相处,密切配合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人力资源 管理 考试 职业道德 新版 讲义 23
限制150内